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明华  秦鉴  吴伟康 《中药材》2003,26(2):148-151
目的:探讨天保康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天保康治疗组(38例)和西药对照组(32例),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和比较,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SOD活性采用微量快速测定法,MDA含量测定采用改良八木国夫法,血清ET-1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RIA),NO的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结果:天保康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总有效率为92.1%;且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MDA、ET-1,升高SOD、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保康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血管内皮损伤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治愈显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69.1%,治愈显效率3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东 《天津中医》2001,18(4):9-10
目的:观察通脉复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通脉复脑胶囊,对照组口复方丹参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P<0.005),通脉复脑胶囊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通脉复脑胶囊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4.
通脑灵合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脑灵合剂具有化瘀止血,通腑醒脑之功效,以该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200例,与西药对照组100例做对比观察,结果显示:通脑灵组临床治愈率29%,显效率49.5%,有效率15.5%,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13%,显效率48%,有效率26%,总有效率8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制剂具有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改善脑部供血,提高脑血管脑性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活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尚书 《中医杂志》2002,43(8):595-596,60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活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综合评价中药活脑方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验证采用中药活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1.7%,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6%,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调降血脂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欣康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7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用脑欣康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51例用血塞通片治疗,比较2组对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欣康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自拟补阴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方补阴通怕治疗缺血性中风42例,4周为1疗和平工观察疗效,从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看,治愈率33.3%,显效率71.4%;从头部CT扫描改善情况看,治愈率23.8%,好转率85.7%;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来看,证明补阴通脑汤能够改善因性中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恢复缺血区血供,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有着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东 《天津中医药》2001,18(4):9-10
观察通脉复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通脉复脑胶囊,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P<0.005),通脉复脑胶囊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通脉复脑胶囊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2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根据缺血性中风的病机特点 ,开展辨证论治合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 2 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合活血化瘀及西药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4% ,其中治愈率为 2 2 .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其中治愈率为 2 6.6%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合活血化瘀法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血量、抑制血小板凝聚、溶栓、保护脑组织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曾盛和 《中医药导报》2006,12(12):25-25,48
目的:观察通脑复元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通脑复元汤,对照组49例予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脑复元汤确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进行血脂、血流变学、血压的测定,综合评价通脑汤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验证采用中药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调降血脂及降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2.
愈风胶囊治疗中老年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愈风胶囊治疗中老年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愈风胶囊治疗中老年中风先兆114例(治疗组),并设维脑路通对照组57例,进行疗程为4周的临床研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抗氧化能力、血脂、血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36.84%),显效38例(33.33%),有效28例(24.56%),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依次为9例(15.79%)、8例(14.04%)、20例(35.09%)及64.91%,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能力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3)治疗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脂、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的愈风胶囊对中老年中风先兆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血脂、血糖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10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例,对照组用抗凝、抗血小板集聚、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汤。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自制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补充电解质,及川芎嗪注射剂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风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3.7%,对照组为1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风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大幅度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栓心脉宁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培森  刘克英 《中成药》1999,21(10):518-520
观察血栓心脉宁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方法:1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血栓心脉宁,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血栓心脉宁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用血栓心脉宁治疗缺血性中风是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16.
化痰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玉清 《光明中医》2008,23(5):651-652
针对中风急性期痰湿瘀阻、脑窍闭塞之病机特点,拟定化痰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该实验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化痰通脑饮。结果表明:化痰通脑饮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高黏、高脂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喇和对熙组50例,治疗纽服用中药益气活血汤(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全蝎、地龙、水蛭、甘草)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评分情况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时照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愈显率74.4%;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愈显率3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消栓灵、纳络酮治疗)85例与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50例;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2.3%,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愈显率44.0%,总有效率9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回心草对冠心病患者血浆DD、vWF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回心草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缺血性心脏病思考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D—2聚体(DD)、血管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有效率分别为99.33%及73.33%。差异显著(P<0.05),同时,中西结合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明显(P<0.05)。DD、vWF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或0.01),不良反应少。结论:回心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明显,具有抗血管内血栓形成、减轻内皮细胞受损作用,是治疗该病具有广阔前景的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