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以环己胺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的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并用于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絮凝沉降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改性絮凝剂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85 ℃、n(双氰胺)/n(甲醛)/n(氯化铵)/n(环己胺)=1.00∶3.00∶0.50∶0.15、改性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到88.6%,双氰胺甲醛型改性脱色剂的脱色絮凝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产品。  相似文献   

2.
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法降解溴氨酸水溶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工艺对溴氨酸水溶液的降解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H2O2投加量、溴氨酸水溶液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微波辐照功率及微波辐照时间等因素对溴氨酸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9 g改性氧化铝催化剂于100 mL浓度为400 mg/L溴氨酸水溶液中,在微波功率为640 W,辐照时间为1 min,H2O2用量为4 mL的条件下,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达92.3%,CODCr去除率达87.7%.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ZnO/TiO2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ZnO掺杂量对ZnO/T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及阳光下不同紫外线强度对ZnO/TiO2催化剂降解溴氨酸水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2h,ZnO掺杂比为1%时,催化剂性能较佳;紫外线指数为5,光照5h时,溴氨酸水溶液的褪色率达到100%,在太阳光直射下3h后,溴氨酸水溶液的褪色率为97.73%,TOC去除率为82.88%。  相似文献   

4.
采用SO4^2-/TiO2代替传统工艺中的硫酸水溶液,对溴氨酸进行ullmann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2g溴氨酸、0.95g铜粉、80mL蒸馏水的体系中,SO4^2-/TiO2用量为1.00g,在70℃下反应90min,溴氨酸缩合产物收率可达91%以上.催化剂可回收,用于光催化氧化溴氨酸缩舍反应产生的废水.  相似文献   

5.
H2SO4改性煤基活性炭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以H2SO4改性煤基活性炭为催化剂对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酸醇摩尔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酸):n(醇)=1:1.3、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量的4.8%(冰乙酸质量的12.5%)、反应时间为3.0h,酯化率可达98.6%,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脱色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一种新型脱色絮凝剂-双氰胺-甲醛阳离子聚合物,对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的脱色絮凝效果较好,脱色率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67%,如与硅藻土复配使用,效果更佳,另外,本文还对脱色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PTSA/SiO2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PTSA/SiO2(硅胶固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异戊酯,对酯化反应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载量(质量分数)为13.8%,n(异戊醇):n(肉桂酸)为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85-90℃,苯为带水剂时,酯化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8.
田晓燕  张霞  刘万毅 《宁夏工程技术》2007,6(3):256-258,262
以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重铬酸钾改性煤基活性炭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并得到了较佳合成条件,环己酮为0.05mol,n(环己酮):n(1,2-丙二醇)=1:2.0,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2.9%(环己酮质量的7%),8.0mL环己烷作分水剂,反应时间为4.0h,产率为92.7%.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废水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和甲醛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采用简单工艺合成一种阳离子絮凝剂F。用此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和造纸黑液效果显著,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都在96%和76%以上。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宁夏工程技术》2009,8(4):363-365,369
以磺化硅胶为催化剂,以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和回流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环己酮)=0.05mol,n(酮):n(醇)=1:1.3,V(带水剂)=8.0mL,反应时间t=2h,m(催化剂):0.3g(环已酮质量的6%),缩酮收率达93.0%.该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便,符合绿色环保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的Keggin型配合物[(CH2)5NH2]4SiMo12O40为催化剂,香兰素和1,2-丙二醇为原料,苯为带水剂,制备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对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经行考察.表明:Keggin型配合物[(CH2)5NH2]4SiMo12O40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且可重复利用.最佳反应条件为:香兰素15.2 g(0.1 mol),n(香兰素)n(1,2-丙二醇)n((CH2)5NH2]4SiMo12O40)=1 1.50 0.05,苯20 mL,反应时间2.0 h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氧化镧复合中孔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尿素和乙二胺为介质,当n(La)/n(SDS)/n(CO(NH2)2)/n(H2NCH2CH2NH2)/n(H2O)=1.0:1.0:0.6:1.0:20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h时,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镧/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中孔材料(LaOS)。通过XRD,IR,TG/DTA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镧/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物具有典型的六方中孔结构特征,比表面积为182m^2/g,平均孔径为2.6nm。将氧化镧/十二炕基硫酸钠复合物用于催化正辛醇乙氧基化反应,当LaOS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120℃,初始反应压力0.5MPa时,环氧乙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7mol/(mol·h)。产物正辛醇聚氧乙烯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内环流蜂窝陶瓷生物反应器去除城市污水中的COD和氨氮,考察了水力负荷对该生物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由0.5m3/(m2.h)增加到1.5m3/(m2.h)时,对COD的去除率下降31.90%,而对氨氮的去除率下降70.92%;当水力负荷为1m3/(m2.h)时,COD的去除率为37.99%,去除速率为1.85kg/(m3.d);氨氮的去除率为44.12%,去除速率为0.83kg/(m3.d).水力负荷由0.5m3/(m2.h)增加到1.5m3/(m2.h)时,蜂窝陶瓷上的指示性生物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沸石)/V(硝酸铜溶液)(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mol.L-1)、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h)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趋势图分析,确定了沸石负载氧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m(沸石)/V(硝酸铜溶液)=1∶4 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为1.0 mol.L-1,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5 h。用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和88.27%,相应的出水色度和COD指标分别为6稀释倍数和76 mg.L-1,达到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乳化液膜法处理柠檬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包水(W/O)型乳化液膜处理柠檬酸水溶液.研究柠檬酸在磷酸三丁脂(TBP)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Na2CO3溶液为内相试剂、煤油为膜溶剂的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考察表面活性剂浓度、载体种类和用量、油内比(Roi)、乳水比(Rew)、柠檬酸浓度、内相试剂浓度等对柠檬酸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讨用载体TBP替代正三辛胺(TOA)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得出的最佳条件为:膜相为质量分数分别为3%的TBP和Span-80煤油溶液,外相为0.06 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内相为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Rew=1∶10,Roi=1∶1,提取搅拌速度为450 r/m in,且用载体TBP完全可以替换TOA进行实验.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 m in内即能使水溶液中柠檬酸COD去除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稻草作为碳源,研究不同相对投加量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影响,确定去除硫酸盐的最佳稻草相对投加量.方法利用静态试验,在6组反应器(R1-R6)中接种富含SRB活性污泥,pH在7-7.5,T=35℃,w(SO4^2-)=2000mg/L的厌氧环境下,分别投加1g,5g,10g,15g,20g,25g稻草,测定体系中SO4^2-、COD、VFA、pH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6组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分别为7.72%,67.52%,100%,100%,100%,VFA去除率分别为89.45%,70.48%,32.12%,20.67%,19.58%,15.79%.R1、R2中COD去除率均达到100%,R3~R6中COD质量浓度不断增加.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为m(C):m(N):m(PR1)=7:6.5:1,m(C):m(N):m(PR2)=100:5:1,m(C):rn(N):m(PR3-R6)远大于100:5:1,碳硫质量浓度比为w(COD)/w(SO4^2-)R1=0.028,w(COD)/w(SO4^2-)R2=0.417,w(COD)/w(SO4^2-)R3-R6〉3.体系中pH均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结论稻草相对投加量为5g时,硫酸盐的处理效果最佳,此相对投加量下w(COD)/w(SO4^2-)值接近SRB完全降解硫酸盐的理论值0.617,SO4^2-、COD与VFA去除率较高,1g稻草去除0.132g硫酸盐,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与pH均达到SRB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裁稀土的固体超强酸Ce(Ⅳ)-SO4^2-/TiO2催化剂,以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进行了单因素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Ce(SO4)2-4H2O的质量分数(占浸渍液)为2.0%,H2SO4浸渍液浓度为0.6mol/L,酸醇摩尔比1:4,催化剂用量为1.2g,反应时间为3.0h时,酯化率为86.5%.重复使用5次后,其酯化率仍达78,7%.  相似文献   

18.
将ABR反应器与MBR反应器相结合,构建ABR/MBR优化组合工艺(CAMBR),并用于处理城市污水(pH6.5~8.5,温度25±1℃)。结果表明,CAMBR反应器在HRT为7.5 h,回流比为200%以及DO为3 mg/L时,反应器运行稳定,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COD、NH4+-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0.4、10.6、0.31 mg/L;对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3%、99%、79%和92%。膜池强化了系统去除功能,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13%、10%和18%。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SO2-4/ZrO2-TiO2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利用单因素实验得出催化剂最优制备条件:Zr/Ti原子比1∶1、H2SO4浸渍溶液浓度1.0mol/L、焙烧温度600℃。利用正交实验得出SO2-4/ZrO2-TiO2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的最优条件:反应时间2.5h,催化剂用量1.0g,醇酸摩尔比1∶1,收率为77.36%。通过Hammett指示剂法、BET法、IR、TEM及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H0〈-11.93,比表面适中,呈无定形态存在。焙烧过程形成了Zr-O-Ti结构,且SO2-4以螯合双配位式结合,反应前后催化剂形态结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0.
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若干参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灌次数3个参数对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在国内某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建立实验装置,进行回灌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回灌次数下,回灌处理对渗滤液COD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是回灌处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浓缩液回灌对COD的去除率降低.水力负荷为30mL/(L·d)~200mL/(L·d)时,回灌对COD的去除率为70%-94%:但有机负荷对回灌处理的影响相对较小,一天的回灌次数以3~4次为宜;回灌渗滤液的C/N对NH3-N的去除有较大影响,但回灌有机负荷和回灌次数对C/N对NH3-N的去除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