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月余,左肘关节疼痛3周于2005年10月6日收入我院血液科.6个月前因乏力,左上腹部饱胀不适,脾大,WBC 113.65×109/L,N 0.85,Hb 117 g/L,Plt 111×109/L就诊,骨髓穿刺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43.5:1,原粒及早幼粒0.003,中性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嗜碱性粒细胞0.005,ALP染色6%、积分6分,骨髓活检: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明显增生,以成熟阶段粒细胞增生为主,巨核细胞可见,红系淋巴细胞减少.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1.67×104拷贝/2μgRNA,Ph染色体阳性.诊断:CML慢性期.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8岁.1989年5月18日因面色苍白、乏力、发热伴皮下紫癜1月,加重1周,在重庆某医院检查:WBC3.0×109/L,RBC 2.09×1012/L,HGB68 g/L,Plt48×109/L.N 0.45,L0.20,E 0.05.幼稚细胞0.30,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其中粒系异常增生占0.85,原始粒细胞0.62,早幼粒细胞0.10,其形态特征为胞体大小不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明显核质发育紊乱,胞质量中等,呈天蓝色,多含少许嗜天青颗粒,核质呈微细颗粒状,核仁2个~5个,红巨系明显受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3岁,干部,于1986年因发现皮肤色泽变红而就诊,查血常规示血色素210g/L,血小板1000×109/L,白细胞14×109/L,超声示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120,行骨髓涂片示红系增生极度活跃,粒系以及巨核系增生活跃,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患者无慢性心肺疾病史,无高原久居史,无烟酒嗜好,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儿,男性,出生2天.患儿足月因羊水早破行剖腹产分娩,分娩时患儿四肢正常,全身可见较多的散在红色出血点,以后渐增多,又因高烧而入院.入院时体温在39℃~40.6℃间,全身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鼻腔可见少量出血,精神差,呼吸较急促,面色发绀.体检: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触及3.5 cm,脾未触及,未见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4.6×109/L,其中原粒占0.25,早幼粒占0.15,中幼粒占0.05,晚幼粒166 g/L,红细胞3.65×1012/L,BPC56×109/L,血型"A",骨髓细胞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比值占0.96,其中原+早分别为0.772,及0.034,中幼粒占0.034,分叶核占0.112.过氧化染色为阳性,其百分率为0.032.符合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患儿元月27日入院,元月29日放弃治疗而出院.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8岁。因鼻出血、牙龈出血伴颌下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双侧颌下、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鸽蛋大肿大的淋巴结,部分融合成直径约3~5cm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5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6.99×109/L,HGB66.7G/L,PLT28.7×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72%,原粒细胞0.1,早幼粒细胞0.04,粒细胞存在核扭曲、质疏松等病态造血;红系17%,可见大小不等、管核碎裂、核畸形等病态造血。外周血片原始粒细胞0.08。流式免疫学检查示骨髓幼稚细胞表达CD3…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1998年6月因皮肤紫癜伴时有鼻出血及大关节疼痛入院.查血常规Hb 105 g/L,WBC 143.2×109/L,Plt 86×109/L,分类中幼粒8%,晚幼粒12%,碱性磷酸酶1%,积分13.行骨髓检查(BM)示:增生极度活跃,G:E=12.5:1,粒系90%,原粒6.4%,早幼粒4.4%,中幼粒14.4%,嗜酸6.0%.红系淋巴均受抑,巨核70枚,血小板散在分布.临床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入院后予羟基脲、靛玉红、安福隆等治疗.  相似文献   

7.
青黄胶囊治疗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1岁,汉族.主因乏力、消瘦4年,间断咳嗽、气促2年,浮肿6个月,面瘫7天于2002年1月10日入我院.缘于1998年10月因头晕、乏力,进行性消瘦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查血常规WBC15.2×109/L HGB 103 g/LPlt189×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为64%;B超示:肝脾肿大;骨穿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嗜酸性粒细胞各阶段比值均明显增高,占59%.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7岁.因头昏、乏力2个月,伴发热1周而入院.查体:体温37.6℃,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23.7×109/L、N 0.84、L 0.13、M 0.03、E 0.007、RBC4.55×101:/L、Plt212×109/L、HGB 141 g/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无异常,乳酸脱氢酶2.672μmol·s-1·L-1、尿酸380μmol/L、尿素氮7.0 mmol/L.外周血细胞分类:中性分叶细胞:0.37,杆状细胞:0.46,嗜酸性粒细胞:0.02,嗜碱性粒细胞:0.06,淋巴细胞:0.06,单核细胞:0.03.外周血碱性磷酸酶(NAP)测定:对照阳性率27%,积24分,患者阳性率1%,积分3分.骨髓报告: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35;中性粒细胞:中幼0.275,晚幼0.305,杆状核0.165,分叶核0.05;嗜酸性粒细胞0.01;嗜碱性粒细胞0.005.意见:粒系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8.1:1,粒系中、晚幼粒比例明显增高,红系增生明显减低(5.0%),淋巴细胞比例减低(3.0%),形态正常.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男,36岁,因左侧腹块4月于1999年8月11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达盆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WBC148.8×109/L,Hb128 g/L,Plt212×109/L,N 0.293,L 0.707,外周血细胞形态可见少许幼稚细胞,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粒2.5%,早幼粒3.5%,中幼粒21.5%,晚幼粒19%,红、淋巴单核、巨系受抑.  相似文献   

10.
患者1,男性,41岁。患者1992年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1992年1月21日出现牙龈出血,在外院查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于1992年1月24日转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均已亡故,死因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7.6℃,全身皮肤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牙龈有少量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象:WBC 2.4×109/L,幼稚细胞18%,Hb85g/L,PBC45×109/L,骨髓穿刺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105: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93%,原粒细胞占4%、早幼粒细胞占85.5%。部分早幼粒细胞可见Aner小体。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酶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15;17)。PCR检测PML-RARαmRNA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全反式维甲酸80mg/d口服。1个月后达完全缓解。以后给予DA、HA方案、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交替巩固强化治疗5年。化疗间歇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性,64岁. 于2001年6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黄、乏力、齿龈渗血、皮肤出血点、瘀斑入住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80 g/L,白细胞计数(WBC) 1.4 ×109/L,红细胞计数(RBC)2.30 ×1012/L,血小板计数(Plt)6×109/L. 随后行骨髓象检查结果示: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红两系少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易见,巨核细胞缺如.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予口服司坦唑醇、环孢素治疗,丙种球蛋白2.0 g×7 d静脉滴注,间断输血及血小板,茵陈蒿汤1剂/d,口服再生胶囊、地黄止血胶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控制相对稳定. 2005年7月因间断出现酱油色尿、双目视物不清入院治疗.入院后检查血常规:Hb 32 g/L,WBC 1.2× 109/L,RBC 1.03×1012/L,Plt 16×109/L.随后行骨髓象检查结果示: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期幼红细胞红居多,占0.475.溶血试验:酸化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阴性;肝、肾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9 U/L、尿素氮13.76 mmol/L、肌酐90.30μmol/L,其他检测项目均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粒细胞CD5548.40 %,CD5956.19 %,红细胞CD5571.34 %,CD5968.15 %.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 应用胸腺肽、多抗甲素、达那唑、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曾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茵陈蒿汤1剂/d、保肝、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出院. 2012年11月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再次住院治疗.入院后血常规示:Hb 18 g/L,WBC 2.13×109/L,RBC 0.51×1012/L,Plt 4×109/L,骨髓象检查显示浆细胞增多,占0.195,以成熟浆细胞为主,可见双核浆细胞,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相似文献   

12.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皮下瘀点、瘀斑就诊于我院。血常规:WBC 30×109/L,PLT 10×109/L,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3%,单核细胞3.3×109/L。骨穿示: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分别占8%、5%,余红系、淋巴系未见异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少见。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增多,其中见较多异型幼稚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主因发热、乏力1个月,咳嗽、咳痰1周于2003年3月7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4.5×109/L Hb98G/L Plt 84×109/L原始细胞87%.肝肾功能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高度增生,占非红细胞92%,该细胞大小不一,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大部分细胞可见1个~2个核仁,胞质量较丰富,染蓝色.粒系增生受抑,占3%.红系受抑.成熟淋巴细胞占5.5%.巨核细胞8只,血小板少见.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性,53岁。主因间断齿龈出血2个月于2005年12月2日入院 。患者于2005年 9月18日因牙痛行拔牙治疗,拔牙后齿龈出血不止,在当地给抗炎止血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就诊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6.3×109/L,Hb 128 g/L,Plt 29×109/L。骨髓象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减低,原粒0.05,早幼粒0.25,红系增生旺盛,红系占0.43,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全片巨核细胞约200只,分类25个:其中幼稚巨核细胞1个,颗粒巨22个,产板巨2个,血小板少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泼尼松40 mg/d及氨肽素治疗。其后泼尼松逐渐减量至20 mg/d,患者症状反复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6 ℃,脉博88次/min。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8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查血常规示:WBC 7.5×109/L,Hb 110 g/L,Plt 35×109/L,入院后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0.04,红系增生旺盛占0.38、可见巨幼红细胞及花瓣样幼红细胞,巨核细胞 1只,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要求到上级医院行骨髓活检进一步治疗。于2005年12月13日就诊于河北医大二院血液科,经骨髓穿刺及活检后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CMD)。其染色体检查47XX[+8]。给予输注血小板及口服达那唑、环孢素、维甲酸治疗15 d出院。 出院后患者症状时有反复,坚持口服达那唑、环孢素、维甲酸治疗。患者于2006月3月7日第2次住院就诊。血常规示:WBC 3.0×109/L,Hb 110 g/L,Plt 20×109/L。骨髓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原始细胞增生多为0.095,红系增生旺盛:早幼红细胞0.05,中幼红细胞0.445,晚幼红细胞0.24,巨核细胞4只,血小板少见。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6a,给予 依托泊苷(VP16)1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同时输血支持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骨髓象示:骨髓增生减低,原始细胞0.035,红系增生,约占0.78。患者未达缓解,其后患者因经济因素自动出院。 讨论 ITP是一类临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寿命缩短,骨髓内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其机制为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其在未成熟时即被网状内皮系统破坏,研究证实ITP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成年人MDS中存在免疫机制异常,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异常均可导致MDS发病。本例患者初诊经骨髓象确诊为ITP,经泼尼松治疗后无效,血小板仍少,且染色体检查为47XX[+8],患者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血小板减少可能为MDS的特殊临床表现[1],初诊时由于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同时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诊断为ITP。随着病程的发展由MDS转为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1岁,已婚,丹东市公汽公司,工人。于1999年2月18日因发烧、周身乏力1周而入院。入院时查体: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苍白,中度贫血貌,心肺正常,双侧乳房正常,胸骨无压痛,肝脾未及。B超示:肝回声增强,脾大肋下(一),肋间厚5.3cm。胸片正常。心电图为窦性心率,ST-T改变。血液分析结果:WBC36.9×10~9/L,RBC4.03×10~(12)/L,Hb95g/L,PLT60×10~9/L,幼稚细胞80%,,S 0.10 L 0.10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80,粒系、红系、巨核系细胞增生受抑。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1996年1月29日以进行性腹胀半年,伴齿龈出血3天入院.查体:T36.5℃,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齿龈出血,胸骨下段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1 cm.血象:Hb83g/L,WBC 661.0×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0.01,早幼粒细胞0.02,中性中幼粒细胞0.23,晚幼粒细胞0.14,杆状核细胞0.17,分叶核细胞0.32,嗜酸细胞0.04,嗜碱细胞0.05,淋巴细胞0.02,见少数晚幼红细胞,血小板24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97.5:1,粒系占0.975,原始粒细胞0.035,早幼粒细胞0.105,嗜酸细胞0.07,嗜碱细胞0.04,红系受抑,全片巨核细胞335个,血小板成堆,NAP积分12.诊断:慢粒慢性期.给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方案化疗后再给予单用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病情较稳定.先后4次住院,化疗后缓解,于1999年5月24日又以口腔溃疡、鼻出血、全身酸痛,伴发热1周第5次入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认识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核型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35例CMML患者的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铁染色,1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10.0×109/L 27例(87.3 %),血红蛋白(Hb)浓度减低33例(94.3 %),血小板(Plt)<100×109/L 23例(65.7 %)。成熟单核细胞绝对值在(1.18~44.2)×109/L范围内。易见幼稚粒细胞者33例(94.3 %),可见幼稚单核细胞者9例(25.7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28例(80 %)。分类中粒系+单核系≥0.70者20例(57.1 %),可见幼稚单核细胞24例(68.6 %)。表现为一系或两系以上病态造血26例(74.3 %)。18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5例(14.3 %)。结论 该组CMML的患者,血象以WBC增高、Hb和Plt同时减低明显增多为特点。易见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单核细胞增多(MDS-CMML)的患者明显比具有骨髓增殖性疾病特征(MPD-CMML)的患者多见。CMML的患者染色体有核型异常,但无特异性,Ph染色体阴性。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头昏乏力14年,多次在外院查血常规WBC、RBC、Hb均低于正常,但未做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于2000年6月来我院血液科就诊,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紫癜,心肺正常,浅表淋巴结和肝脾无肿大,血常规示WBC2.5×109/L,N0.62,L0.37,M0.01,RBC1.20×1012/L,Hb29 g/L,Plt85×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低下,原始粒细胞0.015,幼稚单核细胞0.015,成熟单核细胞0.06,骨髓三系细胞均可见病态造血,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细胞内铁(+)18%,(++)21%,(+++)9%,环形铁粒幼细胞(一).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33岁,因发热、齿龈肿痛1周于2004年7月17日收入我院.查体:体温39℃,齿龈增生,颈部可触及数枚0.5 cm×1.0 cm肿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未触及,余(-).血常规:WBC 161.4×109/L,Hb102g/L,Plt96×109/L,分类原始细胞0.78,N 0.12,L 0.10.骨髓涂片:增生极度活跃,M/E=12.2/1,其中原始粒细胞占0.280,原始单核细胞占0.445,幼稚单核细胞占0.075,可见原始巨核及小巨核细胞,组化染色: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可以被NaF抑制.  相似文献   

20.
羟基脲致CML患者皮肤溃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4岁.1996年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渐感乏力、消瘦、盗汗、左上腹胀满,当地疑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遂于1996年5月8日第1次入我院诊治.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阳性,脾脏左肋下12 cm,甲丙线13 cm,丁戊线-2 cm,肝右肋下未触及.血象:WBC 160×109/L,BPC 356×109/L,Hb140 g/L.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以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