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按摩治疗失眠的补泻手法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眠而不实、时睡时醒,或醒后难以复眠.也有的表现为彻夜不眠(患者自述).现代医学多将失眠归纳到神经衰弱范围内,是神经衰弱的一个典型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乏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头面部推拿合以足底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失眠又称不寝,是指不能正常睡眠而言,轻者入睡困难或睡则多梦或时醒时睡,重者整夜不能入睡,痛苦较甚。失眠的病人多伴有头晕健忘等症。现代医学称之为神经衰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4.
不寐一病,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之名首见于《难经·六十四难》,临床有轻重之分,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西医称之为失眠,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失眠,中医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等,现代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也称之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长期失眠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甚至加重或诱发身心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2种:一是原发性失眠,即无任何器质病变而失眠者;二是继发性失眠,即因某组织器官病变或疼痛而引起的失眠。本院知名老中医师瑞华先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针对失眠患者的按摩手法,施术后疗效显著。现仅就原发性失眠的师氏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卧、"目不暝"等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经常性的睡眠减少、难以入眠、睡眠不佳、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宜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倦感、不安、乏力不适、无精打采、头痛、阴郁症、焦虑症等,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此病在大多数人群中较为常见.笔者采用朝医太极针疗法治疗少阴人体质失眠者26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之为"不寐"、"目不暝"或"不得眠",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指睡眠的发生或维持出现障碍,睡眠质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及健康的一类病症,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表浅、频繁觉醒、多梦、早醒等临床表现。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1]。中医认为失眠多由肝火上扰心神所致,而心神往往代表大脑的功能活动。西医常用激素配合精神类药物治疗本病,然  相似文献   

9.
张勇  王新玲 《双足与保健》2003,(6):27-27,26
失眠是由于生理、精神、躯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不易入睡或睡眠不深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说,失眠多为精神因素引起,失眠者多有白天头晕、脑胀、头痛、耳鸣、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便秘或腹泻、阳痿或月经不调、面色无华、脱发等症状,具体病情因人而异,但本病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临床上药物治疗弊端较多,易造成药物依赖性,且药物副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经历过失眠。长期失眠会让人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疲惫,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多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伴有失眠症。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或痰浊食滞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失眠的症状表现为人睡困难和睡眠不深易醒等。  相似文献   

11.
按摩治疗失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明 《西部中医药》2009,22(10):33-34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易再寐。重者甚至彻夜难眠,从而导致整日精神疲惫,严重影响到工作及学习效率。现代医学多将失眠归纳到神经衰弱范围内,是神经衰弱的一种典型症状。常伴有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乏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笔者从事临床按摩工作20年以来,收治失眠患者164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的一种病症。本病又称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不足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中医亦称之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本病以成年人和老年人多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社会问题的增多,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睡眠障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  相似文献   

13.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失眠证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眠又称"不寐"或"不得眠"、"目不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多由心脾两虚,胃气不和所致,笔者临床应用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该病1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失眠是指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等范畴,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体虚等病因引起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所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难以入寐,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治疗失眠的基本目标是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消除因睡眠障碍带来的日间功能损害,以达到消除失眠  相似文献   

15.
王漫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178-180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类似于《内经》中的"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为睡眠质量或睡眠数量或睡眠时间出现紊乱,这些问题均可导致患者神经缺损而预后不佳,出现情绪异常或增加复中的风险,甚至加重原发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病情.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的卒中发病率呈增高趋势[1],失眠居卒中患者精神情绪疾病的发病之首[2],世界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约78%[3],我国卒中后失眠的发生率高达95%[4].卒中后失眠不但会减慢患者肢体及语言的康复功能恢复进度,还可对其身心及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复中[5].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此类药物虽短期疗效乐观,但存在明显的依赖性且毒副作用明显[6],易产生镇静过度、成瘾性、神经毒性、失眠反跳甚至抑郁攻击行为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日间觉醒功能和生活质量,且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易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生理或精神压力.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失眠形式多样,且毒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现就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失眠困扰了越来越多的人,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表明,我国大城市中成年人失眠的总患病率已高达57%。失眠,中医学上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睡眠浅,入睡困难,或眠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  相似文献   

17.
<正>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历代可见"不得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得眠"、"不寐"等名称。失眠症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治失眠,今多从"邪火亢盛,阴亏血少,神失所用"或"痰火上  相似文献   

18.
失眠与精神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主要是指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睡眠恐惧、失眠多梦、睡眠过浅、睡眠片断、彻夜不眠、早醒或醒后不舒等现象。本文从失眠的临床表现,失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失眠的产生与脏腑,精神疾病的病因与病理机制,精神疾病失眠的辨证施治,精神疾病失眠的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失眠中医称之"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是以入睡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有33%的人[2]、欧洲有4%~22%的人患失眠症[3].而我国成年人中有42.7%的人存在着睡眠障碍的困扰[4].失眠症不仅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能力的下降;还可引起患者抑郁、焦虑或恐惧心理;长期失眠也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与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笔者自2003年9月以来运用自拟安眠汤治疗失眠3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邱鸿钟  梁瑞琼 《新中医》2015,47(9):250-251
<正>失眠症,在中医古文献中称之为"不得卧"或"不寝"不寐",常有难入睡、易醒、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睡而不深、多梦,以及醒后不适感或白天困倦,多伴有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社会功能受一定程度的影响等症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将失眠归类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因为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等类型。临床上常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暂性失眠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