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及近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其经验可以为当今的中医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在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凝炼了近代中医学教育的几个特点:开设西医课程,重视临床实践;重视教材编写,实行"刊学相辅";办学规范严格,适应近代教育;民办学校兴起,发展历程曲折。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与师承教育相比,有很多优势。通过近代中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探讨,对未来中医教育进行了一些展望:重视中医经典、改善教学模式、加强临床教学、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国际交流等,为后来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中医、西医长期并存的条件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河北医科大学在中西医结合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性工作,率先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院,并尝试了“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笔者就过去几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一体化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3.
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虽然经过多年的探讨、改革,但平心而论,至今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依然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及问题[1]。为此,本着以学生为本,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对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作一次多方面的、整体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及兴趣所在,了解学生对学科的认识程度,对目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的意见,以及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经过一学期的中医学习,只有66·58%的学生对中医学有兴趣,而学生对中医学的实质、精神及中医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却较为肤浅,近期的成效欠理想。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影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的主要原因有:学习目的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不当等[2]。针对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中医学在西医院校的重新定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没有超越上升到教育理念的转变,进行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形成,要想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中医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其次重新设置课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保持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的持续发展。中医学是...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是河北最早的省级西医脱产学习中医教育机构,1958年并入河北中医学院,成为该院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第一期学生。西医学习中医教育为中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是西医学习中医规范教育的积极探索,成功培养了刘文明、李化民、舒敬宗等西学中人才。通过搜集史料,辑录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资料,研究其教学模式,为中医教育发展探索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意思是说思路不同,目的则一,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医和西医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中医跟西医的确很不相同,将来可能会更不相同,但关注生命并使之处于健康的状态,是两者永远没有分歧的指归。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在不同哲学指导下的不同模式的医学。“学”,既有学术的意思,也有学科的意思,无论如何,总不是一件简单的物品,而是一种复杂的体系,需要由很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知识来支撑或架构。就基础性知识而论,西医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中医有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治…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近代西医只有短短一二百年的历史,传人中国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学,在近代西医学的冲击下,近百年来逐步退缩,而西医却出现了一日千里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中医正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有句话说得好:“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着。”所以说中医虽然形势严峻,但前途仍是光明的。中医当如何认清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呢?有几点看法,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及医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医从业人员和学者在研究内容及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医的影响。他们受到现代工业社会专业分工的影响,主张中医应仿照西医的模式进行分科。近代西医影响下的中医发展,强调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同时吸取西医的长处,力求中西医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发展中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周易》对中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整体来看,是《周易》的有机自然观孕育了中医模式,形成了中医不同于西医的特色。 西医思想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经过近代原子论的复兴和科学革命、医学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实物中心论”,强调粒子观念、结构观念、加和观念。中医思想源于古代中国的《周易》思想,经过后来对道家理论和元气学说的吸收和发挥,形成一种“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浅析西医院校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部分西医院校开设有中医专业教育的实际,本文从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认为西医院校开设中医专业教育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重点在于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以及中医对外交流人才等,这是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教育发展趋势之所在,同时也是西医院校中医教育改革需要引起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要使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语言国家接受中医,就必须借助翻译这座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孕育中医与西医这两朵人类智慧奇葩的文化背景、语言土壤不尽相同。这使得中医翻译工作难度非常巨大。在纵向研究及横向比较中医各个学科的翻译历史后.可发现针灸国际化推广较中医临床其他部分更为成功,其历史经验为解决现今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本文对针灸国际化推广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对中医英译中“归化法”与“异化法”这两种翻译并存的必要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医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现代知识成倍速增、现代学科林立并飞速发展 ,医学模式已从原来单一的以“治病”为中心的生物模式转变为以“治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学界已经认识到许多疾病非单一的病因引起 ,而是由于社会、心理、生物等综合病因 ,因此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社会需求的改变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 ,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探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一些新的思路。1 在中医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 (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所谓循证医学就是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 ,医护决策必须建立在医生个人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最佳的临床证据的完善结合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了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中知识灌输 ,忽视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状况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循证医学这一新的临床医学模式 ,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 EBM(prob-lem- based,EBM)教育技巧和方法 ,应培养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习”到能发现问题 ,并寻找最佳科学证据以解决问题的“我要学习”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  相似文献   

12.
中医基础学科群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 ,并由此形成了对当代中医药理论发展影响深远的“近代模式”。 2 0世纪 5 0~ 6 0年代 ,中医文献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中医基础学科群基本框架的构建与规范 ,但由于受到近代医学思想与教育模式的影响 ,理论与方法均存在诸多局限性。认为以传统规范为依据 ,运用文献学、哲学、史学、文字学、发生学等研究方法 ,结合信息科学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阐释和研究 ,对中医基础学科体系进行重新架构 ,是中医教育和中医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既不同于中医专业,也不同于西医专业。学生需要中西兼学,却往往学而不精,最终西医没学好,中医没研究。现行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育模式仍然沿用“授受”的模式,采用的仍然是以班级授课和集体教学为主的模式,忽视了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工作素质的培养,拉宽了教学与临床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将之视为“培养什么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疗人才的摇篮,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及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中医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医课程,还要学习西医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较强,中医院校学生的学习负担沉重.同时,由于医学类专业的就业指向比较明确,学生通常会偏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非专业课程的隐形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肿瘤学较之中医其他学科起步较晚,而恶性肿瘤作为现代的多发病、疑难病,无论中医、西医对其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故而中医肿瘤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诊断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组方上应辨证用药与专科用药相结合.同时在理论传承基础上,注重对临床实践创新内容的讲解,以中医治肿瘤好的“点”“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描述医学实体形状、性质及其功能联系的理论归属于性状理论,把引导健康生活和医学发展的方式方法论归属于医学模式,以探讨中西医理论结合的方式与方法。认为中医早年宏观性状理论研究广泛,西医近代微观性状理论发展迅速,中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微观内涵及其整体认知、辨证分析、未病防治、人文服务等方法论,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分存在互补性。提出可利用医学模式优势和宏观性状理论基础,组建中医现代学科,让天人合一医学模式引导性状理论的合理布局、概念更新和深入发展,以实现医学的中西方文化互补和科学发展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西医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状况,探讨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据。方法: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10所中医院校和11所西医院校的全日制护理本科课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类护理院校本科必修课程,西医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数、学时数均高于中医院校(P〈0.05)。其他必修课程类型中、西医护理院校差异不大。选修课程,中医院校开设课程总门数、总学时数均高于西医院校(P〈0.05)。结论:中医、西医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具有异同点,应顺应现代医学模式,建立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模式(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FCM),又名反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过程“翻转”的新型教学方式.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1].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时间用于完成练习、汇报讨论、答疑解惑.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国外流行起来,这一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2-3].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回家做作业不同,“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流程予以调整,由“教-学”模式变成“学-教”模式.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是针对具体的病证“求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思维模式的建立则需要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注重强化中医思辨能力.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由伤寒、金匮、湿病三个专业组合而成,是最具中医本体特色的中医骨干学科,处于深化基础理论、引领进入临床的重要地位,只有学而深思善辨,才能用而灵活变通.“翻转课堂”引入中医课堂,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质量与思辨能力大有裨益.笔者以伤寒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为例,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教”模式的构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汇通或中西医结合多种知识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医外科学一直将皮肤病列为外科疾病的范畴,仅对皮损形态进行了分类,而未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中西医汇通著作使皮肤病学脱离了外科学的襁褓,主要按皮损形态特征对皮肤病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著作直接引进了西医病名和皮肤病分类方法,对中医传统病名和分类方法予以扬弃,在西医病名之下的各项论述,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皮肤病诊疗模式,开辟了以现代科学方法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医院校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我国现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要求。但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时数少、教学周期集中,且教学既无前导课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联系巩固,故难学易忘现象较为普遍[1]。如何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笔者就近年来中医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1阐明学科优势激发学习动机西医院校的学生对学习中医学的目的往往不是很明确,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该门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对日后的临床工作帮助不大,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听课,力求老师少“讲”少“考”,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学生已经较全面接受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习惯地将中医的脏象理论与西医的器官系统等同起来。如心主血脉与西医的心脏是一个循环器官,具有泵血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理解,但对中医的脾统血、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则难以接受,对心藏神、能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主观地认为中医比较玄奥。我们知道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中医的某个脏腑可能涉及西医的多个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