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女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0月就诊于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并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住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抗炎加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对照组应用改良前的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组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与局部体征积分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指数平均达到95.64%,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治疗指数85.61%;观察组局部体征治疗指数91.57%,明显高于对照组82.57%。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能明显提高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也能改变患者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以此改善瘀血状态。此改良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合盆炎清瘀汤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透析合盆炎清瘀汤(毛冬青50 g、马鞭草30 g、鹰不扑30 g、透骨草30 g、丹参30 g、当归尾15 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盆炎清瘀汤常规手工灌肠.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透析合盆炎清瘀汤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灌肠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炎Ⅱ号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肠内保留时间达2h以上例数、痊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炎Ⅱ号联合利多卡因保留灌肠能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减少复发,经济、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4.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内服盆炎消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给予内服盆炎消汤配合中药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22%,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治愈率53.45%,总有效率89.6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服盆炎消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下腹部中药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下腹部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应海琼  诸小丽  孙云  季双双  左扬 《新中医》2021,53(10):139-142
目的:观察中药饼石蜡泥外敷结合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饼石蜡泥外敷。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临床疗效、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减少更明显(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饼石蜡泥外敷结合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能促进中医证候改善,且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口服妇科千金片为对照评价王不留行籽压耳穴联合盆炎康复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瘀互结型盆腔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符合慢性盆腔炎(脾虚湿瘀证)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王不留行籽压耳穴联合盆炎康复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疗程2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仅对照组出现1例口苦患者,治疗组患者无安全性问题。结论王不留行籽压耳穴联合盆炎康复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瘀互结型盆腔炎可以明显改善下腹疼痛、腰骶部胀痛、月经紊乱、低热、带下等症状,显效率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使用安全、方便,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12,34(7)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d.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加奥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4.19%,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治愈率为58.62%,总有效率为82.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盆腔炎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治疗分期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骨科住院早、中期ONFH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治疗组患者早期服用自拟健脾活血方,中期服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与洛伐他汀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48/53),对照组为73.6%(39/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1,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rbe)、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3.42±0.72)mPa·S、(4.21±0.30)mPa·S、(8.36±0.12)mPa·S、(1.39±0.16)mPa·S、(38.34±2.37)%、(5.47±0.33)、(27.35±2.16)mm/h、(3.83±0.47)g/L]均较同组治疗前[(3.97±0.21)mPa·S、(4.71±0.24)mPa·S、(9.58±0.31)mPa·S、(2.01±0.13)mPa·S、(41.29±1.01)%、(6.51±0.21)、(14.62±0.92)mm/h、(4.94±0.26)g/L]明显改善( P<0.05);且治疗组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3.76±0.08)mPa·S、(4.47±0.16)mPa·S、(8.99±0.07)mPa·S 、(1.72±0.14)mPa·S 、(40.46±1.06)%、(6.11±0.38)、(24.98±1.42)mm/h 、(4.33±0.57)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分期治疗可改善ONFH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小梁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治疗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使用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静滴进行治疗,于经期进行,疗程期为7天。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周林频普治疗仪下腹部。辅以心理疗法。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2组,改进组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有效率及治愈率、药液肠内保留时间等治疗指标是否有差异。结论:改进法治愈率达55.00%,总有效率达96%,而传统法治愈率仅为21.05%,总有效率为73.64%,改进法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于传统法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6.
蔡国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25-126
目的:观察银甲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行银甲汤灌肠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行银甲汤灌肠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服对照组,疗效短于口服组,副作用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银甲汤灌肠治疗可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同时加用耳穴贴压和中药灌肠。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和中药灌肠,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黄菊青 《中医药学刊》2014,(8):2041-2042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消癥类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7月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清热活血消癥类中药灌肠配合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IL-2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活血消癥类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64例(54.24%)、有效49例(41.53%)、无效5例(4.24%),总有效率为95.76%;对照组患者治愈31例(30.39%)、有效43例(42.16%)、无效28例(27.45%),总有效率为7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着显著的疗效,在护理工作中主要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灌肠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温洁 《四川中医》2010,(5):92-93
目的:评价盆腔宁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盆腔宁保留灌肠,经净后3-5天每日1剂,连用14天,共3个疗程;对照组34例给予野菊花栓纳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57%,对照组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宁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