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家蚕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就家蚕体内的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展望家蚕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四大怀药对家蚕寿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发现四大怀药中怀牛膝及四药合剂可显著延长家蚕龄期,且家蚕的身长、体重较对照组增加缓慢,食桑量亦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药地黄不同炮制品组成的四物汤进行延缓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对比中药地黄功效的生熟差异.方法 将600条家蚕随机分为6组,每组100条.将药液涂抹于新鲜桑叶上喂食,4龄期内用药3次,5龄期内用药6次,观察家蚕生长生存情况及耐饥饿时间.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生地-四物汤和熟地-四物汤均能延长家蚕幼虫生长期及全生存期的生长时间(P<0.05),但熟地-四物汤对家蚕幼虫生长期及全生存期的生长时间大于生地-四物汤;并且熟地-四物汤还能提高家蚕对饥饿的耐受能力(P<0.05).结论 熟地-四物汤能明显增强家蚕的幼虫生长期、全生长期及耐饥饿能力,鲜地-四物汤和生地-四物汤作用不明显,地黄生熟异用对增强四物汤延缓衰老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药蝉花的活体家蚕人工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实现蝉花的家蚕活体人工培养,为蝉花的培养开辟一条新的思路.方法:采集分离自我国8个自然保护区及韩国济洲岛的共20株蝉拟青霉菌株,采用浸渍法感染家蚕五龄期幼虫及蚕蛹,观察它们对家蚕的感染及产生孢梗束的情况.结果与结论:20株蝉拟青霉对家蚕幼虫和蚕蛹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感染后期部分菌株能产生孢梗束.从感染率和产生孢梗束情况来看,蚕蛹效果比幼虫更好.  相似文献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人们喜欢吟咏的一句唐诗,千百年来无人提出异议。只要稍加分析,其说有障科学常理。我国蚕有两种,即柞蚕及家蚕,两者生活史基本相同。以家蚕为例,它就是人们所说的“桑蚕”,为蚕蛾科、家蚕属,完全变态昆虫。  相似文献   

6.
僵蚕别名白僵蚕、白僵虫。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的5龄幼虫,因感染(或人工接种)淡色线菌科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虫体。仅靠家蚕地区在养蚕期自然病死者,供不应求,人工培育是解决僵蚕来源的有效办法。生物学特性家蚕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家蚕在发育过程中,由卵(已经催青处理)孵化出来的小蚕,称蚁蚕。蚁蚕逐渐生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应用家蚕作为实验动物,系统地观察了中药黄芪、首乌等对家蚕幼虫期、蛹期、成虫期的生存时限,及对其成长发育、衰老过程的影响,以测定其抗老延寿作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1.家蚕:由浙江省农业厅蚕种室提供,品种为杭8交杭7种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性别差异在衰老研究中备受关注,本实验通过研究火麻仁油对雌雄家蚕寿命的延长,探究其抗衰老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取龄期相同、生长整齐的三眠蚕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火麻仁油0.54 g/ml剂量组、0.27 g/ml剂量组、0.14g/ml剂量组,七宝美髯丸0.20 g/ml剂量组(阳性对照),每组60条,雌雄各半。使用涂抹法将不同浓度药液涂抹于新鲜桑叶上,4龄期内喂食3次,5龄期内喂食6次,并监测不同龄期的生长天数。结果:家蚕幼虫期结果显示,在各给药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F(4,299)=39.568,P0.01),雌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F(4,299)=7.851,P0.05),且分组与性别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F(4,299)=2.748,P0.05),但蛹期及蛾期仅有性别差异。从家蚕寿命的延长率来看,雄性家蚕的数据在各生长阶段均更显著,但对雌性家蚕的影响较小。结论:本项研究为火麻仁油的合理开发提供新视角,且火麻仁油对不同性别家蚕的不同影响产生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家蚕雌蛾粉对去卵巢大鼠更年期综合症的影响。方法:采用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连续给予家蚕雌蛾粉90 d,观察家蚕雌蛾粉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体重、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子宫系数和阴道系数的影响。结果:家蚕雌蛾粉能够明显控制SD雌性大鼠因双侧卵巢切除而造成的体重增加,12 mg/kg组和24 mg/kg组的降低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6 mg/kg组的降低幅度达显著水平(P<0.05);家蚕雌蛾粉能显著恢复雌性大鼠因双侧卵巢切除而造成的生殖器官萎缩,6 mg/kg组、12 mg/kg组和(24 mg/kg组的子宫系数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阴道系数提高幅度均达显著水平(P<0.05);家蚕雌蛾粉能明显提高双侧卵巢切除雌性大鼠的血清E2水平,6 mg/kg组、12 mg/kg组和24 mg/kg组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家蚕雌蛾粉能显著降低雌性大鼠被切除双侧卵巢后升高的血清FSH水平和LH水平,12 mg/kg组和24 mg/kg组的FSH降低幅度和24 mg/kg组的LH降低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6 mg/kg组的FSH降低幅度和12 mg/kg组的LH降低幅度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家蚕雌蛾粉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的更年期综合症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家蚕活性成分改善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构建家蚕的功效成分数据集,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家蚕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并且对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结果 家蚕抗2型糖尿病功效成分对应核心靶点30个,涉及63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显著富集在癌症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FoxO信号通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信号通路。结论 家蚕活性成分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脂肪肝、癌症发生等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与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不同,肿瘤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属性.恶性肿瘤阴盛而阳亢,故生长快而易丁走窜,最耗气血,是谓之癌症;良性肿瘤阴盛而阳微,生长慢而倚伏不移,少伤气血,多属古人所谓积证.瘤体寄生于体内.与五脏六腑血脉相连,类似一个病理性脏器.肿瘤的发生是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浊相干,营养机体的精微物质中混杂有...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豚鼠皮层听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刺对豚鼠皮层听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史美育曾兆麟施建蓉张美莉(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图书分类号R339.17关键词听觉皮质/针灸效应动物,实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针刺治疗耳聋与聋哑是中医学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工作[1...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260例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潘明继  李永辉 《中医杂志》1996,37(4):218-220
从1975~1988年对260例中晚期大肠癌进行规范性治疗,根据病情不同,分别施行根治术、姑切术或仅作改道术。术后配合中西医药和化疗,部分病例配合放疗。治疗结果,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6.12%、21.73%,平均5年生存率为52.78%。对术中发现45例肝转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22.2%。以上各项生存率及疗效均比国内有代表性单位采用纯西医治疗者为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逐步摸索和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理念即教无常法引导为先,避重就轻框架为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式框架教学法,认为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须跳出传统及现代教学模式的约束,从重视教向主动引导学生学转变,并创建了前中后三阶交互氏引导法;在教学内容上从强调重点、知识点向形成理论框架转变。经统计,学生对这一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依次为:提高自学能力(92.4%),提高学习兴趣(85.2%),自我感觉掌握知识程度(74.0%),增进师生沟通(63.5%),提高表达能力(52.9%),91.8%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应用这一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孙冰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15-1616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认为:平性药与他药配伍后在"整体取性"、"相关奏效"、"中介调节"3点的体现尤为突出;通过配伍可以体现平性药"体平用偏"、"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气味配伍是体现平性药"调整阴阳"、"以偏纠偏"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不同,将放射疗法损伤的中医病机概括为四种证型。以发热口渴、肌肤灼热为主要表现的属毒热壅盛,治以清热解毒;以皮肤暗红、出血倾向为主要表现的属脉络瘀阻,治以凉血止血;以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属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以气血不足、体虚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属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18.
肺阳虚追溯其源为肺虚寒。历代著名方书具体论述其病因、临床表现。研究古代医家所著方书中蕴藏的效方,取其精华,借鉴前人成功的肺虚寒证治经验。同时,今人也初拟肺阳虚的诊断要点,并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以充实肺阳虚证的研究。所以,肺阳虚证非但古恒有之,且理法方药兼备,其证型建议纳入现代脏腑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细胞信号转导与中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最有代表意义的理论进展之一是越来越多地阐明细胞间、细胞内信号转导特征和机制。”细胞信号转导是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前沿领域,自1991年~2000年间10个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项中,有6个奖项授与了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工作。其概念已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解决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文将通过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的概括介绍,从配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到G蛋白的转导,再到第二信使的产生,底物蛋白酶的生物效应及信号转导整合过程,剖析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现代科学内涵,以期实现中药疗效本质的分子水平解释,实现中药研究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为中药作用机理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近年中医药在小儿脾胃虚寒证的病因病机上的认识及在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总结、归纳,了解目前国内小儿脾胃虚寒证的中医中药治疗现状,从而为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分别从病因病机认识上及在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论述了小儿脾胃虚寒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从而肯定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应用的方法和药物丰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