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娟 《吉林水利》2014,(10):45-48
水文水资源领域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文水资源管理、查询、分析和模拟提供了一条加快捷有效的途径。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五个方面:地表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调配;流域面雨量计算;地下水资源勘查;水文模拟及水情预报。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四个方面:加强应用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具有水文水资源特色的地理空间数据库;GIS融合水文水资源专业模型;GIS软件向多维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是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管理、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物分析、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保护,以及GIS与数值模拟技术的结合等方面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地质领域的最新应用,提出了GIS在水文地质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GIS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应加强GIS与地下水模型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集成、基于GIS的地下水系统仿真三维或四维可视化、网络GIS技术的应用,以及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评价系统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年度地下水超采区变化情况分析是水资源公报的重要内容,为做好每个年度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的编制工作。文章主要搜集了大量关于哈尔滨市地下水超采区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完成了哈尔滨市超采区变化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汶川地震后广元市利州区洪灾频发的实际情况及水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以GIS技术为依托,设计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本文对GIS在水文情报预警及防洪减灾、洪涝灾害风险性分析、水资源利用评价与空间管理、水环境管理与水污染控制等4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刘海林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2):176+221-176,221
文章介绍了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基本情况以及地下水灌溉管理现状,指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地下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切实保护粮食生产区地下水资源,必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6.
GIS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越来越被各个领域所关注,其应用前景与发展空间也日益开阔。讨论GIS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探讨GIS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为 GIS技术在我国水资源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特点和水资源监控与管理业务对GIS技术需求的分析入手,梳理GIS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发展和现状,指出当前GIS技术在水资源监控与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极大的发展,未来可在应用系统建设的规划统筹和相关行业标准建设、信息安全保障和智能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为GIS在水资源监控与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和提高水资源监控及管理系统建设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在管理水文空间数据及其研究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作为水文水资源领域中重要的应用系统,同时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上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文章首先简要说明了GIS具有的功能与特点,其次详细介绍了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和GIS与水文专业模型的融合等6个不同方面。同时依据目前GIS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及其对水资源领域研究的巨大贡献,对GIS在水文水资源中的未来应用趋势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中主要阐述了利用surfer8.0的制图、插值及图像处理的功能在地下水勘测及监测的应用。地下水勘测中首先作各种剖面图,然后分析图形,最后依据图形分析结果寻找地下水源。地下水监测中主要是利用上述功能作各种图形,减少人们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GIS技术的涵义,阐述了GIS技术应用的现状,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GIS技术应用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管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GIS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更好地管理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研究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模型理论探索研究阶段、模型理论应用研究阶段和模型实用性探索研究阶段。在对各阶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建模过程中,模型识别问题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在模型求解方法上,一些先进的寻优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作为目前水资源管理的前沿研究领域,在地下水管理模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后阐述了GIS技术在地下水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有关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信息分析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近年来在水利系统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水文模拟、水资源调查、规划、评价、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应用较多。GIS技术在水资源调查评价领域的应用,更多地是侧重于综合评价信息的空间定位、查询和展示。在近期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各省(区、市)积极探索GIS平台与水资源调查评价相结合,深度挖掘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和数据加工功能,通过合理的应用功能设计,完成了水资源分区、加权计算、等值线绘制等有关评价任务。本文以吉林省为例,结合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着重介绍利用GIS平台进行等值线绘制、量算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敷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蛄果.GIS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本文对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分析了应用GIS的优势及存在同题,进一步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北京市大兴区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枫 《北京水务》2015,(1):33-36
分析了大兴区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情况,并通过Arc GIS软件比较了大兴区地下水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系统分析了影响大兴区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同时指出目前再生水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地下水限采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对大兴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地下水的涵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翠宁  刘武 《水利天地》2014,(10):14-15
<正>一、黑龙江省水资源现状黑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10.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6.0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86.93立方米。从总量上看,黑龙江省水资源在东北地区是相对丰富的,但具体分析,黑龙江省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是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不足。人均水资源2 185立方米,低于全国2 200立方米的人均水平;亩均水资源460立方米,低于全国亩均1 3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从开发能力来看,黑龙江省地表水可调控能力很低,2013年全省水利工程年引水量为179.66立方米,为地表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6.
七台河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不断成为七台河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查明七台河市地下水资源埋藏和分布情况,使该区地下水资源实现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科学管理与保护,保证七台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七台河市地下水资源勘察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流域水库群水资源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框架结构,与GIS无缝连接并利于添加模型;内嵌GIS控件面轻松实现图形导航、放大、缩小、漫游、标注、图层控制管理;采用分布式流域水文预报模型有效解决了山区降雨分布不均匀问题,提高了水情预报精度。通过2009年"莫拉克"台风降雨过程的霍童溪流域水库群预报调度计算表明:流域水库群水资源调度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地下水水质评价的评价指标与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指出应加强有关地下水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快水质标准的更新和修订速度,改善水质评价方法,充分利用GIS的技术优势是未来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供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位监测系统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为区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及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基础。文中阐述了地下水水位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应用效果,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需水量很高,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传统的灌溉方法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造成水资源供给的严重失调,导致地区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本文对黑龙江省萝北县的水资源情况和用水现状进行分析,计算地下水可供给量,并对水资源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合理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项目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