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知控制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6例宫颈癌术后放疗且伴有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子宫颈癌术后放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感知控制干预。对比两组Piper疲乏修定量表和QLQ-C30生活质量问卷的情况。结果①研究组Piper疲乏修定量表中的行为维度、情感维度、感知维度、认知维度和总分均较对照组呈现明显下降(P0.05);②在QLQ-C30生活质量问卷中,研究组在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领域和单项测量项目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感知控制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35例初诊鼻咽癌接受常规放疗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RTOG/EORTC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进行问卷调查以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分为高分组(73例)和低分组(62例),比较两组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初诊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19.57±31.80.低分组放疗反应(除黏膜反应、皮肤反应外)、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高分组(P<0.05,P<0.01).结论 初诊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影响其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微信构建护患远程沟通平台,分析该平台对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基于微信的护患沟通平台,将该平台应用前(2015年1~6月)接受改良根治术并辅助化疗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将该平台应用后(2016年1~6月)接受治疗的同类患者作为观察组(n=47)。院外随访至少6个月,应用简明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V3.0(EORTC QLQ-C30)测评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3~6月时癌因性疲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各时点功能子量表、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子量表及单一条目气促、失眠、食欲丧失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护患沟通平台能够有效改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疲乏的影响。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编制患者院外护理需求量表评估需求内容,将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院外护理需求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末使用肺癌治疗功能评定量表,癌症疲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疲乏状况。结果干预后3个月末,观察组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6个月末,观察组社会/家庭、情感、生活质量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疲乏总分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研究,采用延续性干预可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并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康复期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家庭干预,包括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制定家庭干预计划、实施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消除癌因性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琼  刘向阳  涂敏 《护理学杂志》2013,28(15):44-45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耳穴贴压对卵巢癌化疗间隙期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30 d的耳穴贴压及有氧运动干预.应用简短疲乏评估表和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30 d后,观察组疲乏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有氧运动联合耳穴贴压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疲乏及睡眠的影响。 方法 以抛硬币法将2个病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前及干预21 d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疲乏与睡眠状况。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疲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睡眠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癌因性疲乏患者多学科专业小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多学科专业小组干预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癌因性疲乏惠者9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组按照多学科专业小组制订的计划进行干预.使用癌症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G)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前干预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各维度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多学科专业小组的干预可以提高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多学科专业小组干预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癌因性疲乏患者9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组按照多学科专业小组制订的计划进行干预。使用癌症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G)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前干预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各维度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学科专业小组的干预可以提高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癌因性疲乏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教育管理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自我管理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思维导图教育方式能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足三里择时穴位按摩对COPD肺心病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善COPD肺心病患者胃肠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COPD肺心病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足三里于辰时(8:00~9:00)和亥时(21:00~22:00)进行穴位按摩,每次10~15min。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腹胀、食欲不振、排便困难或腹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子午流注理论进行足三里择时按摩可有效改善COPD肺心病患者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32例局部进展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47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另85例未行新辅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QLQ-CR29评分来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 结果:术前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情绪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经济困难以及脱发、口干、味觉异常和焦虑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脓血便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但是观察组的疼痛、腹泻以及排气、排便失禁和皮肤灼痛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且腹泻的评分差异一直持续到术后12个月(P=0.023)。从术前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阳痿和性交困难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明显,相应的男性性功能评分也一直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女性患者的性功能评分只在术前低于对照组(P=0.017)。 结论:对局部进展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以胃肠道和性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刘林娜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7):118-121
目的 分析中医美容疗法中耳穴压豆联合刮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 3月接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 取单纯面部刮痧美容疗法,观察组采取耳穴压豆联合刮痧美容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实验室指标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8-OhdG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耳穴压豆联合刮痧 疗法治疗可促进黄褐斑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指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 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提高ADL评分、提高FMA评分和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干预后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实验组肩手综合征和足外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建,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耳穴贴压法对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将80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当天给予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NCI分级标准对80例患者化疗期间每天的恶心、呕吐、食欲分级进行记录。结果显示,治疗组恶心程度、呕吐程度、食欲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耳穴贴压法能明显降低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程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综合取穴法在面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 1月-2023年10月,选取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面瘫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取穴法,干预组予以综合取穴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 分与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两组治疗后HAMD、 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 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综合取穴法可提升 面瘫康复治疗效果,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在胰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粥干预改善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86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个体指导和集体指导的方式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等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食用健脾益肾粥,每2天1次。两组均干预至8周末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疲劳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7个维度(除外健康变化维度)及总体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食用健脾益肾粥有利于减轻疲劳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76例术后癌性疲乏及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压力循环治疗组,每组为38例。压力循环治疗组采取压力循环治疗法,综合康复组患者在压力循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康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淋巴结水肿、上肢功能及癌性疲乏改善程度。实验数据通过SPSS 11.5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综合康复组患者的水肿为轻、中度97.37%(37/38)明显高于压力循环治疗组78.95%(30/38)(u=3.842,P0.05);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癌性疲乏评分(3.87±0.64)分与上肢功能评分(8.33±1.49)分明显低于压力循环治疗组(t=5.887,14.33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性疲乏状态,对缓解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具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补充外源性胰酶是否可以改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06例符合试验要求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试验组予口服胰酶胶囊,对照组不用胰酶.每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填写1次EORTC QLQ-C30问卷和Korenaga问卷,并测定粪便脂肪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各项评分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评价补充外源性胰酶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分析粪便脂肪含量来评估其对患者术后脂肪泻的影响.结果 术后6个月时86例患者接受评价,通过EORTCQLQ-C30和Korenaga评分系统对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和粪便脂肪含量的分析显示,通过补充外源性胰酶可以减少体重丢失,缓解食欲减退、失眠、疲劳、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并且改善肠道对脂肪的耐受性及患者健康状况.结论 全胃切除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通过补充外源性胰酶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