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受到空区群的影响,残矿资源的安全高效回收面临着开采难度大和安全性差的困难.针对朝不楞铁锌多金属矿山的工程实际,运用复杂空区群的现场精密探测和模型重构技术,建立了与实际情况一致的矿体和空区群复合的三维模型,采用3Dmine、Midas/GTS和Flac3D的耦合技术得到了精细的三维数值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目前空区群总体稳定,但在拉应力区域有可能发生冒落灾害,同时矿山一号竖井也受到地表沉降的威胁.根据获得的数值计算结果,在对空区群的稳定性和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山的开拓运输系统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其残矿资源回收方案,有效保障了矿山残矿资源的安全回收,为今后类似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矿采用分段空场法开采,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空区的生产实际,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充填前后采空区围岩应力、位移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对类似矿山采空区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区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也在不断增加,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采空区处理方法。介绍常见空区处理方法,通过阐述广西大新锰矿目前的开采现状及空区现状,提出空区处理问题,结合广西大新锰矿开采现状、地质情况和采矿方法,选择封闭采空区做为目前空区处理方法,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可考虑结合矿柱回收选用崩落法。  相似文献   

4.
红透山主井20世纪60年代初期因勘探技术落后采用先下竖井后留保安矿柱的设计造成大量矿量积压。有关设计和主管部门提出的严格的回采和空区处理方式方法矿山很难做到。1992年起矿山仅用普通的尾砂分层充填法成功的回收了柱内矿量,经过约20年的观测证明竖井稳定性未受影响;实践表明了保安柱内开挖体积仅占千分之几情况下对矿柱整体性影响不大;采空区与主井距离在近百米情况下充填后对主井稳定性没有影响;安全深度理论和空区及时充填能有效控制大规模空区活动的认识在红透山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铜坑矿92号矿体自2000年开始采用组合式崩落法进行规模化开采.由于开采环境复杂,地压活动严重,大多承压矿柱难以回收.针对崩落转充填法过渡期矿山实际情况,在数值模拟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充填顺序和充填体结构优化方案,优先进行关键区段采空区胶结充填,从而创造了稳定的开采环境.将分段崩落法和空场法逐步转换为安全环保的分段...  相似文献   

6.
井下充填体及围岩的稳定性不仅关系到井下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对残留矿房、矿柱的回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给矿山井下充填体和围岩稳定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在了解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ANASYS数值模拟,对大红山铜矿385中段盘区连续开采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矿房、矿柱的开采对周边围岩及相邻充填体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矿柱在开挖后,部分区段的上、下盘矿岩的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应变及合成位移较顶、底板的大,且相邻矿房临空面稳定性受影响较大,部分甚至有垮塌的可能;胶结充填后,围岩、上、下盘及矿房临空面稳定性都有提高,其中上、下盘的最大位移减少了16.7%。  相似文献   

7.
以大冶铁矿高陡边坡下2#挂帮矿回采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GEO-SLOPE软件对挂帮矿开采中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现场监测及模型相似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矿柱及围岩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探讨了挂帮矿充填法开采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挂帮矿所在露天初始边坡经过扩帮及内部开采后,安全系数平均值由1.274下降至1.005,边坡稳定性较差;目前空区采场矿柱及围岩稳定性较好,但必须对现有采空区进行充填,改变空区及矿柱应力集中状态,才能进行矿柱及顶底板矿石回采.   相似文献   

8.
房柱法房间矿柱回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浅眼留矿法回采湖北省大冶市刘家畈铁矿房柱法房间矿柱的实践 ,通过经验公式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矿柱稳定性进行计算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确定了矿柱的回采工艺与尺寸 ,并对两种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述。为最大限度回收矿产资源和提高矿柱回收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类似矿山矿柱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形林  陈秋松  王道林 《黄金》2022,43(2):37-43
为解决冬瓜山铜矿富余尾矿出路及新桥硫铁矿露天坑治理问题,考虑利用冬瓜山铜矿富余尾矿对新桥硫铁矿露天坑进行胶结充填.露天坑东部尚有部分高品质挂帮矿,在露天坑胶结充填的同时必须协调解决挂帮矿安全回采难题.基于Flac3D软件,构筑了露天坑挂帮矿开采与胶结充填耦合作用数值模型,进而分析了不同胶结充填高度和隔离矿柱留设厚度下,...  相似文献   

10.
大空区下连续开采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安 《有色矿冶》2006,22(3):13-16
柿竹园多金属矿井下采空区已达240万 m^3,矿柱矿量1 400万 t,品位高.如果不采矿柱矿山经济效益将急剧滑坡.因此,寻求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地下连续开采矿柱与空区处理的方案是柿竹园多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得出:柿竹园多金属矿的开采宜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进行,近、中期开采范围为Ⅲ矿带的富矿段(大部分为矿柱).采矿方法为490 m水平以上采用连续阶段崩落法回收矿柱和进行采空区处理,490 m水平以下采用盘区连续阶段崩落法回采富矿段,服务年限为36 a,之后转入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水平采空区群条件下矿柱爆破回采的最佳爆破位置,结合陕西某大型金矿残矿回采工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平采空区群条件下“锥形”、“腰形”和“倒锥形”3种矿柱回采方案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区群内待回采矿柱X向的位移变化为“腰形”方案>“锥形”方案>“倒锥形”方案;“腰形”削柱法对2#、3#和4#空区顶板应力影响跨度比分别为50.8%、68.5%和28.5%,均小于其他方案,能够保证空区群的稳定性,说明“腰形”削柱法为矿柱回采最佳爆破位置。研究结果还表明,爆破回采矿柱过程中有塑性区出现,且以拉伸破坏为主,需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庄铁矿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实现了采矿无害化,污染物零排放的企业发展目标。将全尾砂和胶凝材料经搅拌筒搅拌后,形成均质的流动性好的浆体,采用全重力自流输送方式,经充填管道,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对相邻矿体进行回采。回填塌陷区和采空区,保护了原有的地质环境,矿石回采率达到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13.
云南澜沧铅矿老厂矿山由地表转入井下生产后,先后试验了多种采矿方法,但由于矿体赋存条件较为复杂,围岩松软破碎,均未取得预期效果。在2002年,矿山提出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经过对多个采场的试验应刚,在回采过程中不断调整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这一方法经调整和优化后,为我公司小而分散的矿体同采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采矿途径,对形态复杂,厚度多变的矿体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戈塘金矿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地质条件复杂。为科学设计井下采场参数,分析采空区顶板的破坏机理及矿柱的承载机理,指导矿山安全生产,以戈塘金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采场参数,分析了采场围岩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采用房柱法开采时,推荐矿柱尺寸为3 m×3 m,矿房跨度不超过10 m;利用有限元软件Phase2对留设不同宽高比的矿柱时采场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矿柱内部出现应力集中,采空区顶底板、岩帮为应力降低区域;随着矿柱宽高比的增大,采空区边界附近的应力水平和位移降低,矿柱内应力集中得到缓解,变形量降低。综合分析认为,矿柱宽高比对采场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保持矿柱宽高比约为0.500,可以较好地维持采场稳定。  相似文献   

15.
鸡笼山金矿矿体形态复杂,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缓倾斜薄矿体存在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损失贫化控制难等问题。以鸡笼山金矿-340 m 401采场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分段空场尾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试验研究。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分段空场尾砂充填采矿法采用分段一次性充填,电耙、铲运机联合出矿,减少了材料消耗,采场生产能力达110 t/d,采矿损失率4%,矿石贫化率6%,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矿床地下开采中,采空区岩体的原始应力一旦被破坏,岩体应力就会重新分布,很容易引起顶板下沉和垮塌、底板鼓起、片帮、地表移动等一系列地压灾害。采取预留矿柱、支护井巷围岩、充填采空区、崩落围岩降低围岩应力等地压管理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地压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省缓倾斜多层某磷矿提出了机械化房柱采矿法的研究,并通过对房柱法中点柱尺寸的选择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岩体应力状态及塑性区分布结果分析得出,4.5m×4.5m的点矿柱稳定性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目前主要采用空场法、崩落法和尾砂胶结充填法进行开采,然而一些特殊区域不能采用尾砂进行充填,为了提高回采效率,需结合矿山地质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采矿方法。针对青龙沟采区北矿段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依据矿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稳固程度,结合矿山现有采矿装备与充填条件,在阶段空场法分段凿岩、落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方法。依据矿体形态划分阶段,在首采阶段最下分层开掘凿岩巷道,上一分层预控顶为下一分层开采提供凿岩巷道;采用中深孔连续落矿的同时,利用废石等对采空区进行干式充填。该采矿方法简化了矿块开拓设计,大大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缩短了采准、切割时间;通过采用连续开采减少矿柱留设,提高矿石回采量;采用干式充填体控制采场地压。在青龙沟采区北矿段现场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对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实现了高强度和大规模集中开采,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降低了矿产资源损失量。  相似文献   

19.
宁东矿区是国家规划的 13 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少有的百亿吨级整装煤田。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但是在资源开采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易形成采空区,产生地表沉陷等问题。为了减少地表沉陷,会使用煤柱在采空区进行支撑,但会造成大量煤炭的损失,不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考虑了相关地质条件后,为了避免地表沉陷和造成煤炭损失,采用充填开采的方式开采煤炭资源,并用高水材料来代替煤柱,提高充填堆积体的整体强度和空间刚度,增强充填体对巷道顶部的支撑能力,降低了煤矿在掘采过程中巷间煤柱失稳的概率 ;同时,采用高水材料代替煤柱进行填充,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河台金矿矿柱回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化兵 《黄金》2002,23(2):22-25
针对河台金矿浅孔留矿采矿柱回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用钢筋混凝土置换底柱,结合采用少量的上向以干式充填法置换间柱等办法来缩小采空区的规模,立足于对现有浅孔留矿采矿法进行改造,从而降低矿柱回采贫化率、损失率。上述措施已付诸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