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接受2个疗程以上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以上的化疗。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43~87岁,中位年龄66岁。9例患者诊断尿路上皮癌时即合并转移,余41例患者从诊断尿路上皮癌至确定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7.0个月。对患者的总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变量,再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0例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7.2个月,1年生存率为68.0%,2年生存率为24.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接受2个疗程以上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生存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骨转移(HR2.384,95%CI1.178~4.824,P=0.016)、ECOG评分≥2(HR5.488,95%CI 2.249~13.395,P0.001)、化疗疗程5(HR2.498,95%CI1.033~6.040,P=0.042)。结论对于接受2个疗程以上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骨转移、ECOG评分≥2、化疗疗程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风险[T_3/T_4(N_0/N_+)]膀胱尿路上皮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高风险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1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36例直接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率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新辅助化疗对总生存率(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影响。结果:本研究67例患者随访2~60个月,平均(27.1±17.8)个月。研究组术后病理分期降低者18例,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1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58(33.62~82.38)个月,OS和CSS分别为36%和43%。对照组术后病理分期降低者7例,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1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24.54~53.46)个月,OS和CSS分别为24.9%和27.0%。两组肿瘤降期率和C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0)。结论:G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肿瘤的病理分期,并明显改善高风险膀胱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MTC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计算患者的术后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78例患者中,74例患者获得随访3~189个月,10例死于疾病,其余患者均存活,其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93.5%、88.4%、73.2%、73.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6.873,P=0.009)、颈部淋巴结转移(χ~2=4.047,P=0.048)、远处转移(χ~2=23.530,P0.001)、肿瘤临床分期(cTNM分期)(χ~2=16.067,P0.001)影响患者预后;而多因素分析表明仅远处转移(HR=54.956,95%CI=6.341~476.257,P0.001)及肿瘤cTNM分期(HR=2.214,95%CI=1.061~4.619,P=0.034)是影响MTC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远处转移与高cTNM分期是MTC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患者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辅助化疗肺癌患者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肺癌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7年5月256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4.3%).根治性手术236例(单纯肺叶切除169例,全肺切除53例,扩大切除14例),姑息性手术20例.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8.7%和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0R=1.323,95% CI.068~1.641,P=0.017)和年龄(OR=1.562,95% CI:1.148~2.125,P=0.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胰体尾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1年11月112例胰体尾癌根治术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与生存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12例中,术后病理可见脉管浸润36例,神经浸润94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27.4%、14.7%。单因素分析显示,更高的p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等病理特征,以及术前CA19-9水平、术后1个月CA19-9水平、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联合血管切除以及术后辅助化疗等临床特征,与胰体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浸润(HR=1.938,95%CI:1.173~3.201,P=0.010),更高的TNM分期(HR=2.133,95%CI:1.045~4.353,P=0.037),术后CA19-9高(HR=2.349,95%CI:1.431~3.855,P=0.001),联合血管切除(HR=2.352,95%CI:1.229~4.504,P=0.0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HIPK3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EO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EO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灶边缘大于5 cm)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EO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ircRNA HIPK3的表达情况;根据癌组织中circRNA HIPK3表达水平的平均数分为高表达组(n=31)和低表达组(n=49),分析circRNA HIPK3表达与EOC的相关性;K-M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circRNA HIPK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OC癌组织中circRNA HIPK3表达显著降低(P<0.05);circRNA HIPK3表达量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ircRNA HIPK3高表达组术后5年累积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74.2%vs.38.8%,P=0.001);EOC分化程度(G3)[HR=1.48,95%CI(1.45,3.21)]、FIGO分期(Ⅲ~Ⅳ期)[HR=1.59,95%CI(1.53,3.47)]、淋巴结转移[HR=1.31,95%CI(1.28,2.46)]、术后未辅助化疗[HR=0.57,95%CI(0.45,0.97)]及circRNA HIPK3低表达[HR=0.24,95%CI(0.15,0.98)]是EO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rcRNA HIPK3低表达是EO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新的临床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诊疗数据及文献回顾,探讨膀胱小细胞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1997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13例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SCCB)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分期及治疗方式,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者1年、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 13位患者平均年龄(71±10.12)岁。血尿为首发症状占92.31%。Ⅰ期(T_1N_0M_0)1例,Ⅱ期(T_2N_0M_0)5例,Ⅲ期(T_3N_0M_0,T_(4a)N_0M_0)3例,Ⅳ期(T_(4b)N_xM_x)4例。共随访12例患者,1例失访。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66.67%,3年总生存率33.33%,5年总生存率33.33%。保留膀胱手术联合PE(依托泊苷+铂类)化疗者,1年的生存率88.89%,3年的生存率44.44%,5年的生存率44.44%。结论 SCCB作为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预后普遍较差。综合文献及本研究,对于局限无进展期疾病,根治性膀胱手术加PE化疗治疗效果较好,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似乎更具优势,对于高龄、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及保留膀胱意愿强烈的患者可采取保留膀胱的手术联合全身PE化疗,但需要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2014年病理明确诊断为MTC的602例患者资料。采用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生存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602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4.914±1.20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0.8%。单变量分析显示,诊断年龄(χ~2=33.232,P0.001)、性别(χ~2=4.030,P0.045)、原发灶大小(χ~2=37.06,P0.001)、病灶数目(χ~2=6.786,P=0.009)、临床分期(χ~2=116.467,P0.001)、原发肿瘤分期(χ~2=72.482,P0.001)、区域淋巴结受累(χ~2=14.803,P0.001)、远处转移(χ~2=94.976,P0.001)、手术情况(χ~2=80.536,P0.001)以及检出淋巴结阳性数(χ~2=18.700,P0.001)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多变量Cox分析表明,诊断年龄(HR=2.777,95%CI=1.800~4.285,P0.001)、原发肿瘤分期(HR=1.675,95%CI=1.289~2.176,P0.001)及远处转移(HR=5.401,95%CI=2.720~10.725,P0.001)是影响M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诊断年龄、原发肿瘤分期及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是预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肺腺鳞癌(AS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AS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ASC患者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以及5年无病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该研究共有205例AS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45例(70.7%),女性60例(29.3%);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60.7±9.7)岁。N0、N1和N2期(N0 vs N1,P=0.031;N1 vs N2,P=0.037)之间以及Ⅰ、Ⅱ和ⅢA期(ⅠvsⅡ,P=0.021;ⅡvsⅢA,P=0.007)患者之间预后均有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T分期(P=0.011)、TNM分期(P0.001)以及辅助化疗(P=0.008)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而TNM分期(P0.001)和辅助化疗(P=0.005)是预测相应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ASC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T分期和TNM分期有关;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ASC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聚乙烯醇(PVA)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门静脉分流(A-PVS)的临床疗效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HCC合并A-PVS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58例,门静脉主干癌栓)与B组(91例,门静脉分支癌栓)。依据分流速度,采用不同规格PVA化疗栓塞。随访并分析生存期、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计算并比较累积生存率,生存预后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 14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10.5个月,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80%、41.00%。A组与B组中位OS分别为8.3个月和12.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1)。A组和B组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70%、25.30%和78.80%、52.30%。术后急性肝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HR=1.77,P=0.01)、Child-Pugh B级(HR=1.96,P=0.003)及肿瘤负荷≥50%(HR=3.22,P0.001)为独立危险因素,而奥沙利铂总量100mg(HR=0.42,P0.001)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VA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合并A-PVS安全、有效。奥沙利铂较大总量(100mg)的患者预后较好,而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Child-Pugh B级及肿瘤负荷≥50%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