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蒋垛镇2010-2013年狂犬病暴露和发病情况,分析狂犬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情况、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为更好地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蒋垛镇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簿和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登记簿,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716例狂犬疫苗接种者的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10-2013年蒋垛镇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共使用狂犬疫苗716份;Ⅲ级狂犬病暴露者101例,47例接种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42例;走访660例接种者,471例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例狂犬病病例暴露后死亡。结论蒋垛镇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应加大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科学、规范地养犬,加强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强化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是检验免疫成功与否最直观的指标。为更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了解有关因素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后血清狂犬病毒抗体(抗-RV)阳性率的影响,我们于2001年9月~2003年9月,对来我单位接种狂犬病疫苗的2367例动物咬伤者(暴露者)进行了血清抗-R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疫苗细胞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作用。方法: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同时,运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自发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狂犬病疫苗剌激后的狂犬病毒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后者减前者计算出狂犬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抗体效价达到>1∶5的100例中,76例同时产生细胞免疫力(即狂犬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5%);而抗体效价等于1∶5的4例和未产生抗体的35例中,均未产生细胞免疫力。结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并非都能同时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力,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力者,其总体细胞免疫功能亦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惠州市犬咬伤人群全程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到保护的情况,为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疫苗暴露后人群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较为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泰州市1996年198例接种狂犬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阳性173例,阳性率87.37%,夏秋季接种者较冬春季接种者免疫后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狂犬病疫苗免疫水平受免疫程序及存放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湖南省狂犬病个案,探讨狂犬病发病和潜伏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2004-2007年1 059份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库,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单因素(行×列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有序回归、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潜伏期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71.39%的病例为农民,95.85%被犬所伤,Ⅱ、Ⅲ度伤占83%,暴露后仅12.94%在医疗机构处理伤口,狂犬疫苗接种率仅15.20%,抗血清使用率4.15%。潜伏期中位数55 d(最短2 d,最长4 636 d);病例的年龄、暴露后是否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暴露部位、动物种类、处理方法、职业均对潜伏期长短有影响。只有暴露部位为头颈部、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处理与疫苗接种呈正相关,而暴露程度为II度、未进行处理、自行处理或伤口挤压出血、消毒、缝合,与疫苗接种呈负相关。结论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人群预防狂犬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暴露后伤口处理率及免疫接种率是狂犬病防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为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包括458例女性患者和542例男性患者。我们为这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15天后,为其抽血化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效价,观察并分析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接种疫苗后,患者的血清抗体检测总转阳率达90.8%(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男性的抗体阳性率为88.9%,女性的抗体阳性率为91.4%,高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2.1%。接种疫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结论: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有助于狂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了解和观察本市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IgG)抗体的免疫效果,为制订科学完善的防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抗体检测,使用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狂犬病毒(IgG)抗体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结果狂犬病疫苗暴露后人群不同年龄组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无差异。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较为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一起产妇狂犬病死亡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发生原因,为更好防治狂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查阅病案资料,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顶山市2013年网络直报的一起狂犬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案例暴露后处理情况及发病临床表现及发病因素。结果该产妇在孕期4个月时被家犬咬伤脚部,暴露后属高危人群,伤口没有规范处理,没有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伤后潜伏期为5个月,在分娩时发病,通过剖腹产下婴儿。经对密切接触者及新生儿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后,观察密切接触者至今无人发病。结论胎盘对狂犬病毒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建议加强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政府应将狂犬疫苗和血清免疫纳入医保或农合。确保暴露人群及时得到保护,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522例不同年龄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对其出现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接种狂犬疫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7.47%,年龄比例不同,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不同。结论:注意观察接种后被接种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提高免疫效果和安全接种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浮市2003年狂犬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狂犬病个案。通过地区、时间、人群分布、暴露后免疫情况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狂犬病22例,全部均已死亡。其中有14例(63.63%)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有注射疫苗史的有8人,全程注射的仅1人。有暴露史的20例狂犬病中有16例(占72.72%)在暴露后5-30d内发病。结论常规免疫未能阻止狂犬病的发病。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犬伤后一定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和狂犬疫苗,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致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感染狂犬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暴露后伤口及时规范的处置、最早的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唯一有效手段。国家出台的养犬政策的实施、对犬只管理的力度等因素影响着城乡犬只的数量和密度,也影响着暴露的机率和狂犬病发病人数的增减;导致狂犬病发生的动物来源主要是犬,占95.31%,限制养犬数量;对犬只实施“管、免、灭”,综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导致狂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暴露的危险部位依次是手部、头面部、下肢和其他部位,Ⅲ度伤口暴露者未进行伤口处理患狂犬病的最高,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对降低狂犬病发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大大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被病家自养动物所伤者的、未进行伤口处理的病例对狂犬病的发病有着模糊认识,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大量的狂犬病知识宣传,提高人群对狂犬病防治措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5年来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以探讨该县狂犬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该县狂犬病例进行分析,结合个案调查与住院临床情况。结果共报告狂犬病9例,病死率100%,年龄最大87岁、最小13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3.5;发病以农民为主,传播动物为犬。结论疫情由西往南扩散趋势,农村是狂犬病防控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发病风险较高,因养犬数量增、犬免疫率低、防范狂犬病意识淡薄,伤后没去预防接种门诊处理伤口,不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造成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疫情监测与疫苗预防、提高人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的可支付性是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梅州市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分析梅州市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梅州卫生防疫站1997—20Dl年狂犬病病例资料,抽查犬密度和犬免疫情况。结果 犬密度最高39.86/100人,犬是主要传染源(98.41%)。1997—200l年共发生63例狂犬病病例,病程3—5d占82.53%,男女比例为3.2:1,农民最多(49.21%),0—9岁组发病率最高(25.39%),多数病例没有进行伤口处理及免疫(63.49%),发病季节变化不明显。结论 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点处理不彻底,暴露后处理不完善是造成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人用狂犬病疫苗(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1-1程序能否对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达到预防效果。方法把29例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按照原卫生部处置规范分成Ⅱ级暴露组(n=10)、Ⅲ级暴露组(n=19),其中Ⅱ级暴露组按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检测抗狂犬病中和抗体;Ⅲ级暴露组首次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还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同组采用狂犬病中和抗体阳转率及平均滴度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狂犬病高危暴露者全程使用2-1-1程序后有效得到保护;针对29例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处置后调查,两组中和抗体阳转率为100%;Ⅲ级暴露组(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与Ⅱ级暴露组(不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7.31±2.03)U/mL和(8.27±2.39)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05);不同年龄段均产生较相近的阳性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P〉0.05);不同性别暴露者产生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结合正规的伤口处置,人用狂犬病疫苗2-1-1程序对狂犬病病毒高危暴露者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狂犬病流行规律,探讨其发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汉中市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的45例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50~岁占46.67%,5~岁组占4.44%;发病以农民为主(91.11%);潜伏期最长180d,最短11d,平均64.41d;以普通流浪、家养犬为绝对优势暴露动物。45例病例中,有3例(6.67%)规范处理了伤口并接种了狂犬疫苗,有4例(8.89%)仅消毒伤口未规范冲洗,接种不及时,有38例(84.44%)未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置及预防接种。结论犬饲养量大,管理、健教工作不到位,人们对狂犬病的危害认知不足,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不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与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血清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314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钦南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在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诊治的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暴露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13146人,年平均暴露率113.82/万;男性占62.06%,女性占37.94%;20~49岁青壮年占65.32%;在各年龄组中,上肢和下肢被犬伤人数均位居前两位,0~岁组中头面部被犬伤率25.37%,明显高于其他组;单月7、8月份犬伤者多于其它月;职业以农民为主(77.85%);暴露动物以犬为主(92.08%);被犬主动袭击致伤者以Ⅲ度伤为主(86.07%);暴露后处理伤口者占97.13%,其中规范者占82.87%,不规范者占17.13%,未处理者占2.87%;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占90.63%,在Ⅲ度犬伤者中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仅占8.39%。结论钦南区对狂犬病防治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但危险因素仍然较高。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犬主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狂犬病疫情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29例狂犬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2002-2007年共报告的29例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探讨其发病因素和特点,制定控制狂犬病切实可行有效的对策。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2007年该市共报告狂犬病29例,年发病率在0.12-1.25/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0.59/10万,潜伏期在10-180d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0岁,男女比为3∶1。结论有效控制狂犬病,应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做好暴露后及时对伤口规范处理和接种安全、抗原性好的狂犬病疫苗,开展狂犬病潜伏期狂犬疫苗查漏补种和暴露前免疫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查明人群中是否真正存在狂犬病毒隐性感染者。方法:检测有暴露史的自愿者体内的狂犬病毒抗体、随访调查其生存状况和抗体的消长情况,并与狂犬病死亡者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暴露史222例自愿者中检出隐性感染者45例,其中密切接触者23例,被咬伤者22例,其体内的狂犬病毒抗体逐年下降,2006年其检测阳性率为0;这些隐性感染者的感染期绝大部分已超过我市狂犬病患者的最长潜伏期。结论:我们检出的45例感染者是真正意义上的隐性感染,而非潜伏期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王启辉  申继清  王健  冷静 《重庆医学》2011,40(36):3643-3645,3649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LPSp对照组(注射LPSp)、狂犬病病毒蛋白组(注射狂犬病病毒蛋白)、LPSp实验组(注射LPSp和狂犬病病毒蛋白),分别在第0、7、15、21天经背部皮下免疫接种共4次。在免疫接种后第7、14、21、30、45、60天采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分离血清,末次采血后处死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狂犬病病毒IgG,并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等检查。结果免疫接种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狂犬病病毒蛋白免疫小鼠产生IgG的能力(P<0.05);实验期间各组小鼠未发现明显异常表现,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和脏器指数等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LPSp对狂犬病病毒蛋白具有较好佐剂效应;在本实验条件下,LPSp对小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