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络磺钠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和金属螫合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络磺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加入0.1%甲硫氨酸和0.005%依地酸钙钠,调pH值在4.5~6.5,加入0.05%的活性炭,115℃热压灭菌30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
丁伟  黄顺旺  许龙  曹明成 《安徽医药》2007,11(11):973-974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魏酸钠的含量,用HPLC法检测有关物质。结果加入0.1%甲硫氨酸,调pH值在4.0~6.0,加入0.1%的活性炭,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
卡络磺钠葡萄糖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卡络磺钠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和金属螯合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络磺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加入0.1%甲硫氨酸和0.005%依地酸钙钠,调pH值在4.5~5.5,加入0.05%的活性炭,115℃热压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化替硝唑生产工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用正交试验优选法,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初配液的pH值、初配液浓度、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几个因素对其成品质量的影响。结果采用活性炭用量为0.5%,初配液pH值为4.5,初配液浓度为50%,灭菌温度为110℃,灭菌时间为50min为最佳配制工艺条件,成品合格率和澄明度均提高。结论正交试验优选法是替硝唑注射液成品质量生产工艺中考察活性炭用量、初配液的pH值、初配液浓度、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等因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刚  凌林 《安徽医药》2005,9(5):331-332
目的研究左旋卡尼汀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活性炭用量、pH值、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考察制剂稳定性.用HPLC法检测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制备工艺采用浓配法,加入0.1%的活性炭,调pH值在5.5~6.5,115℃热压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生产.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萘氢醌二磷酸酯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用量、pH值,灭菌条件进行筛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萘氢醌二磷酸酯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加入0.4%抗氧剂,药液pH值调为7.0~8.0,105℃热压灭菌30分钟,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处方工艺合理,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缓冲剂和稳定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等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加入10%盐酸艾司洛尔和0.71%磷酸二氢钠,1.7%磷酸氢二钠,0.9%氯化钠,调pH值在4.5-5.5,加入0.1%的活性炭,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8.
凌密霞 《海峡药学》2010,22(6):33-34
目的研究大输液木糖醇注射液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研究活性炭、pH值和灭菌条件等对木糖醇注射液质量的影响;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木糖醇注射液的含量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结果木糖醇注射液加入0.1%活性炭,pH值在4.5~7.5,115℃热压灭菌30min F0≥8,质量符合药典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增加棓丙酯氧化钠注射液稳定性和用药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制备工艺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加入亚硫酸氢钠和依地酸钙钠防止棓丙酯被氧化和与金属离子发生呈色反应,用盐酸调pH3.0~5.0,活性炭用量为配液量的0.02%(g·ml-1),采用115℃是热蒸汽灭菌30min。结果:经上述条件生产的掊丙酯氯化钠注射液经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稳定性考察试验到目前为止各项指标均合格。结论:以亚硫酸氢钠和依地酸钙钠为抗氧剂和金属络合剂,盐酸调pH3.0~5.0,活性炭用量为0.02%(g.ml-1),灭菌温度为115℃是热蒸汽灭菌30min,作为棓丙酯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条件是可行的,产品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何用忠 《中国药业》2006,15(18):39-39
目的考察活性炭对替硝唑注射液制备的影响。方法制备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活性炭,测定其含量及pH值。结果活性炭对pH值无显著影响(F0.05〉F),对替硝唑含量有极显著影响(F〉F0.01)。结论活性炭的最佳用量为0.02%~0.04%。  相似文献   

11.
宗永斌  周自桂  金春  秦勇 《中国药师》2011,14(7):1010-101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液,分别于避光(输液瓶用铝箔包裹)与不避光条件室温(25℃)放置0,2,4,6,8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结果:避光条件下,在0~6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8h时有关物质增加;在不避光条件下,O-2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4h时有关物质明显增加。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避光条件下6h、不避光奈件下2h内使用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水德  梁勇 《中国药师》2002,5(5):279-280
目的:考察活性炭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工艺过程对氟罗沙星含量和成品pH值的影响。方法:于注射液中加入不同量的活性炭,75℃水浴恒温30 min后滤过,测氟罗沙星和葡萄糖含量;于不同pH值的注射液以及于不同的水浴温度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同法操作,测氟罗沙星含量和pH值。结果:随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注射液中氟罗沙星含量明显降低,而葡萄糖含量不受影响。当注射液的pH值在3.2~5.0时,活性炭对氟罗沙星吸附相对较少,对注射液的pH值影响不大;而pH值在6.0~7.0时降低明显,水浴温度对活性炭的吸附影响不大。结论:在实际生产中,活性炭用量宜控制在0.025%左右,pH值宜控制在3.5~5.5之间。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量活性炭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pH时活性炭对注射液中替硝唑含量及pH值的影响。方法:注射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活性炭在80℃水浴恒温30min后过滤,测替硝唑、葡萄糖含量。调整注射液为不同pH值,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同法操作,测替硝唑含量和pH值。结果:随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注射液中替硝唑的含量明显降低,而葡萄糖的含量不受影响;pH值为4.0~5.0时,活性炭对替硝唑吸附相对较少,活性炭的加入注射液的pH值有所升高,当pH在4.0~5.0时影响不大,而pH在6.0~7.0时升高明显。结论: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要根据活性炭的加入量酌情增大替硝唑的投入量;在不增加投入量的情况下,活性炭的用量宜控制在0.05%左右,pH值宜控制在4.0~5.0之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制备过程中相关因素对其质量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方法对pH值、药用炭加入量、配制时间、灭菌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检查有关物质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实验考察数据,得出生产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控制配制pH值在4.0~4.5,药用炭使用量定为0.01%,放置时间不超过10 h。结论优化后的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工艺可行,质量可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选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求  张美祥 《中国药房》2005,16(19):1463-1464
目的:优选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L16(45)正交表进行试验,考察pH值、加炭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4因素对乳酸左氧氟沙星含量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H=4.2~4.8、加炭量0.1%、加热温度50℃、加热时间10min。结论:按该工艺制备的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普罗宁注射液中硫普罗宁的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水(磷酸调节pH为2.2)-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硫普罗宁在27.01~432.16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1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硫普罗宁注射液中硫普罗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注射液中间品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影响葡萄糖注射液pH 值、含量和5—HMF 的质量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除灭菌温度外还与生产过程中pH 值调节范围和活性炭的用量有关。并拟订了中间品质量控制标准及达标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