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航行中舵主要受到推进器产生的水流压力和转舵扭矩的作用。舵的负载主要是水动力负载,水动力负载指转舵时作用在舵叶上的水动力对舵杆轴线所产生的力矩。与舵型,船舶航行速度,转舵角度等因素有关,是舵机的主要负载。本文通过对一例悬挂式平衡舵由于舵承内轴承损坏而引起的卡舵和舵杆下沉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2010年7月建造的某海洋救助船,双车双舵,舵机型号为SR722 FCP,液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为9.1 MPa,最大转舵扭矩为200 kN·m,机械限位角2×47°,转舵时间(+30°~-35°)为22 s(单泵运行)和11 s(双泵运行)。配套的油泵电动机功率为11 kW,由丹佛斯FC 300型变频器控制。2台舵机由电控实现同步运行或各自单独运行。舵机配套国产东舟悬挂式襟翼舵,舵叶与舵杆由襟翼舵厂家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某货船舵系的缺陷。提出了校正舵杆及更换衬套的修理方案,介绍了具体的修理工艺,并对舵承间隙及转舵进行了测量和试验,所得参数正常,满足了船级社规范要求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中油海226"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左舵中舵杆卡死现象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最后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船》2019,(1):9-12
针对船舶修理时舵杆和舵叶未采用合适的安装工艺过程易造成部件损坏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某船半平衡悬挂舵系安装工艺过程,论述了其中某些零件不同的安装方式对舵系安装的影响,得出了最终结论,为此类舵杆和舵叶的安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庆240”是1975年由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本次厂修舵机液压系统完工试船情况如下:(1)船静止对舵时,左右舵机运转正常,满舵时间在规范内;(2)试航中发现,操左舵从20°至左满舵时,转舵很慢;(3)主辅泵压力偏高,空转时辅泵压力达2.5MPa,油缸内压力1.2MPa。操舵时瞬时压力有所下降,两部舵机(应为机组)压力一样;(4)满舵后倒船的方向与原来相反。  相似文献   

7.
P18M1型电动液压舵机可用在各种类型和各种用途的海船上。该舵机为四缸柱塞型,装有变排量油泵,并有电动控制系统,以便由遥控台远距离操纵和舵机舱手动应急操纵。在最大转舵角35°以及液压缸压力降为16兆帕时额定舵杆扭矩是980千牛顿米。在一台泵工作时,全速正车,舵从一舷35°转到另一舷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某散货船于2013年某日出厂,3个月后船舶所有人报告舵机异常,操舵指令发出后,船首向不跟随作相应变化。当舵角打到0°时船舶实际情况为完全向左,要保持正前方行驶,必须要右满舵,检查舵机舵角连接部件没有松脱,在舵杆空隔舱里检查舵杆,未发现舵杆及其上面的包覆层有异常情况。根  相似文献   

9.
对高新产品舵系中的舵杆、舵叶、舵叶下轴承衬套等各关键零部件的机械加工难点、机加工工艺流程、整体预组装、过程控制体系等进行了论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船尾舵自唐代问世以来根据使用的特点和要求,在技术上不断发展取得诸多颇具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如平衡舵、升降舵、勒肚索和开孔舵等新技术。一、平衡舵船舵以舵杆为分界线,若舵叶面全部在舵杆之后的称为不平衡舵;若有一小部分舵叶面移到舵杆前面就成了平衡舵,正因为平衡舵的舵杆前也有一块舵叶面,对水压力能起一定的平衡作用,这样就能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舵叶、舵杆的各项性能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某型集装箱船,对舵叶所受舵力进行计算,并对其在舵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舵叶与舵杆结构的间隙进行校核,并计算舵杆在温度影响下的位移情况。研究表明: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舵叶与舵杆配合处,温度对舵杆的位移有较大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舵叶与舵杆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船舶操舵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负载特性,舵机必须保证舵杆上所产生的扭矩是随着转舵角的增长而加大,并保证在小转角α∈(0;10~15°)时提高转舵角速度,随后在大转舵角α∈(10~15;35°)时降低转舵角.速度在这方面,柱塞式舵机的结构最为合理.该种舵机的主要特性(由泵动力装置所引起的压力、所需功率、在泵瞬间全流量以及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50500DWT化学品/成品油轮系列船的舵系基本情况,并结合现场建造、试航及交船后出现的相关问题,对舵杆下轴套、下舵承衬套及舵叶止跳块间隙等进行了改进,以期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徐建豪 《世界海运》2009,32(4):60-61
舵是由桨演变而来的。早期的船是用装在船尾的桨来控制航向的,后来将桨固定在船尾中线处,成为可转动的专用舵,用以改变和保持船舶航向。舵系统主要由舵叶、舵杆、舵机等部分组成,航行时,通过舵机转动舵叶,使水流在舵叶上产生横向作用力,为船舶提供回转力矩,从而使船舶保持航向或回转。  相似文献   

15.
<正>0 引言舵机是保障船舶正常航行的关键设备之一,舵机工况是否良好对船舶的安全营运有直接影响。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要求,船舶主操舵装置和舵杆应具有足够大的强度,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最大营运前进航速时操舵,使舵自任一舷的35°转至另一舷的35°,且于相同条件下自一舷的35°转至另一舷的30°所需时间不超过28 s[1]。笔者管理的2艘新船的舵机都为HATLAPA R4LG舵机,近期均出现舵机转舵速度慢的故障。笔者分析  相似文献   

16.
MD3舵三分力仪是为测定船模舵力的三个分量(法向力、切向力和舵杆力矩)而设计的,它主要用于无线电遥控自航模型试验,但同样适用于单独舵和拘束模型船后舵情况。 对NACA0018舵拖曳水池敞水试验和一艘货船模型操纵试验结果表明,仪器的性能是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7.
前置预旋导轮(pre-shroudedvanes)是一种安装在船体尾部的桨前节能装置,用来整流和增加预旋,以提高推进效率。论文以某单桨、单舵散货船为对象,在压载吃水状态和不同的舵角δ下,开展导轮对螺旋桨和舵性能影响的自航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安装导轮对舵的性能总体来说是有利的,尤其是当舵角δ 15°时可有效减小舵杆上的扭矩,而对舵侧向力影响有限,不影响操纵性;导轮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船舶舵设备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船舶舵设备设计中的计算工况、应力计算方法、材料性能、结构尺寸和强度裕度等不确定因素,开展舵设备可靠性设计。结合传统设计方法给出舵设备可靠性设计流程,建立舵系统可靠性模型,提出舵设备可靠性指标确定与分配方法。以舵杆为例进行可靠性设计,获得给定可靠性指标下的舵杆尺寸,并进行随机变量分散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舵杆直径和材料强度的分散性对舵杆失效概率影响非常大,设计和加工时应予以重视。最后对多支撑式不平衡舵的舵销结构提出破损安全可靠性分析方法,并进行算例分析。本文可为高可靠性的舵设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试验台试验是舵机制造的最后阶段。试验台试验的任务应是在最接近操作工况的条件下,考核舵机的承载能力。试验台借助于加载设备模拟舵机的工作负载。这种加载设备不仅能精确模拟舵机的工况,还应保证试验过程中能耗最小。在图1中,虚线表示由于水动力作用,舵杆上的力矩(M_m)与舵角(α)的标准函数关系,而实线则是考虑了舵杆轴承损耗后的力矩与舵角间的相互关系。图1a是表示普通舵和半平衡舵(M_m)与(α)的关系,而图1σ是表示平衡舵和主动舵的(M_m)与(α)的关系。箭头方向表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某轮在试航期间主机处于高转速时出现的转舵卡阻现象,运用故障分析计算和风洞试验,分析了导致该故障的原因,最终给出并阐述了解决该轮转舵卡阻现象的解决方案。对同类型船舶舵系的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并对日后CCS规范的修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