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光谱影像具有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充分提取和利用这两个维度的信息是高光谱分类算法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深度特征提取网络通常利用单分支串行网络连续提取空谱特征或双分支并行网络分别提取空谱特征。由于空间和光谱维内在差异,单分支串行网络连续提取的两类特征之间会互相干扰。并行双分支网络虽然可以减少两类特征之间的干扰,但同时会忽略空间和光谱特征间的潜在相关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三分支分组空谱注意力深度网络结构。该网络具有3个分支,分别用于提取空间、光谱和空谱联合特征。针对3个分支的不同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注意力机制以加强特征的判别性。该网络既可以提取独立的空间和光谱特征,又保留了空间和光谱之间的相关性。在5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要优于现有的一些先进算法。  相似文献   

2.
残差网络能够有效地解决卷积神经网络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简单地堆积残差单元并不能很好地提高模型性能。通道注意力机制能够有区别地处理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更好地利用对分类有用的特征通道。为了充分利用残差网络及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能力,设计适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的残差通道注意力网络。在残差单元中结合卷积层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实现对特征通道的重新调整,并在模型中实现局部残差学习和全局残差学习,促进信息传递,增强模型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Indian Pines数据和University of Pavia数据能够分别取得98.78%和99.22%的分类精度,在有限数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苗永庆  赵泉华  孙清 《测绘科学》2023,(2):148-156+184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利用率低问题,该文综合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谷歌神经网络和残差神经网络的优势,提出融合改进Inception模块的残差三维卷积神经网络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改进后的Inception模块包括4条不同的卷积层分支,用以提取蕴涵在高光谱遥感影像中多尺度的特征;利用了3D卷积核代替2D卷积核能直接同时提取高光谱遥感影像中更丰富的空-谱特征;通过残差结构连接分支提取特征缓解了梯度消失的问题,提取更深层次的特征。实验表明,该文算法不仅提高了条状和线状地物区域的边缘分类准确率,对小目标的分类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影像分类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训练样本稀缺的情况,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关系网络(lightweight attention depth-wise relation network, LWAD-RN), 以解决高光谱影像小样本分类问题。该网络由嵌入层和关联层组成,在嵌入层采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像元特征,同时引入稠密网络结构;在关联层计算关联值进行分类,并采用基于任务的模式训练网络。利用3组公开的高光谱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WAD-RN能够有效提升小样本条件下(每类5个训练样本)的分类精度,同时提高了模型训练和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图像分类将每个像素分类至预设的地物类别,对环境测绘等各类地球科学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尝试利用深度学习框架进行高光谱图像分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这些方法在光谱特征的提取上仍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层级融合高光谱图像分类框架(hierarchical self-attention network, HSAN)。首先,构建跳层自注意力模块进行特征学习,利用Transformer结构中的自注意力机制捕获上下文信息,增强有效信息贡献。然后,设计层级融合方式,进一步缓解特征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信息损失,增强各层级特征联动。在Pavia University及Houston2013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框架相较于其他高光谱图像分类框架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技术因其在深度挖掘地物特征方面的独特优势为高光谱图像分类提供了技术手段。但是在高光谱图像的像素级地物分类中,由于样本输入尺寸的影响导致深度学习的层数受限,不能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中的深度特征,为此提出基于残差网络特征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原始高光谱图像中的第一主成分,利用残差网络有效提取地物空谱特征;再通过反卷积算法实现特征图的扩充,将反卷积后不同维度的特征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中的深度特征信息,进一步提升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对"珠海一号"卫星拍摄的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两个区域进行地物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高光谱图像分类中深度特征提取不足的问题,获得了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7.
杨星  池越  周亚同  王杨 《遥感学报》2023,(11):2565-2578
在过去几年里,卷积神经网络已经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高光谱图像的高维性和卷积神经网络对所有波段的平等处理,限制了这些方法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光谱空间注意力双边网络SSABN (Spectral-Spatial Attention Bilateral Network),直接将原始图像3D块作为输入数据,而不需要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光谱空间注意力模块从原始数据中增强有用波段,抑制无效波段。然后,设计双边网络两条路径。其中,空间路径用于提取空间信息,上下文路径用于提供更大的感受野,并通过特征融合模块有效的结合特征。实验结果表明,SSABN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取得了更高的分类精度,同时有效的减少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地提取和融合不同模态的特征是高光谱图像和激光雷达数据联合分类的关键。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其在高光谱图像和激光雷达数据联合分类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大多基于监督学习的模式,分类性能依赖标注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间匹配学习的联合分类方法,充分利用未标注样本的信息,减少对标注信息的依赖性。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通过高光谱图像和激光雷达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和KMeans聚类算法,构造模态匹配标签。然后,利用该标签训练含有多个卷积层的匹配学习网络。该网络由两个并行分支构成,每个分支负责提取单个模态的特征。最后,以该网络为基础,构造高光谱图像和激光雷达数据联合分类模型。该模型的参数由匹配学习网络进行初始化,因而只需要少量标注样本进行微调即可达到理想的分类效果。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Houston和MUUFL两个常用的高光谱图像和激光雷达数据联合分类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分类模型相比,本文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遥感图像类内差异性大、类间相似性高引起遥感图像分类不准确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50(ResNet50)结合改进双重注意力机制方法。该方法先对双重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然后对ResNet50结构进行调整;再将改进的双重注意力机制结合调整后的ResNet50在常用基准航空影像数据上进行实验,并与ResNet50进行对比实验。最后,通过ResNet50、ResNet50+Attention、调整ResNet50+Attention、该文模型进行消融实验,验证该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与ResNet50相比,在分类精度上和召回率上分别提高了3.83%和4.02%。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光谱图像分类数据冗余度高,计算效率低下,且易丢失光谱信息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谱信息通过多尺度样本熵提取图像特征的方法。先描述多尺度样本熵计算过程,并对参数进行分析,选取最优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尺度样本熵曲线变化规律,设计最优多尺度样本熵特征选择方法。将选取的最优多尺度样本熵特征矢量代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实现高光谱图像分类。将该文算法与深度特征融合网络(DFFN)算法和基于自适应波段选择(ABS)算法在PaviaU图像和Indian Pines图像上进行对比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定量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两组高光谱图像,该文算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分别达到了98.64%和96.49%,明显高于两种对比算法,同时在时间效率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光谱影像非线性分类问题,根据高光谱影像光谱分辨率高且光谱具有非线性的特点,结合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降噪自动编码器(DAE)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降噪自动编码器与SOFTMAX分类器,构造深层网络分类模型;然后,利用加噪后的光谱数据,采用Dropout方法对分类模型进行预训练和微调;最后,利用训练得到的网络模型学习高光谱影像光谱的隐含特征,实现高光谱影像的分类。采用该方法对AVIRIS和PHI的高光谱影像分别进行分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高光谱影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卫星影像难以获取大坡度地质露头数据、传统分类方法无法有效利用影像信息导致地质露头剖面岩性分类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野外大坡度地质露头数据,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混合特征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与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采集地质露头数据的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多尺度混合特征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中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实现了大坡度地质露头岩性的高精度分类。以云台山地质公园某露头为例,本文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可达89.91%,Kappa系数可达0.85,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SVM和MLC精度提高接近15%,相比于Inception V3和ResNet18总体分类精度提高约10%,相比于Hybrid CNN总体分类精度提高1.5%。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载及卫星平台面向地面实施反射率光谱信息采集,高光谱图像可捕获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相邻窄带,为土地利用提供丰富的判别性信息。因此,同可见光及多光谱图像相比,高光谱图像可以揭示更为精细的光谱特性,有助于实现更为准确的材质及地类识别。然而,现有分析方法大多过度关注其光谱特性,忽略了高光谱输入源的形态及空间性信息利用。在复杂对象分类任务中,针对细粒度类别(如森林树种)的类边界挖掘,形态结构差异性的捕获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形态结构利用的重要性,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特征提取器。在此基础上,针对细粒度树种分类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空间信息聚合网络MS-NET。本文方法将形态学算子与可训练的结构元素有效结合,有助于获取输入数据的特异性形态表征,提升最终分类精度。将本文方法在两组树种分类数据集中开展分类效果验证,相关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较其他类型分类器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光谱相似性测度用来衡量像元光谱的相似程度,是高光谱影像光谱匹配分类的重要工具之一,一般通过设置阈值判断像元光谱和参考光谱是否相似来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转换的高光谱影像自适应分类方法,实现了各种光谱相似性特征和分类器相结合的一种自适应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SVM方法,分类的总体精度更高,还可以避免部分传统光谱匹配分类方法中需要专家经验确定分类阈值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光谱影像利用流形学习降维和分类器分类时往往忽略了影像本身的空间特征,这将严重制约最终的分类精度。因此,本文以拉普拉斯特征映射和k-近邻分类器为例,提出了自适应加权综合核距离来同时改进流形学习方法和分类器方法,目的在于改善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结果。自适应加权综合核距离同时考虑高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且能够针对每个像素点自动估算空间邻域来描述空间特征。通过Indian和PaviaU两个数据集来分析和验证本文提出的组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策略得到的分类结果明显优于常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降维和常规k-近邻分类的组合策略,能够得到更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遥感影像地物分类多注意力融和U型网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对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的过程中,由于影像中的地物尺寸和光谱特征差异较大、待分类目标背景环境复杂等问题,经典影像分类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分类结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鉴U型卷积神经网络多层次特征融和的思想,提出了多注意力融和U型网络(MAFU-Net)。该网络利用注意力模块提取和处理不同层次的语义信息,强化不同位置像素和不同特征图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高网络在复杂背景条件下的分类性能。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网络在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中的效果,分别在ISPRS上的Vaihingen数据集以及北京、河南两地区高分二号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并与目前主流的语义分割网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网络,本文提出的MAFU-Net在不同特点的数据集上均可以得到最佳的地物分类结果。同时,该网络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低、参数量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本文充分利用特征可视化手段进行MAFU-Net和其他网络的分类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多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深层次原理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无法准确解释特定网络为何在某种数据集中会失效。这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更加高级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和量化准则来对特定深度学习模型及网络性能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对更加高级的模型结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梁雪剑  张晔  张钧萍 《遥感学报》2021,25(11):2283-2302
深度学习在高光谱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应用不断深入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达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目前的分类模型多利用高光谱的图谱特征,但对光谱的诊断性特征及先验信息利用不足,对空谱特征提取过程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因而导致分类类别即类内分类不够精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多标签数据为输入的共生神经网络模型,在高光谱图谱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融合光谱诊断特征,实现相对含水量反演及精细分类。首先,通过构建一种新的红边斜率光谱指数实现高光谱图像相对含水量的表征,利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分级算法完成相对含水量反演并建立对应的等级标签,与地物种类标签共同构成多标签高光谱数据集。然后,构建共生神经网络架构及内部变维特征提取模块,利用多标签数据提取高光谱图像中空间、光谱和相对含水量的融合特征,提高深度模型对不同含水量地物的区分能力和对所提取特征的协同表达能力,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与计算量,完成基于多标签数据集的相对含水量反演引导分类的过程,在扩大传统类间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类内距离,从而实现高光谱图像的精细分类。最后,使用实验室采集数据和4个公开的高光谱数据集Lopex、Indian Pines、Pavia University和Salinas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红边斜率光谱指数可以有效表征地物的相对含水量信息;相对含水量反演引导的分类模型对类内分类精度有较明显的提升,对总体分类结果有一定的改善;与其他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分类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提高了深度分类模型的分类性能和精细程度,实现了精细分类。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光谱影像分类的半监督阶梯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半监督阶梯网络用于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以解决小样本条件下基于堆栈式自编码器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首先,该网络以堆栈式自编码器为基础,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增加横向连接参数构建阶梯网络,以使网络适合半监督分类;然后将无监督损失函数与有监督损失函数之和作为最终优化的目标函数,采用半监督的方式对整个网络进行训练。为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提取局部二值模式纹理特征进行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半监督阶梯网络能够较好地解决高光谱影像分类小样本问题;且LBP纹理特征能够有效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9.
高效稳定的深度学习分类器有助于提升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标量式神经元特征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建模特征之间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考虑数据图谱合一特性的端到端高光谱胶囊网络(H-CapsNet)。H-CapsNet主体由编码器(卷积层、PrimaryCaps层及DigitCats层)和解码器(全连接层)组成,通过在网络输入端嵌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以此增强模型对空谱特征的抓取和识别,进而提升网络对特征的聚焦和表达能力。以资源一号02D卫星获取的张家港高光谱影像及公共数据集University of Pavia和University of Houston影像为例进行试验,将H-CapsNet网络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多个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3景不同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上,H-CapsNet分类网络均取得了最优的分类效果,总体精度相较于其他方法分别提升了2.36%~7.67%、0.16%~11.8%和1.75%~15.58%。H-CapsNet网络对小像素邻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当图像块尺寸有限时,仍可以取得相对理想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20.
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波段光谱特征是各类地物内在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映,在对不同地物进行分类与识别时具有巨大潜能,但由于其波段多造成的信息冗余,需要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有效降维,以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准确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判别局部片排列的流形学习算法(DLA)对Hypersion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通过对局部样本数据进行流形学习框架内的优化训练,将原始光谱特征空间转换为低维的最优判别流形子空间,然后在该子空间内利用最大似然分类器对Hypersion影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分类,并与主成分分析(PCA)、原始光谱特征(spectral)降维方法的分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LA能够有效提高高光谱数据的分类准确度,对不同树种分类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