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尿β2-MG和尿NAG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红  盛光耀 《山东医药》2010,50(13):87-88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13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25例HSP急性期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尿β2-MG和NA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β2-MG和NAG均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尿β2-MG和NAG可作为早期诊断HSP患儿肾损害的常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196例,健康体检者57名,检测12小时UAER水平。根据UAER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UAER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检测尿NAG、α1-MG、RBP,肌酐(Cr)水平,并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196例T2DM患者NAG/Cr、α1-MG/Cr及RBP/C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中UAER正常组及异常组NAG/Cr、α1-MG/Cr及RBP/D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T2DM患者中,UAER与NAG/Cr、α1-MG/Cr及RBP/Cr之间没有相关性,而NAG/Cr与α1-MG/Cr及RBP/Cr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T2DM患者中UAER、NAG、劬MG、RB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各单-指标的检测阳性率(P〈70.05)。结论T2DM患者联合检测尿NAG、α1-MG、RBP可以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的敏感性,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MN)患者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的构成特点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95例,测定患者尿液中NAG、RBP、ALB、IgG及C3的浓度,并与各项临床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 ~ 70岁年龄组患者尿RBP、IgG及C3含量较14~ 20岁组明显升高(P<0.05).血压升高组较血压正常组各种尿蛋白成分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尿NAG、RBP、ALB及IgG及补体C3水平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伴镜下血尿组患者尿RBP、ALB及IgG较不伴镜下血尿组明显增高(P<0.05).随着病理分期进展,患者尿NAG、RBP、IgG和C3等浓度明显升高(P<0.05);随着小管间质损害的加重,尿NAG、IgG和C3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膜性肾病患者尿NAG、RBP、ALB、IgG及C3检测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提示肾脏病理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血清胱抑素(CysC)与尿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47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4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ysC与尿液NAG、RBP水平。同时,对比单项血清CysC指标、尿液NAG、RBP指标与3项指标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血清CysC指标与尿液NAG、RB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阳性率95.74%高于单项血清CysC指标阳性率76.60%、尿液NAG阳性率74.47%与RBP阳性率76.60%(P0.05)。结论血清CysC与尿NAG、RBP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胱抑素C( Cys C)、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72例HSP患儿(HSP组)和2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Cys C,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尿β2-MG。结果 HSP组血清Cys C、TNF-α、β2-MG和尿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 HSP组血清Cys C检测阳性率为63.89%、TNF-α为51.39%、β2-MG为41.67%,尿β2-MG为52.77%;四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72%,均高于各单项检测(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Cys-C、TNF-α、β2-MG可作为临床诊断HSP患儿早期肾损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液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α-微量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微量白蛋白(mALB)的测定,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或门诊体检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CystatinC、α1-MG、NAG、β2-MG、mALB的含量,并以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结果病例组尿液中的Cystatin C、α—MG、NAG、β2-MG、mAL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尿α1,MG曲线下面积为0.906,β2-MG曲线下面积为0.855,较尿mALB、CystatinC、NAG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0.001)。结论尿α1-MG和β2-MG的检测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高于尿mALB、CystatinC和NAG,尿液中不同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监测,对预防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CAVI检测,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分析CAVI与MAU、β2-MG及NAG的相关性。结果:CAVI升高患者尿MAU、β2-MG及NAG均显著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I与尿MAU、β2-MG及NAG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81、0.912、0.853,均P<0.05)。结论: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长病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多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太  宋斌  张科  董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1934-193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效果.方法 分别对131例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年龄相当的1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测定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活性,计算单独及联合应用后的检出阳性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对肾损害的检出率分别为26.0%、26.0%、20.6%及29.8%,多指标联用后的检出率分别为(mALB NAG)35.1%、(Cys C NAG)37.4%、(mALB NAG RBP)41.2%、(NAG RBP Cys C)40.5%,多指标联用较单指标检出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5),血清Cys C、尿mALB、RBP及NAG均与病程时间长短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3、0.451、0.575、0.403,P均<0.05). 结论 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按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未使用组和使用组,每组21例。未使用组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器官功能保护方法,在未使用组的基础上,使用组加用乌司他丁。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 d、3 d、7 d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清β2-微球蛋白(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MG水平变化,记录两组不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血清BUN、Cr、β2-MG和尿β2-MG、RBP、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未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和血清β2-MG均呈现上升趋势,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使用组术后1 d血清BUN、Cr和尿β2-MG、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血清β2-MG、尿RBP呈现上升趋势,术后3 d、7 d尿NAG呈现上升趋势(P0.05);与未使用组对比,使用组术后1 d、3 d血清BUN、Cr均明显降低,术后7 d血清β2-MG均明显降低,术后1 d、3 d、7 d尿β2-MG、RBP、NAG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3/21),使用组为19.05%(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BUN、Cr、β2-MG及尿β2-MG、RBP、NAG水平,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联合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N患者20例(DN组)、糖尿病(DM)患者96例(DM组)及正常对照组29例,检测3组血清胱抑素C、β2-MG、mALB及Cr,并检测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尿蛋白定性。结果DN组的血清胱抑素C、尿β2-MG及mALB/Cr比值均高于DM组,DM组及其尿蛋白定性阴性者的各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DM组HbAlc〉10%者与〈10%者的各检测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尿β2-MG及mALB/Cr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其对判断早期DN发生、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8例DN临床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服黄葵胶囊6粒/次,3次/d,连用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可滴定酸(TA)、铵(NH4+)、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24h蛋白定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AG、β2-MG、RBP均显著降低,尤以治疗组为著(P〈0.05、0.01)。结论黄葵胶囊对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可能为其治疗DN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蛋白系列,探讨其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主要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及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6例儿童HSP患者血清Cy-sC及尿微量蛋白系列[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免疫球蛋白(IgG)、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U)及其与随意尿肌酐的比值(NAG/CR、IGGU/CR、ALBU/CR、α1-MU/CR)],同时检测尿常规和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SP患儿(尿常规阴性HSP及合并紫癜性肾炎)血清CysC、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1);血尿6项指标联合检测异常率(80.43%)高于尿常规异常率(23.91%),P〈0.01;35例尿常规正常者6项指标异常率达74.29%,且6项指标较2项指标异常发生率增高,P〈0.05;血清CysC与尿微量蛋白系列呈正相关。结论血尿6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以降低肾损伤程度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不同诊断指标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春  苏慧萍  覃冬青 《内科》2008,3(6):852-853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高血压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测定86例高血压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3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高血压Ⅰ级组,血BUN、SCr,CCr,血、尿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级组血、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r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Ⅲ级组,5种指标均异常,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血、尿β2-MG的阳性率高于CCr下降,更高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结论测定血、尿β2-MG比测定SCr、BUN、CCr更早发现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浓缩晨尿轻链蛋白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留取晨尿,用乳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轻链蛋白kapU、lamU及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T2DM组尿kapU、lamU、α1-MG及NA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大量白蛋白(Alb)尿及微量Alb尿患者为著(P〈0.01或0.001);T2DM组各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正常Alb者kapU、lamU阳性率明显高于α1-MG、NAG阳性率(P〈0.01或0.001)。结论非浓缩晨尿轻链蛋白kapU、lamU可反映早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情况,可作为诊断早期DN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早期肾损害情况,并探讨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4例CHF患者(CHF组)随机分为A、B组,均行抗CHF常规治疗,B组另口服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治疗时间均为8周.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CHF组治疗前后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β2--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果 CHF组尿MA、β2-MG、RB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升高和病程延长相应升高(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CHF组治疗后尿MA、β2-MG、RBP水平均降低(P均<0.01),B组较A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结论 CHF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早期肾损害,辛伐他汀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及其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438例T2DM患者按Mongensen分期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11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06例)、大量白蛋白尿组(114例)、肾功能不全组(106例),另设正常对照组(87例),比较各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肌酐(Ucr)比值和24h尿Tamm-Horsrall蛋白(T-HP)水平.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组尿NAG/Ucr(分别为9.48,9.68,9.99,10.12 μ/gcr)、RBP(中位数分别为0.09,0.62,3.02,2.96 m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AG 9.01 μ/gcr,RBP 0.00 mg/L,P均<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组尿β2-MG(中位数分别为0.11,0.12,1.4 mg/L)高于正常对照组(0.09 mg/L,P均<0.01)及正常白蛋白尿组(0.10 mg/L,P<0.01或0.05);各组间24 h尿T-HP无显著差异.分别联合检测尿RBP+NAG、RBP+β2-MG、NAG+β2-MG以预测正常白蛋白尿组肾小管损伤,敏感性分别为14.3%,16.1%,26.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白蛋白尿组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舒张压、收缩压、糖尿病病程[优势比(OR)分别为2.38,1.25,1.10,1.20]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可能出现于微量白蛋白尿之前,联合测定尿NAG和β2-MG可敏感反映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血糖控制差、血压升高、糖尿病病程长是正常白蛋白尿期肾小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MA、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MG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早期及临床肾病患者较非肾病患者尿MA、NAG、β2-MG排出增多,且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排出升高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及分期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以探讨其在AKI早期诊断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KI患者62例,按照AKI的分期标准分为Ⅰ、Ⅱ、Ⅲ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肌酐(Scr)、RBP、肾损伤分子-1(KIM-1)、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AKI各组Scr、RBP、KIM-1、NA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AKIⅢ期组较Ⅰ期、Ⅱ期组Scr、RBP、KIM-1明显升高(P均〈0.05);Ⅱ期组较Ⅰ期组Scr、RBP、KIM-1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RBP可以作为AKI早期诊断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循证检验医学的思维方法,在众多肾病早期筛查的指标中,选出一组判断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脏损伤的组合.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80例和T2DM组287例尿液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按超过健康对照组正常上限(x±2 s),统计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指标mALB TRF α1-MG NAG或mALB TRF β2-MG NAG联合检测较传统mALB β2-MG联合检测及仅联合检测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指标,检出率高.检测mALB TRF α1-MG NAG与mALB TRF β2-MG NAG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指标联合检测中,建议选择mALB TRF α1-MG NAG或mALB TRF β2-MG NAG联检,影响因素少,结果稳定,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20.
陈海花  梁海珊 《山东医药》2010,50(51):47-4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MG)水平变化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甲亢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尿β2-MG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甲亢患者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和尿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甲亢患者FT3、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TSH水平有所升高(P〈0.01),血清和尿β2-M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血清β2-MG水平与FT3、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尿β2-MG水平与FT3、FT4亦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和尿β2-MG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均可灵敏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