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帝人公司和武藏野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出以L乳酸和其光学异构体D乳酸为原料生产出熔点比聚乳酸(L乳酸的聚合物)还高40℃的新型生物塑料。该塑料由于具有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相同的耐热性、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还高的透明性,因此期待它能作为替代这些通用聚合物材料而利用。两公司已经达成共同开发的协议,决定以工业化为目的进行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2.
日本聚合塑料公司和WinTech聚合物公司(聚合塑料公司拥有60%股份,Teijin公司拥有40%股份)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该公司将在2006年初将该产品作为下一代阻燃PBT而投放市场,该产品可以满足优良的安全和环境特性的全球标准。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PP)是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但低温脆性和缺口敏感性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剑麻纤维(SF)在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采用SF增强PP能有效地提高PP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降解是油井出聚的内在原因,聚合物降解主要由物理因素(热,光、剪切等)和化学因素(水解,氧化,微生物酶解等)造成的。注聚区地层存在高渗透带,大孔道,开发井网及生产参数不适合,是油井出聚的外因,控制油井出聚浓度,防止油井窜聚,对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有重要意义,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并使其粘度值在地层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在注聚开发方案编制时注重对段塞的保护,在段塞不稳定区域实施油井堵聚水井调剖相结合的工艺是控制油井出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聚对苯二甲酸亚丙基酯将工业生产Eur.Chem.News,63[1671],30(1995)Shell化学公司计划工业化一种新型的聚合物一一聚对苯二甲酸亚丙基酯。据称,新产品兼备有聚酯和尼龙的最佳性能。在保证低成本生产亚丙基二醇技术突破后,这种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用异步法合成了3种以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珠状树脂为第一网络、以主链为聚硫醚侧链为多乙烯多胺的交联聚合物为第二网络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型螯合树脂。研究了这类树脂的吸附性能及其在分离、回收铂和铼的作用。这类IPN型树脂在吸附和解吸速度方面,其性能明显优于相应的凝胶型树脂。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聚1-丁烯是一种线型结构的等规聚合物,立构规整度高于97%,结晶度50%-55%,是一种结晶性塑料。  相似文献   

8.
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共混聚合物水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一类以烷基(C12-C16)烯丙基卤化胺为疏水单体的阳离子型丙烯酰胺疏水缔合聚合物及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共混的共混聚合物。比较了这类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共混聚合物、聚丙烯酰胺3种聚合物分别用于油田三次采油时的增粘性、抗温抗盐性能、粘附性、对石英砂的吸附情况和聚合物溶液的老化稳定性。这类水溶液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共混聚合物的增粘效果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相比有很大提高,但随着水的矿化度增加,溶液的粘度下降很快。研究认为这类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共混聚合物经改进后有希望作为油田三次采油的新型驱油剂。  相似文献   

9.
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M(丙烯酰胺)、AA(丙烯酸)和疏水单体HB-18合成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对其溶液性质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了无机盐对该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具有明显的缔合行为和增黏效果,并具有比HPAM更好的抗温抗盐作用;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二价离子Ca^2+、Mg^2+对溶液性质的影响非常大。指出,在合成疏水缔合聚合物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层矿化条件采用不同的分子结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溶液的配制过程应该灵活多变,以使溶液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物乙醇用于生产绿色聚合物原料正在脱颖而出,德国瓦克(Wacker)化学公司正在努力采用完全可持续的路线生产基于醋酸乙烯单体(VAM)的聚合物。酯酸乙烯单体(VAM)是制取聚醋酸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前身物,聚醋酸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用于生产分散聚合物粉末,而VAM通常由醋酸及蒸汽裂解衍生的乙烯反应制得。瓦克正在开发采用乙醇生产醋酸和乙烯的替代路径,理想情况是来自纤维素衍生的生物乙醇作为可再生原料将很快在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渗透气化脱硫膜材料脱硫性能的决定因素,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了典型汽油组分(噻吩、正庚烷、环己烷、环己烯和甲苯)在乙基纤维素(EC)、聚乙二醇(PEG)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扩散过程,绘制小分子在聚合物中扩散轨迹并分析了其扩散方式。计算求得不同分子在不同膜材料中的扩散速率。通过分析扩散分子与聚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能、扩散分子三维尺寸、聚合物自由体积和聚合物链段运动对分子扩散速率的影响,考察了分子在聚合物中的微观扩散机理。结果表明,在3种膜材料中噻吩的扩散速率均大于其余4组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扩散分子与聚合物相互作用是噻吩类硫化物在脱硫膜材料中优先扩散的决定因素,且其余3种因素相互协同同样影响着其在聚合物中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2.
巴西石化公司Braskem公司称,该公司已经生产出第一批中试规模的“绿色”聚丙烯(PP)聚合物样品,这些聚合物是来自其先前宣布的甘蔗制乙醇生物塑料技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主链中含有C、O、S、N原子的芳香族聚合物及其杂环聚合物如聚醚、聚磺酸盐、聚砜、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化学安定性,其热蠕变性远高于塑料。这种聚合物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耐药品性、阻燃性、耐热性都比较好。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种芳香族聚合物的主链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导电性的聚合物。芳香族聚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  相似文献   

14.
聚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性质及形态与所用溶剂有很大的关系,聚合物在不同矿化度的盐水中其分子形态伸展程度不一样,其在溶液中分子尺寸(水动力学半径)也会发生很大改变。通过对抗温抗盐聚合物(KYHPAM-2)和普通HPAM(MO-4000)在不同矿化度的盐水中配成溶液,让其在恒定压力(0.2MPa)下经过不同孔径滤膜后测定其滤液浓度、粘度、流速等的研究,结果发现聚合物在不同矿化度下水化分子尺寸变化很大,其中MO-4000变化程度远远大于KYHPAM-2。同时进一步证实KYHPAM-2具有优于MO-4000的抗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15.
BASF公司正期待利用对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需求激增的机会,通过将其第一例由可再生原料制得的塑料投放市场而获利。Eeovio由谷物衍生的PLA(聚乳酸)和BASF公司现有的可生物降解塑料Ecoflex(衍生于石化产品)相结合而制得。第一例Ecovio LBX8145牌号含有45%(按重量计)的PLA,它与Ecoflex化学结合。  相似文献   

16.
白56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56井完钻井深4650m,是白庙区块第一口超过4500m的深井,上部地层(3300m以上)采用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体系,中深井地层(3300-4498m)采用聚磺钾盐钻井液体系,下部地层小井眼采用聚磺正电胶钻井液体系。现场使用表明,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具有独特的流变性,抑帛性和较强的防塌能力,聚磺钾盐钻井液具有防塌性能好,抗高温能力强,聚磺正电胶钻井液具有低粘高切特性,降低井眼环空压力损耗,满足了白56井各井段钻井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降黏剂在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2种聚合物降黏剂(P-OVR-1,P-OVR-3)的基本性能和乳化降黏性能,深入研究了HPAM,P-OVR-1,P-OVR-3溶液的表观黏度和活性在驱替过程中对提高采收率所做的贡献。结果表明:P-OVR-1和P-OVR-3具有很好的乳化降黏性能,主要通过乳化分散原油,其形成乳状液的粒径越小,降黏效果越好。在P-OVR-1和P-OVR-3的水相增黏、油相乳化降黏作用下,大孔和小孔的采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P-OVR-3驱替后大孔、小孔的采收率提高值分别为8.48%和9.59%。小孔中的剩余油主要依靠聚合物降黏剂溶液的黏弹性采出,在大孔中,主要依靠聚合物降黏剂溶液的高活性,降低毛管压力、黏附力和内聚力等,实现柱状残余油和油膜的高效驱替。  相似文献   

18.
聚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单体的聚合产物,结合了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质(结构多样性、可调溶解性、化学/热稳定性、导电性等)和聚合物的优良性能,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聚离子液体的研究重点正在向生物医药领域转移,并为生物医药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从分离蛋白质、抗菌、药物递送三个方面综述了聚离子液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指出将聚离子液体与其他新兴的材料(如共价有机骨架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结合使用,能获得结构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以解决更多生命科学和制药领域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首次使用可再生资源和二氧化碳(CO2)作为原料生产塑料的方法。据称,到目前为止,使用CO2作为一种原料已经生产出过去使用石油衍生物如环氧丙烷或环己烯化氧生产的聚合物。该新型聚合物——一种具有R-苧烯化氧(LO)和CO2交替的单体共聚物,被称为聚芋烯碳酸酯(PLC)——具有许多聚苯乙烯的特性,以及可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人公司和武藏野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出熔点21012的耐热性生物塑料。该产品比一般的聚乳酸生物塑料的熔点高40℃,它除了可代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外,还能做到现有生物纤维所做不到的与尼龙粘合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