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的临床和内分泌代谢特征。方法将180例PCOS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成两组:肥胖型PCOS患者(BMI〉25ks/m2)和正常体重型PCOS患者(BMI≤25ks/m2)。每位患者都进行高雄激素血症检查,并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卵泡刺激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和睾酮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例PCOS患者中,有85例超重肥胖女性(47.2%)和95例体重正常的女性(52.8%)。与非肥胖型PCOS患者相比,肥胖型PCOS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和月经紊乱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型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和黑棘皮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并且代谢和性激素的平均水平也偏高。结论超重和肥胖型PCOS患者的月经初潮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和月经紊乱比例较大。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SH、LH和睾酮水平高的患者更易发生雄激素过多症和黑棘皮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PCOS患者80例,包括IR组患者43例和非IR组患者37例,另取因输卵管或男性原因不育而月经规律、内分泌激素正常的对照组患者30例,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 FS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检验...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特征。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87例(PCOS组),其中52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或腰臀比(WHR)≥0.85者为肥胖组(OB-PCOS);35例BMI〈25 kg/m2,WHR〈0.85者为非肥胖组(NOB-PCOS)。正常对照组102例,为月经正常的中学生,同样分为肥胖组(OB-CON)22例,非肥胖组(NOB-CON)8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指数(HOMA-IR)、空腹血糖、血脂,测定人BMI及WHR,记录月经史。结果:对照组初潮年龄为(13.0±1.3)岁,96%在初潮后2年内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初潮年龄为(12.0±1.5)岁,86%的患者在2年内未能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血清T、LH、PRL、LH/FSH比值、空腹FINS、HOMA-IR、TC、TG及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OB-PCOS组高于NOB-PCOS(P〈0.05)。96.3%PCOS患者卵巢超声提示多囊样改变。结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为肥胖,月经初潮提前及持续月经不调,存在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性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于鹿特丹标准诊断的中国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月经类型的临床资料及内分泌代谢指标,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符合鹿特丹标准的2100例PCOS患者按闭经、月经稀发、月经规律进行分组,分别进行代谢及内分泌等指标的比较.结果 (1)闭经组多毛、多囊卵巢发生率均高于月经稀发组(P<0.01).(2)闭经组的血清搞睾酮最高,月经稀发组最低(P<0.01);黄体生成素(LH)在闭经组最高(P<0.01),在月经稀发组和月经规律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在月经规律组增高明显(P<0.01).(3)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在闭经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符合鹿特丹标准的不同月经类型的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代谢、内分泌特点,对于不同月经类型PCOS患者的治疗也应该个体化.  相似文献   

5.
王丽萍  方春霞  蔡文伟  刘霞 《浙江医学》2016,38(16):1354-1357,1372
目的比较BMI正常与否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差异,分析AMH水平与患者内分泌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9例PCOS患者按BMI正常与否分为肥胖组(BMI≥25,77例)和正常体重组(BMI<25,132例)。测定患者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TC、TG和LDL-C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患者AMH水平差异,并分析AMH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患者AMH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8.92±4.70)ng/mlvs(10.99±5.40)ng/ml,P<0.05],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RM-IR、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均P<0.05),LH、LH/FSH均低于正常体重组(均P<0.05)。总PCOS组患者AMH水平与患者BMI、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呈负相关,与LH、LH/FSH呈正相关,与睾酮不相关。肥胖组患者AMH水平与各临床指标均不相关,正常体重组患者AMH水平与LH/FSH、睾酮水平呈正相关。当控制BMI因素后,总PCOS组患者AMH水平与LH/FSH及睾酮水平呈正相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HORM-IR不相关。结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可能使PCOS患者AMH水平降低;当控制BMI因素后,PCOS患者AMH水平与睾酮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及HOMA-IR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确诊的122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同时选取110例正常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PCOS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胰岛素抵抗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93)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29),根据是否发生骨代谢异常分为骨代谢异常组(n=73)和非骨代谢异常组(n=49)。统计PCOS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空腹血糖(FBG)、血清钙、甲状旁腺素(iPTH),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earson相关性分析PCO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25(OH)D低于对照组,FINS、HOMA-IR、血清钙及iPTH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内,胰岛素抵抗组患者血清25(OH)D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血清钙及iPTH水平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骨代谢异常组患者血清25(OH)D低于非骨代谢异常组,血清FINS水平及HOMA-IR高于非骨代谢异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FINS、HOMA-IR、血清钙、iPTH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骨代谢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青春期PCOS组患者30例,育龄期PCOS组患者30例,月经正常青春期女性30例。进行身体测量、生殖内分泌激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作各项指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FINS、HOMA-IR、FAI与BMI、WHR正相关。FAI与FINS、HOMA-IR正相关。Logistic分析,青春期WHR是IR的独立危险因素。青春期PCOS组1、2、3 h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月经正常组(P<0.01),其空腹胰岛素和1 h血糖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春期PCOS组2、3 h血糖高于月经正常组(P<0.01)。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与正常青春期女性存在差异,是PCOS早期发病的关键环节。青春期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体重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例PCOS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PCOS组(PCOS Ⅰ组,BMI<24 kg/m2)31例与超重/肥胖PCOS组(P-COS Ⅱ组,BMI≥24 kg/m2)22例,同时选取BMI正常的非PCOS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①PCOS Ⅰ组FINS、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HOMA-I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PCOS Ⅱ组FINS水平和HOMA-IR值高于PCOS Ⅰ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LH水平和BMI与HOMA-IR值显著相关,但前两者与HOMA-IR不存在交互影响(均 P>0.05);IR在PCOS患者中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BMI正常的PCOS患者存在IR;肥胖可加重PCOS的高胰岛素血症和IR;IR为PCOS发病的独立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分泌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10-01/2012-10月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妇产科门诊的青春期PCOS患者50例,记录其身高、体质量、月经情况,完善盆腔超声检查,检测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是否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睾酮升高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 1青春期PCOS患者中月经稀发或闭经的发生率达90%;至少一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者占90%;肥胖、胰岛素抵抗、高睾酮的发生率分别为36%,30%,20%;糖耐量减低患者7例(14%),血脂代谢异常患者2例(4%)。2肥胖组较非肥胖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OGTT2h血糖均显著升高,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the ratio of luteinizing hormone and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LH/FSH)、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则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组较非胰岛素抵抗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INS、TG、LDL、OGTT2h血糖均显著升高,而HDL则显著降低;高睾酮组较非高睾酮组IR、OGTT2h血糖均显著升高。结论月经失调是青春期PCO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糖脂代谢障碍,肥胖、高睾酮是加重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高危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是影响脂代谢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S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PCOS患者50例,选择体检正常的妇女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下各项性激素、空腹及糖负荷后各个时点胰岛素水平。结果PCOS患者血清中胰岛素值和睾酮(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