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振冲置换碎石桩在处理液化地基中的工程实践,论述了振冲置换碎石桩法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效果,证明用于处理饱和砂土及粉土液化及提高地基上的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振冲碎石桩可通过对软弱地基进行置换及挤密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变形模量和承载力,改善地基不均一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并有效防止地基地震液化。作为一种较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一般处理范围较小且处理深度不大。通过使用大功率机械设备并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可以应用振冲碎石桩对地基进行大面积、大深度处理,并有效解决地基砂土液化问题、承载力问题及抗剪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工程地基处理的实际,对可液化砂土运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的抗液化性和提高承载力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简述了振冲碎石桩设计指标的确定和施工参数的选择情况。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分析了该场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性质。对该种可液化砂土应用碎石桩加固地基的效果给出了工程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效果较好,可满足工程要求。同时也为类似工程中的桩径、桩距、桩长、填料选择、施工参数的选取、检测方法设计等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振冲法利用振冲器的强力振动和高压水冲加固土体,可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消除地基液化的目的.针对某闸在利用振冲碎石法消除饱和砂土液化问题时失效,介绍了振冲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从工程地质勘察、振冲处理设计、振冲施工3方面分析了振冲处理液化砂土效果,探讨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振冲碎石桩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海堤地基存在较厚的饱和粉细砂液化层,采用振冲碎石桩技术进行加固处理。文章详细论述了振冲碎石桩加固此海堤地基的设计、施工及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地基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董亮  周家俊 《四川建筑》2010,30(4):125-126,128
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加固可液化砂土地基,对于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液化,减少基础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施工简便、快速、经济的优点。在曹妃甸输油泵站的基础加固中,采用振冲碎石桩法,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提高承载力、消除液化、减少沉降的作用。对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土基础的施工技术参数、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振动碎石桩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变形,同时增强地基土的抗液化性能,因此在砂土地基处理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简述振冲碎石桩在砂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处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8.
振冲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并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工程实例,对有关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火力发电厂冷却塔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在天然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要求时,一般要采用人工方法对地基进行强化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及现场效果,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了地震液化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综合认为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比钻孔灌注桩经济,技术上更为优化。  相似文献   

10.
贾登圣 《四川建筑》2007,27(6):106-108
详细论述了强夯振冲碎石桩和CFG桩联合加固地基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均匀性,提高地基土承载力,降低地基土液化指数,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多桩型复合地基应用产生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煤层气液化流程及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阐述了煤层气利用的重要性和煤层气液化储运的优点,介绍了级联式液化流程、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和带膨胀机的液化流程3种典型的煤层气液化流程,分析了煤层气和常规天然气液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杨文强 《矿产勘查》2018,9(3):522-526
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地基土为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时,可采取挤密碎石桩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当经挤密碎石桩处理后地基土为轻微液化时,按照规范,对于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时,可不用采取抗液化措施。抗液化措施采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解决了地基土的液化问题,对工程也相对比较经济和合理。  相似文献   

13.
砂土液化全概率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概率理论,同时考虑地震和土性两方面不确定性对土层一点液化势指数的影响,推导出在一定年限内土层一点液化势指数及整个柱状土层液化程度的概率分布,并通过算例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砂土液化全概率分析方法具有时间和统计上的意义,更合理地评价了场地的液化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三维有限元程序仿真研究受地下连续墙围束土壤其受震时之反应。以1995年阪神地震波为输入条件,土体为中紧密度砂土及疏松砂土时发现:随着地震方向地下连续墙位置之靠近,围束体内部的土体最大水平向位移将跟着减少,其中又以在中紧密度砂的效果明显于松砂之效果;在松砂中之超孔隙水压生成速度明显比中紧密砂快;中紧密砂中之超孔隙水压于受激发过程会因土体剪胀之故,局部期间有下降现象;中紧密砂之液化因地下连续墙围束效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杜明浩  王全龙 《山西建筑》2012,38(20):79-80
简述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在地震中液化所引起的危害性,以及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机理及其液化判别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蚌埠地区饱和粉土液化的判别方法,为了提高液化判别精度,进一步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其液化的因素,为合理的抗液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突变理论在砂土液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突变理论主要研究事物的突变及不连续性态,目前在井巷围岩位移的判定及利用坡脚隆起位移研究滑坡方面得到了应用。砂土在振动作用下,从稳定状态到液化,具有突变性。基于突变理论对砂土液化安全系数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砂土液化安全系数法的突变模型,并针对历史场地砂土进行了分析计算,其结果与抗液化剪应力法和现场液化情况较吻合,表明突变理论应用于砂土液化分析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邹启才 《山西建筑》2009,35(31):117-118
就目前国内外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抗液化理论、动力分析以及液化判别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归纳和评述,重点对高速公路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研究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以推广碎石桩在处理液化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新的液化判别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可靠度理论对我国大量液化和未液化场地标准贯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地震时饱和砂土液化极限状态函数和液化概率函数。本文建议以这两个函数为基础建立新的液化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9.
浅议粉(砂)土液化等级的判别和处理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朝文 《山西建筑》2009,35(6):123-124
就粉(砂)土液化等级的判别和处理中土层划分不准确、标贯击数没有代表性、地下水位无法确定及液化处理考虑不合理等问题作了论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措施,以达到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挤土桩对土层液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建立了挤土桩作用下厚液化土层在水平振动下的动力应变模型 ,经过分析 ,得到了振动情况下液化发展特性。结果表明 ,桩距为 4~ 6D时可使液化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改善 ,液化危害性降低 ,液化的发展速度变速 ,最大液化深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