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调查了205例口腔病人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情况,并研究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发现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为57.56%,其中牙周炎、冠周炎、牙髓炎和龋齿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分别为66.67%、79.31%、68.57%和37.18%。经用杀原虫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表明前三组疾病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中不同人群口腔原虫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有不同口腔疾病的大学生中口腔原虫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 调查大学生中不同口腔疾病患者中口腔原虫的感染比例.结果 口腔溃疡患者中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可达66.67%,口腔健康组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仅为7.00%,龋齿组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仅为5.90%,口腔溃疡组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龋齿中口腔毛滴虫的阳性率可达25%,口腔健康组口腔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5.00%,口腔溃疡组口腔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0.00%,龋齿患者与其它组口腔毛滴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的口腔原虫与不同的口腔疾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427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情况与口腔疾患的关系。方法:采用齿垢物作新鲜涂片标本。结果:在427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1.15%和3.04%,牙周炎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达71.43%,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25.00%,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样调查了南昌市293例口腔原虫感染情况。其中,有152名感染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51.88%;有7人合并感染口腔毛滴虫,感染率为2.39%。并就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性别、婚姻、口腔卫生和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马润香 《吉林医学》2010,31(3):307-308
目的:研究齿龈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本院口腔科门诊200例病例进行研究,用消毒牙签取口腔、牙龈附着物进行实验室检验,记录探诊和检测结果。结果:45例患有齿龈阿米巴感染,感染率为22.5%。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齿龈内阿米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牙周炎35.56%、龋齿17.78%、口腔溃疡28.89%、牙龈炎44.44%。口腔卫生习惯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有关。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地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齿龈阿米巴感染与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病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口腔疾病与口腔原虫感染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银川地区口腔原虫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取口腔病灶或齿垢,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光镜下检查口腔原虫滋养体。结果:口腔原虫总感染率为34.62%,(其中齿龈阿米巴感染率为32.21%,口腔滴虫感染率为5.05%)。14岁以下、14岁-、25-50岁、50岁以上各年龄组口腔原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7.65%、25.87%、26.12%和62.86%。结论: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及年龄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咸宁市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状况,探讨与口腔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门诊病人200人,湖北科技学院1~3年级大学生3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刷牙习惯、使用牙膏类型、嚼口香糖习惯、口腔疾病史等。以消毒牙签取受检者口腔齿龈上或病灶表面附着物,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500例受检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36.2%,其中男、女性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37.4%和35.1%( P>0.05);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P<0.05);城市和农村人群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30.4%和444.%(P<0.01);经常刷牙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低于不经常刷牙者(P<0.01);使用普通牙膏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低于使用药物牙膏者(P<0.05);经常嚼口香糖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低于不经常嚼口香糖者(P<0.05);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于健康者(P<0.01);其中牙周炎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最高(P<0.05)。结论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和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1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口腔疾病、刷牙习惯、漱口情况、咀嚼口香糖、吸烟及近1个月使用抗生素情况等.采用一次性棉签从牙周组织或齿龈隙取垢物或渗出液进行涂片,行吉姆萨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受检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73.94%,其中男生和女生感染率分别为77.42%和71.84%.有口腔疾病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81.93%,明显高于无口腔疾病者的65.85%(P<0.05);每日刷牙1次和2次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85.29%和6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嚼口香糖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51.61%,显著低于不经常嚼口香糖者的75.22%(P<0.05);近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95.24%,明显高于未使用者的70.83%(P<0.05);吸烟者与不吸烟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92.86%和6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在不同性别、刷牙前后及漱口习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口腔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较高,可能原因认为与口腔疾病和生活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口腔原虫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提高检出齿龈内阿米巴(Eg)的方法。方法采用locke液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检测口腔原虫并进行比较,记录学生的牙龈出血与龋齿情况。结果学生的总感染率为57.58%,其中大学生的Eg感染率(71.15%)依次高于中专生(53.49%)、初中生(42.47%),小学生(39.13%)最低。用locke液培养Eg检出率(71.15%)明显较直接涂片法(44.87%)高(P<0.005)。牙龈出血和龋齿的口腔疾患者的口腔原虫感染率(80.62%)较口腔健康者(39.41%)高(P<0.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原虫感染增高,普查或个体检查时采用locke液培养法可提高检出率,口腔疾患的口腔原虫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提示Eg感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牙周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口腔毛滴虫合并齿龈内阿米巴寄生对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致病作用的影响,对因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多种常见口腔疾病就医的口腔科门诊患者894人以及选择99年新入学大学生941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的联合检测。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的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多种常见口腔疾病患者894人及大学生对照组均采用牙垢、渗出物等取材作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结果: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组,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同时合并寄生的平均阳性检出率为30.87%(276/89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4%(7/94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x2=31.77 P<0.001)。结论:必须重视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同时合并寄生对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致病作用的影响,建议缘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患者在病因诊断和治疗的同时,注意口腔毛滴虫和齿龈内阿米巴的检测与治疗,有利于患者迅速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军队基层官兵口腔健康状况,为建立我军合理有效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驻广州地区某部850名基层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850名被调查者龋齿率为33.65%,龋均为1.39;龋未治牙占42%,龋失牙占3.9%,因龋充填牙占9.5%,软垢平均检出率85.2%,牙石检出率为81.2%,牙龈炎检出率为78.4%。结论被调查官兵患龋率低于全国同龄人群水平,牙周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龈内阿米巴的致病作用人群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Eg)致病作用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 给大鼠免疫抑制剂(醋酸泼尼松龙),用细钢丝结扎下颌切牙的颈部,在Eg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用齿龈内阿米巴和生理盐水涂抹龈缘,观察大鼠发病和病理改变情况,调查人群感染齿龈内阿米巴情况.结果 Eg组大鼠牙周组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1),Eg组大鼠牙龈上皮组织溃疡、炎症细胞浸润、牙龈沟内上皮增生、牙周脓肿形成、牙槽骨吸收和脓液查见活齿龈内阿米巴,对照组未见病理改变;牙周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P<0.01).结论 齿龈内阿米巴是一种机会致病原虫,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致牙周病.  相似文献   

15.
213例口腔科门诊病人调查结果,发现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50.70%,其中以牙、根、冠周炎和口腔粘膜病四组最高,各为58.62%、66.67%、79.16%和57.14%。单纯龋齿组最低为25.75%。差异非常显著(P<0.005)。感染率与年龄、性别无密切关系。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由前四组口腔病患者检出的齿龈内阿米巴,大多具有形态清晰、运动频繁、生活力强和个体普遍较大等特点。并对其致病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幼儿园培养5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习惯对预防龋齿的作用,为儿童防龋工作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昆明市第十五幼儿园5岁儿童224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及口腔保健行为问卷调查,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112人,对照组112人.对实验组培养口腔卫生保健习惯,2a后再次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及口腔保健行为问卷调查,比较相关结果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龋率(62.96%)、龋失补牙数(249颗)、龋均(2.31)明显低于对照组(69.23%、277颗、2.66),龋充填率(79.91%)明显高于对照组(38.82%),P<0.05.实验组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刷牙次数,刷牙效果,零食习惯)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培养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习惯是预防儿童龋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程莉  郭玲  杨丽俊 《海南医学》2011,22(24):126-128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城区3~6岁儿童龋齿及口腔卫生状况,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0)《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全国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攀枝花市城区3所公立幼儿园共1 268例在园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