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川  黄在朝  陶静  贾惠彬 《电信科学》2018,34(10):47-52
目前满足系统保护通信网络的路由算法是在综合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下,计算一条快速且可靠传输的路径,而没有考虑到当电网发生故障或网络中通信量过大时,通信网络中许多节点的排队时延会极大地增加,忽略排队时延对路径传输总时延的影响会导致路径的错误选择,从而影响系统保护的实时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排队时延的路由选择算法,用于计算信息传输总时延最小的最优路径,以提高系统保护通信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路由选择算法计算得到的路径在满足系统保护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信息传输总时延最小。  相似文献   

2.
余翔  易明敏  杨路 《电信科学》2016,32(11):10-15
面对当前网络中流量的增长、业务种类的增多,SDN中多数的路由算法只支持一种QoS参数,没有兼顾对系统调度服务公平性的考虑,然而多参数限制的QoS 明显是NP 难问题,该问题用普通的路由算法难以解决,引进蚁群算法,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将链路的时延、分组丢失率引入蚁群算法中,作为算法选择路径的依据,提出一种新的路由算法。该算法在对不同业务属性的数据流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网络的实时状况,为不同业务属性的数据流选择合适的路径,对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多路径传输。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降低数据流的时延、分组丢失率。  相似文献   

3.
无线Mesh网中时延约束抖动优化的多路径流量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mesh网中多媒体应用的特点,研究多路径传输中路径时延满足约束且路径间抖动最小化的路径流量分配问题。首先,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分析了数据分组在无线mesh网单路径传输中产生的队列时延,推导出单路径传输的时延上界以及多路径传输中的路径间时延抖动上界,并得到满足时延约束的路径最大容许流入速率;然后,基于时延及其抖动上界,提出满足时延约束抖动优化的路径流量分配算法DCJOTA,该算法根据路径最大容许流入速率按比例分配各路径流量,同时尽可能减小路径间的时延抖动;最后,分析了算法DCJOTA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方法,并在NS2网络模拟器中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与AOMDV协议相比,集成了DCJOTA算法的多路径路由协议DCJO-AOMDV协议在时延及其抖动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端到端平均时延降低3.9%,端到端平均时延抖动减小24.5%。另外,DCJOTA算法带来协议复杂性略微增加,DCJO-AOMDV协议下的网络吞吐量下降1.7%。  相似文献   

4.
因为移动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而且移动节点能量受限,提升移动P2P数据传输效率至关重要.利用蚁群优化算法,将蚂蚁的信息素与节点的能量和通信带宽结合起来,在蚁群选择路径时,减少其寻优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根据概率路由表中信息素的浓度对路由选择策略进行调整,避免网络拥塞和个别节点能量消耗过快,提出了一种移动P2P网络的多路径路由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EDSR路由协议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够降低节点的分组丢失率和端到端的平均时延,提高了网络的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5.
能源互联网的一个本质特征是通过先进的通信网络实现能源供给与消费间的双向互动。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高可靠通信网络优化配置以满足多业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电力光纤传输网络的可靠性入手,并考虑电力通信业务的多QoS传输需求,设计一种基于复合量度的电路配置优化方法。有别于传统最短路配置算法,新方法在一次配置过程中同时规划m条可行配置方案,并且通过分析路径集的带宽、时延、丢包率、衰耗和成本等不同量度和光路全程可靠性,最终获得满足可靠性和传输QoS需求的光路配置方案,并给出优先选择序列。多电路优化配置将有效提升电力通信的可靠性,也可为未来多路流量分摊提供电路配置保证。通过某城区35~500 kV电力通信站网实例仿真计算,新配置方法能够一次获取4条同时满足业务多QoS需求的传输电路,实现主备电路保护。对电力光纤传输网络的规划和运行优化,提高电力通信网的资源调配能力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电子技术》2018,(9):131-136
电力通信网脆弱性分析对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加强电网健壮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网络端到端时延理论为基础,建立基于业务临近度的电力通信网的脆弱性分析和评估模型。通过分析电力通信网的运行情况和业务分布,估算出端对端的传输时延、业务临近度和相邻节点的业务临近度相关性,建立业务链和节点的脆弱性分析模型。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完成对通信网络的脆弱性分析。对节点和业务链进行脆弱性排序,结果表明节点时延、业务分布和节点相关度三者与电力通信网的脆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石晓东  李勇军  赵尚弘  王蔚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0):20200125-1-20200125-8
针对卫星光网络中网络拓扑动态时变和业务类型多样化的问题,研究了在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下保障服务质量的路由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卫星光网络蚁群优化波长路由算法。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的启发函数,将波长空闲率、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作为蚂蚁选路的重要依据,为业务选择了满足多种服务质量的最优路径;采用分组波长分配方法对不同等级的业务进行了区分服务,为不同业务分配了不同的波长集。仿真结果表明:与CL-ACRWA算法和Dijkstra算法相比,降低了卫星光网络的平均时延、平均时延抖动、平均丢包率,提高了波长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网络拥塞概率。  相似文献   

8.
电力通信传输网架构 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支撑和保障系统,不仅承担着电力系统的生产指挥和调度,同时也为行政管理和自动化信息传输提供服务。由于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各国电力通信网一般为专用通信网。电力系统服务于整个国家,因此电力通信传输网是全国性网络,同任何一个运营商的全国性传输网络一样,也分为干线传输网和本地/城域传输网。干线传输网络主要承担区域级电力公司间的业务调度和管理,主要实现大容量的业务承载,要求网络具备高度可靠性,网络接口种类相对比较少。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面向算力网络的多路径低时延转发调度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网络状态变化动态更新路径价值量生成路径转发决策,并在一定置信概率内以多路冗余发包的方式进行多路备份传输,降低路径传播时延。还提出了一种等级与队列映射算法,利用网络可编程技术改进设备转发逻辑,利用有限数量严格优先队列保障数据包近似按等级出队,降低数据排队时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及抖动,为算力网络业务提供稳定吞吐量。  相似文献   

10.
软件定义网络通过对交换机下发流表项实现数据平面的更新,但流表项的安装具有时延,可能导致部分数据分组被错误地处理或丢弃。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一致性路由策略,在路由参数中加入不一致时延,并通过控制器对流表的下发顺序做出调整,避免了在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交换机控制逻辑的不一致。实验结果表明,与最短路径算法相比,出现不一致问题时,该策略所选路径的实际时延小于最短路径算法的时延,数据分组丢失率、错误转发的概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分组时延与分组能量消耗乘积最小的路由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路径的平均分组时延和分组能量消耗情况来进行路由路径选择。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动态调整网络路由路径,使所选路径的平均分组时延与分组能量消耗乘积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多路径数据传输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节点故障、链路失效和外界干扰影响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传输策略.首先我们详细介绍了蛙跳算法及其原理,之后我们将其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传输策略之中,接着运用混合蛙跳算法对传感网络节点其进行更新、划分、重组以便选择出最优节点建立传输最优路径,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算法仿真与结果对比提出的算法与AODV、粒子群PSO算法相比,在网络能耗、传输时延、丢包率、连通率和可靠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性能.其中网络能耗比AODV、PSO算法降低了62.5%和35.8%.  相似文献   

13.
工控网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应用方面,论文介绍一种新式的工控网设计方案;主站与从站间BITBUS一的为传输媒介,各从站与远程站采用电力载波和同轴电缆互为备份信道。主站与前同间和从站机器中共采用三种总线。主站和从站产时多任务分布式系统进行管理,三种语言编程。因此整个工控网方案形式新颖,技术先进,可靠性高和便于扩充。适合推广应用于工控领域。  相似文献   

14.
传感器网络为减少冗余数据的传输耗能。降低延迟,需要在路由过程中采用数据聚合技术。文中采用定向传输方式,在消息路由机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数据聚合路由算法。该算法主要思想在于将节点能耗、传输距离与聚合收益3方面作为启发因子,通过一组称为“蚂蚁”的人工代理寻找到达汇聚节点的最优路径。该算法利用蚁群算法的正反馈效应来达到数据汇集的目的,不需要网络节点维护全局信息,因此是一种实现数据聚合在能量与时延上折中的分布式路由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实时数据(如视频、语音、图像)的传输对时延和抖动比较敏感,文章在充分考虑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受限的基础上,针对实时业务对时延的要求提出一种路由算法,该算法在路径创建和维护的过程中考虑时延和节点剩余能量来选择下一跳节点,在路由更新阶段对失效的节点进行标记,能够简化重新建立有效路由的步骤,从而减少路由建立时间,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既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又能更好地满足实时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分布式认知无线电网络,在考虑频谱移动特性的同时,为保证认知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最优路径的基于OFDM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建立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模型计算信道的期望传输时间和信道干扰,结合类似于按需路由的基本流程得到所有可能的路径.最后,根据最小累积期望传输时间和路径平均吞吐量的指标来选择最优路径.仿真的结果表明,OROCR算法可以明显地减少平均端到端时延,大大地提高平均端到端吞吐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信道时变性强,需要对应的自适应路由来解决组网过程中出现的网络传输时延大和节点能量消耗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蚁群优化(ACO)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中的改进ACO算法。该算法将网络节点能量引入到ACO算法状态转移概率公式中,并通过Mat l ab软件仿真分析了算法在不同收发角度、发射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条件下的时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ACO算法相比,当收发仰角为50°时,所提算法的时延降低了1 s,收敛速度提升了28%,收敛路径的平均剩余能量也明显提高,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8.
彭艺  李启骞  朱豪  张申 《通信技术》2020,(3):634-640
无线Mesh网络因其较好的鲁棒性、可覆盖区域广、低成本、接入便利等优点,在临时布置通信网络逐渐得到了重用,在无线通信技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径路由协议Fortified Ant协议。与传统的蚁群算法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在蚁群算法基础上加入排序算法,同时在该协议中加入多径传输,在主路由失效时马上启用备份路由,保证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与ADOV、DSR和ACO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能迅速发现质量较优的多条路径,具有收敛快、开销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路由协议都是针对特定的有线或无线网络,仅仅考虑路由的建立过程、路由建立过程中的收敛速度、路由维护的网络开销及路由动态更新时环路的避免等性能。将其用于有线无线混合传输网络会导致较低系统性能。机会式路由选择算法综合分析了无线链路状态和网络时延的影响,得出了各路径优先级的计算表达式,在路由选择时根据各条路径的优先级来选择路由。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路由算法相比较,该算法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减少系统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AFDX网络时延分析问题,研究应用确定性网络演算理论的端到端AFDX网络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建立AFDX网络数据传输元模型,确定数据帧网络传输的各个网络元件,分析数据帧传输路径上各网络元件的最大处理时延,累加计算获得整个网络的端到端最大时延。多路复用排队时延是主要的可变时延,也是AFDX网络时延分析的关键。针对典型的先进先出策略和静态优先级排队复用策略,基于网络演算理论,给出其最大时延计算方法。最后,对该方法进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AFDX网络最差情况下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