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对内蒙古地区胎生蜥蜴种群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雄性二倍体染色体数为36,雌性二倍体染色体数为35,性别决定机制为ZZ/W型.除雌性性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点外,所有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点,这与我国小兴安岭胎生蜥蜴种群的染色体组型一致,而与大兴安岭东坡的呼玛种群不同.  相似文献   

2.
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生殖行为及生殖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胎生蜥蜴系卵胎生蜥蜴,每年繁殖一次,产仔期集中在7月初到8月末,分娩时间为每天上午十一点到下午四点,平均窝仔数为7.8(7~11).胎生蜥蜴的生殖行为复杂.胎生蜥蜴雌性采取高投入的生殖策略,其平均生殖投入率为0.383;雌蜥体重、生殖投入率与窝仔数呈正相关,体长与窝仔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胎生蜥蜴(Lacerta V ivipara Jacquin)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方法应用Grimelius银染法.结果在胎生蜥蜴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其分布密度曲线大致呈“N”字形,其中胃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幽门次之,回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梭形、椭圆形,条形等.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及腺泡之间.结论胎生蜥蜴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胎生蜥蜴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种类昆虫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一般为7天到17年.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昆虫生命周期的重要生态因子,通常随温度的增高昆虫所需的发育时间会明显缩短,在适宜的温度内温度越低,昆虫平均寿命越长;同类昆虫分布于东洋界的寿命通常短于分布于古北界的;昆虫的寿命通常表现为雌性长于雄性,昆虫的交配生殖与其寿命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参与交配与生殖能力越强的寿命越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我国胎生蜥蜴(Zootoca vivipara)3个种群共18只母本和67只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微卫星引物在额尔古纳、库都尔和布尔津种群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0、64和68个,YW16和YW18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多,额尔古纳和库都尔种群子代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母本,而布尔津种群子代的遗传多样性与母本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该种群的多父权比例低、窝仔数少有关,建议加大对该种群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13种鬣蜥科沙蜥属蜥蜴的16S rRNA部分序列,并以同科的长鬣蜥属长鬣蜥为外群构建NJ树、ML树和MP树,以探讨该属13种蜥蜴的系统发生关系.PAUP分析结果显示这13种沙蜥分成两个类群,呈并系关系,并且NJ树的结果与ML树和MP树划分结果不同.而MEGA结果支持基于形态学、生态环境和核型分析对该13种的沙蜥的划分,同时NJ树中的13种沙蜥属单系群.  相似文献   

7.
对越冬前、中、后期不同生活状况的河蟹肝胰脏、生殖腺等器官中的卵磷脂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期河蟹体内卵磷脂含量以肝胰脏最高;雌性河蟹在繁殖期其卵磷脂含量以生殖腺最高;雄性河蟹顺利越冬和越冬后成功交配其肝胰脏和生殖腺卵磷脂含量≥0.1%;雌性的顺利越冬和成功交配其肝胰脏卵磷脂含量≥0.12%,生殖腺卵磷脂含量为≥0.1%,产卵时肝胰脏及生殖腺卵磷脂含量为≥0.12%,抱卵孵化时其卵磷脂含量为≥0.19%.分析表明:河蟹肝胰脏及生殖腺中卵磷脂含量与越冬成活、死亡,越冬后交配、产卵及抱卵孵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属于短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标记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蜥蜴是爬行纲动物种类繁多的类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Gen Bank上公布我国共有15种蜥蜴开发出278个微卫星标记.通过分析和探讨这些微卫星标记的开发方式及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其他蜥蜴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大鲵雌性输卵管组织学结构的特点.输卵管是前端细后端粗的长而且弯曲的管状结构,长度约为体长的1.5~3倍.管壁从内到外分别由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4部分组成.不同区段输卵管在组织学结构上存在有差异,比较观察认为,不同区段输卵管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2001~2002年,对湖南省祁东县紫色土分布区按不同生境设3个样区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县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蜱螨目、蜘蛛目、矛线目属于该县紫色土的优势类群;单齿目、弹尾目、膜翅目等16个类群为常见类群.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桃树林的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层也比较明显,种类和个体数量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减少,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