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影响颍河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分析了颍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颍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流域整体负载指数为19.24,约一半县市的负载指数大于20,今后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较小;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4.51亿m^3,可引用流域外水资源潜力约23.69亿m^3,以水资源的最大可利用总量计算,2008年颍河流域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约为2 732.88万人,低于常驻人口数量,超载幅度为10.88%;预测2020年水资源承载人口规模为3 590.87万人,高于预期人口11.62%。由于颍河流域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考虑水质、供水保证率、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实际承载力可能远小于计算值。研究结果对颍河流域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水治污、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1,表2,参18。  相似文献   

2.
近50a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且末县近50a的气象、水文、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多年来且末水资源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结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影响水资源变化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且末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年变幅度较大;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有上升的趋势,人类活动频繁。主成分分析后得到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80%以上,第一主成分可解释为人为因子,第二主成分可解释为气候因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图7,表3,参13。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水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充分理解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别从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广度、研究思路、评价指标选取、研究方法、数学模型创建5个方面分析了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目前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讨论了今后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重点。参21。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影子价格动态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动态优化的方法来解决计划期较长的水资源最优配置问题.首先,在概述了现存的计算水资源影子价格的方法和投入产出动态模型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来计算水资源的影子价格,其次给出了中国水资源影子价格计算模型的计算方法和求解过程.最后应用1999年中国33部门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和中国九大流域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的基础数据推算中国和中国九大流域1949~2050年重要年份的水资源影子价格.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供需平衡将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了黄河流域各省份水资源仿真模型,模拟预测了2021—2035年期间不同水资源利用方案和经济增长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缺口。结果表明:(1)预测期间黄河流域整体需水量小幅增加,水资源供需缺口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除青海和四川外,黄河流域其他省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缺口;(3)水资源利用方案是影响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关键因素,高度协调方案下黄河流域2035年水资源供需缺口比中度协调方案小34.93亿立方米至37.24亿立方米,比低度协调方案小73.71亿立方米至77.68亿立方米;(4)影响各省份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导因素不同,整体来看水资源供需缺口对单位农业用水量的变动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组合状况是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总体态势,从市域尺度对该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耕地资源承载力(LRCC)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各评价单元WRCC与LRCC的空间组合关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4种类型区,提出各类型区水资源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与调控途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WRCC、LRCC区域差异显著,空间组合存在"错位"现象,这种"错位"现象在北部及东部山区和松辽平原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其余地区二者空间组合的一致性尚好,其中松辽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好,东北沿海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差.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49—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并选取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比例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耕地数量经历了较快增长-急剧减少-平稳减少-波状减少的变化过程,太原市各地区的耕地变化也有明显差异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建立太原市耕地面积与驱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太原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太原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图4,表4,参18。  相似文献   

8.
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严酷、经济基础薄弱,是甘肃基本的省情特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和能源的约束越来越严重,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日益紧迫。通过选取甘肃周边的省、区及东部部分发达省份作参照对象,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和甘肃周边省、区及东部部分发达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对比研究,寻找甘肃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与其它省份相比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表3,参16。  相似文献   

9.
一种鲁棒主成分分析(PCA)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研究了改善主成分分析(PCA)算法鲁棒性的一种实现途径,以提高PCA的精度。讨论了PCA鲁棒性问题的两种提法。修正PCA算法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地识别样本集之中的“劣点”,从而通过迭代计算加以适当处理来排除对运算精度的影响。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鲁棒PCA算法较之传统的基于特征值分解的PCA算法在鲁棒性上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影响我国蔬菜总产的13个因素简化成几个综合的因素,并建立了蔬菜总产的主成分回归模型,为我国蔬菜总产的预测建立了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数学模型。表5,参5。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其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最后针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表2,参12。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作为水土资源紧缺地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价,可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参36。  相似文献   

13.
元宝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现状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水资源承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建立了评价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近于饱和容量,充分提高疏干水的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合理调度水资源,是当地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评价分析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与现状年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以提高。表4,参7。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资源的有限供给已成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实现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本文建立了吉林省水资源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农业耗水量巨大且经济效益低,农产品的调出又导致水资源的大量外流为此,本文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合理规划配水,在农业系统内部大力节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大气环境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问题,提出了大气环境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能源规划构建以"污染指标-能源"达标为约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即PI-E-SD(Pollution Indicator-Energy-System Dynamics)模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污染指标,解决了指标不统一的问题;采用SD(S...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人口最大承载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科学中的可能-满意度法对上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目标下人口最大承载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包含经济水平、社会生活、资源水平、生态环境和实力需求5个方面、12个条目、27个因素的系统模型预测模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因素并合规则,得到了2020年上海人口最大承载量的不同方案及其所依赖的条件,对制定相关的人口规划和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了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5年陕西省能值密度为5.02×10^14sej/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1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8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3.6929hm^2,这说明2005年陕西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本文试图利用博弈论对流域水分配问题中用水冲突矛盾进行揭示和解释 ,通过对利益冲突各方的行为机理进行分析 ,以探索流域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解决当前流域水资源危机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可以为目前我国流域水资源分配及水管理机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