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农用处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历时一年的调查显示,上海11家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养分,但是在某些时期重金属含量会超过国家《农用污泥质量标准》,为此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沥滤试验。沥滤7d后的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法双用浓H2SO4酸化具更好的滤除效果;在生物法沥滤重金属的过程中还具有酸化法所没有的泥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温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城市污泥作为处理介质、单质硫为能量底物、土著硫杆菌为主要的沥滤微生物,对10~40℃下生物沥滤的酸化效果、沥滤微生物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质硫的投配量为3 g/L、曝气强度为1.0 L/min的条件下,当温度为10~30℃时,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污泥酸化速度和微生物活性.为缩短生物沥滤时间和提高酸化效果,沥滤体系的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温度为28.9℃时沥滤微生物的活性最强,此时硫酸根的产率为461.66 mg/(L·d).从达标处理和低能耗运行的工程角度考虑,生物沥滤温度可控制在20℃.5 d后对Cu、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47.45%、77.07%和80.57%,残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污泥农用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桂林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生污泥为培养介质、以硫酸亚铁为底物,利用简化的SBR工艺对城市污泥中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主的沥滤微生物进行驯化培养,研究了沥滤微生物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底物投配比为10g/L、污泥接种量为30%、室温为25℃的条件下连续曝气运行2 d,对Cu和Zn的去除率达78.3%和77.7%,对Cd的去除率接近99%,沥滤处理后污泥中的残余重金属含量符合污泥农用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原武斌 《山西建筑》2011,37(31):110-111
对太原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生物淋滤序批实验研究,采用5%接种量和底物浓度4g/L单质硫为工艺参数,采用顺序浸提法测定了生物沥滤中重金属形态之间的转化,通过淋滤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了其沥滤机制及浸出能力。结果表明,cd是通过间接机制沥出,Pb的沥出主要是由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研究结果对预测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山西某煤矿的酸性矿井水中分离得到嗜酸氧化硫硫杆菌Tt-1,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基因序列、生长特性及对城市污泥的沥滤效果进行了研究。Tt-1的菌细胞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产生芽孢,16S rDNA系统学分析证明其为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Tt-1的最佳生长条件:温度为28℃,pH值为4.0,接种量为10%,S0浓度为10 g/L。菌株Tt-1在污泥浓度为10%、28℃的条件下沥滤15 d,对污泥中Cd、Cr、Cu、Ni、Pb和Z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20%、41.35%、91.74%、65.73%、43.86%和93.72%,处理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满足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生物沥浸法对常规脱水污泥(指在浓缩污泥中加PAM等高分子絮凝剂并经带式或离心脱水后获得的含水率在80%左右的脱水污泥)进一步深度脱水的效果,将常规脱水污泥用中水稀释成含水率为97%左右的液态污泥后,采用批式运行模式进行生产性生物沥浸法调理(每批次处理污泥为60 m3),然后在不加任何化学絮凝剂的情况下直接用隔膜厢式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结果表明,以浓缩池含水率为97%的浓缩污泥作为对照,在上批次沥浸污泥(接种物)与待处理的液态污泥体积比为1∶1时,生物沥浸过程可在24 h内完成,污泥比阻由沥浸初期的3.56×1012m/kg降低至0.43×1012m/kg。生物沥浸后的污泥通过150 m2的隔膜厢式压滤机,在1.2~1.5 MPa压力下压滤1.5 h,泥饼含水率可稳定地降低到60%以下,外观呈土黄色块状,无臭味。经检测,泥饼有机质和高位热值在生物沥浸处理前后没有降低,且压滤液清澈,无色无味,COD为120~170 mg/L,总氮为40~60 mg/L,总磷在0.5 mg/L以下。可见,常规脱水污泥经稀释后进行生物沥浸法深度脱水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6,(5):146-150
目前,重金属是污泥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综述了当前我国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形态,分析了化学法、生物淋滤法、植物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等几种主要的重金属去除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重金属联合处理技术的效能,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剩余污泥为材料,通过对硫酸亚铁(FS)、硫酸亚铁铵(FAS)、单质硫(S0)三种底物的单一和复合投加生物沥滤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底物对污泥中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为FAS+S0时污泥中重金属溶出效果最佳,此时对污泥中Cu、Zn、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6.7%、88.2%、76.2%和65.0%。沥滤结束时,FAS为底物的污泥中TN、TP含量最高,其次为FS,S0为底物时污泥中TN、TP含量最低,FS+S0和FAS+S0为底物时污泥中TN、TP的含量较单独投加S0时有所提高但不明显,说明S0是导致污泥中TN、TP流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沥浸微生物对浓缩污泥与添加聚丙烯酰胺(PAM)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处理,同时采用厢式压滤机在0.35 MPa的压力条件下,对生物沥浸前后的污泥进行脱水。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沥浸处理,浓缩污泥与稀释后的脱水污泥的CST值可分别降至11.8、14.6 s;沥浸结束后静置24 h,上清液所占比例分别从原来的12.5%、24%升至31%、42%,两种污泥中Zn的溶出率分别为66.65%、59.13%,Cu的溶出率分别为13.31%、23.55%。对浓缩污泥直接进行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高达75%;加PAM调理后再脱水,泥饼含水率达68%;而经生物沥浸后再脱水,泥饼含水率可降至58%。可见,在相同脱水条件下,生物沥浸法对污泥的调理作用要优于PAM。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各种实用的污泥管理办法,包括消化和未消化污泥中金属的生物溶解法及传统的污泥管理方法都进行了经济性的评价。生物溶解法亦称细菌沥滤法,包括石灰中和与土地撒布法,用于未消化污泥比用于消化污泥费用更省。这种办法对于规模在38.8万m^3/日的污水厂来说,与未经除污处理的脱水污泥用地撒布法具有同样的竞争力。这两种管理办法大致相同,并且都比所考虑其它方案成本更为低廉。尽管如此,对于一座日处理量为2万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