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6,(8):1-8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是植物细胞生命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细胞器,其基因组独立于核基因组,表现为半自主遗传特性。葫芦科作物线粒体是目前已知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中最大、最复杂的,而叶绿体基因组却相对保守。本文使用葫芦科作物中目前已测序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通过对葫芦科作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基因含量、内含子、RNA编辑、重复序列、水平基因转移等方面比较分析,重点介绍了葫芦科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研究进展和叶绿体基因组在葫芦科作物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等热点问题,以期为更好地解析葫芦科作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进化、遗传方式差异等科学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林 《园艺学报》2012,39(12):2468-2474
为揭示西瓜小孢子有丝分裂前后质体和线粒体的变化以及它们向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分配的特点,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西瓜不同发育阶段小孢子及早期二细胞花粉的质体和线粒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的质体结构简单,不积累淀粉等贮藏物质,为原质体;二细胞花粉的质体不含内部膜系统,但积累大量淀粉,表明小孢子有丝分裂引起原质体向造粉体分化。二细胞花粉的质体都在营养细胞中,生殖细胞不含质体,显然,小孢子分裂过程中质体只分配给营养细胞而不分配给生殖细胞,这一不均等分配方式决定质体呈单亲母系遗传,据此,将西瓜的质体遗传细胞学机制归类为番茄型。小孢子的线粒体内嵴较少,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线粒体内嵴较多,显示小孢子分裂后线粒体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3.
赵娟  沈佳  李海梅  娄群峰  李季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14,41(11):2250-2258
为分析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选取甜瓜属11个不同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成熟花粉DAPI压片染色方法结合树脂半薄切片MTG-DAPI双染色技术,观察花粉贴壁期和成熟期细胞中的线粒体分布。结果显示,所涉及的11种甜瓜属植物均同黄瓜一样,成熟花粉细胞生殖核周围或精细胞中存在线粒体DNA;而作为对照的南瓜和西葫芦的花粉细胞发育到成熟期时生殖核周围没有任何细胞器DNA。上述结果表明,甜瓜属植物线粒体DNA有可能通过花粉进行遗传和散布。这个结果将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潜力特性扩展到甜瓜属,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质量白菜黄化苗的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它不仅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研究核质互作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母性遗传的特点表明它可能同叶绿体或线粒体有关,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的CMS主要与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马齿苋科植物的种群特点和潜在价值,提出了开发利用马齿苋植物的技术思路.在我国马齿苋科植物现有2个属,即马齿苋属和土人参属.前者包括大花马齿苋、毛马齿苋、马齿苋、四瓣马齿苋、沙生马齿苋和小琉球马齿苋等6个物种;后者仅有土人参1个物种.马齿苋科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比较好的食味品质,已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对其潜在价值的关注.在野生植物中寻找出具有良好抗性的食用类型并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将有助于为人类解决蔬菜食用安全问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对马齿苋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包括四个方面,即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多倍体育种和离子束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6.
龚桂芝  洪棋斌  彭祝春  江东  向素琼
《园艺学报》2008,35(12):1742-1750
 应用核基因组SSR和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了枳属28份枳及枳杂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核基因组SSR分析表明普通枳的遗传差异明显,22个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2,表明中国枳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距离约0.16时,22份普通枳可以分成4个类型。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则发现普通枳间基本无差异,表明以母系遗传为特征的枳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保守。富民枳与普通枳无论是在核基因组还是在叶绿体基因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支持富民枳种的地位。SSR和cpSSR结合使用可比较准确地鉴定枳杂种。  相似文献   

7.
藤蔓植物是立体绿化应用中的主要材料,对提升校园景观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地调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藤蔓植物,统计出藤蔓植物共有23科31属32种,并从藤蔓植物生态分类、观赏特性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校园藤蔓植物攀援方式、配置原则、应用形式及景观效果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今后藤蔓植物在闽南高校景观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8,(8):46-46
正2018年6月30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万建民研究组分别以拟南芥为材料揭示了苹果酸介导PCD发生的重要机制,解析了PCD过程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信号传递途径,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存在叶绿体-线粒体的信号传递途径,苹果酸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设计高抗和高产作物起指导作用。李家洋等研究表明,苹果酸的增多会促进拟南芥PCD过程;而万建民等研究表明,苹果酸能防止穗顶部小花退化,抑制PCD过程。原因可能是:苹果  相似文献   

9.
仙人掌科植物体内的草酸钙晶体主要有2种水合形式,它们是内源草酸和外源钙离子共同反应的产物,其产生过程受遗传因素精确调控,而并非简单的化学沉淀。它们除具有对高容量钙的调节及自身防御的生理作用外,还能间接地反映出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分类特征。尽管草酸钙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仍具争议,但是现已证实,在一些仙人掌科植物中,其草酸钙晶体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种间专一性,可以作为物种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无患子科果树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无患子科果树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赖钟雄陈振光潘良镇何碧珠(福建农业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02)作为果树栽培的无患子科植物,主要有龙眼、荔枝和红毛丹等,分别属于龙眼属、荔枝属和红毛丹属。这几种果树都是乔木,树体高大,童期长,遗传上高度杂合,...  相似文献   

11.
花博士 《花卉》2009,(2):11-12
一、花卉种原保存的重要性 种原(gerrnplasm)为植物传递遗传讯息,延续族群生命繁衍的载体。植物种质资源,又称植物遗传资源,是指植物种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存在状况。一种栽培植物的种质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新育成品种、重要的育种品系、育种原始材料,以及野生种和近缘种植物。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校园是高校发展中一直遵循的目标,植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元素。对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藤本植物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出藤本植物共有9科10属12种,并依据植物类群、攀援方式、观赏类型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分析藤本植物在校园内的应用原则、应用形式及景观效果,根据分析调查的结果,总结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藤本植物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5-195
提取高质量的线粒体DNA,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胡萝卜叶片为材料,通过高盐差速离心和蔗糖沉淀差速离心2种方法提取线粒体DNA。  相似文献   

14.
柑桔遗传资源的保存关系到柑桔业的发展,传统的柑桔种质资源保存为建立种质资源圃,因其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土地而受到局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安全、长期有效保存植物遗传资源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和手段,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柑桔遗传资源用离体组织保存成为可能。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中受关注的一个领域。本综述了玻璃化法和包埋脱水法的优点和基本程序以及用于柑桔遗传资源保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柑桔离体超低温保存遗传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的搜集、保存及其利用,是柑桔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更是创新育种的物质基础。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安全、长期有效保存植物遗传资源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和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不断完善,使植物遗传资源用离体组织保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为从线粒体角度了解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主要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从37个银耳栽培菌株中选取33、34和37号3个典型菌株进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组装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一致,但就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而言,33号显著高于34号、37号.选取37号菌株线粒体基...  相似文献   

17.
南瓜属——多样性(diversity)之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涉猎大量资料,从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用途的多样性等层面,阐述了在植物分类学上与南瓜属(Genus Cucurbita)所包含的丰富多样的物种,在遗传性状方面的丰富多彩,以及极为广泛多样的食用,加工方式和宝贵的医疗保健价值。认为在蔬菜,瓜类植物中,其多样性之表现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世界有156~166个属、4500余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1属,其中5个为特有属,有114种,其中72种为特有种。广东约有17属70种,种数占我国的61.4%。本科植物在园林中可采用孤植、丛植、片植、混植等方式应用。介绍了常见庭园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虎颜花(Tignrdiopalmamagnifica)等7种,观赏性较高的野生野牡丹科植物4种(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线萼金花树Blastusap Hcus、光萼肥肉草Fordiophytonforth7vat.vemicinum、楮头红Sarcopyramis napalensis vat.napalensis),从国外引进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宝莲花(Medinilla magnifica)等5种。发表了拍摄的多幅野牡丹科植物珍贵图片。  相似文献   

19.
以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淡紫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物群落调研方法,在保护区内设置1个10 m×20 m的样地,研究了淡紫杜鹃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以期为百里杜鹃有效保护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4科32属47种,群落中植物优势科为蔷薇科和杜鹃花科;只出现1个种的科和属较多;2)群落垂直结构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群落乔木层植物以迷人杜鹃为优势种,白栎为亚优势种,灌木层中淡紫杜鹃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曾毅院士,他们从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中共检出了18个科中52种植物含促癌物质,这些植物多属大戟科和瑞香科。其中,铁海棠、乌桕、红背桂花、变叶木、为殃乐、金果榄等一些具有观赏性的花卉、树种等均含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恰恰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