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核电技术安全知识从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MW的实验性核电站以来,核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第一、二、三、四代。第一代——和平利用核能研发阶段的试验堆和原型堆;第二代——大型商用的核电机组,并实现了系列化和标准化;第三代——比第二代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美国用户要求文件》(简称URD)和《欧洲用户要求文件》(简称EUR)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全国空气监测网不断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逐渐增加,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和使用尤为重要。总结美国管理、使用和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经验,介绍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流程和系统,完善的评价方法及数据使用的方向,信息公开方式和渠道等,为我国大气污染新形势下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达到最大程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针对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现有安全评价体系在构建上的局限性,认为安全评价体系应基于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进行构建;回顾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对代表现代安全管理的两种管理模式的起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两种管理模式都应用了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在该基础之上,结合过程方法的特点与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提出基于过程方法的安全管理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安全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进行分析;以危险源识别、管理过程、安全教育与培训和应急准备与响应4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安全评价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NOT Your Father's F-15"(不是你爸爸开的那架老F-15战机),这是美国空军即将服役的F-15EX型战斗机宣传册上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在大批第四代战斗机装备美国空军的今天,美国缘何又启用"70后"第三代战斗机?出口转内销3月10日,美国空军宣布,当天第一架编号为"AF20-001"的F-15EX型战斗机飞抵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配属给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的第40飞行测试中队。  相似文献   

5.
3G时代的到来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1997年出现的GSM、CDMA等第二代数字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可以实现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中部省会城市大气污染的异同性及影响因素,基于中部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AQI为代表指标对中部地区雾霾污染城市间异同性及分布特征进行识别,并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构建空气污染影响因素模型,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及2SL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中部省会城市在多年经济的推动下,已逐渐呈现春秋适中,夏冬偏高的污染发展趋势,且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呈现倒U形趋势;2)五省省会城市除南昌外,其余四省省会空气污染表现出相似特征,尤以南京、合肥、武汉为甚,其显著性差异值达到0.964、0.879、0.915;3)中部地区跨区域雾霾污染在协同控制时,需要着重关注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新增建筑面积、工业排放的总量控制等方面,并将其纳入到雾霾污染协同控制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这期间经历了从第一代百分之百的模拟系统(VCR),到第二代部分数字化的系统(DVR/NVR),再到第三代完全数字化的系统(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  相似文献   

8.
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厌氧工艺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介绍了厌氧反应器的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反应器的发展内容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亦飞 《中国安防》2011,(3):54-55
一、引言随着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安防行业所应用的产品及技术在近几年突飞猛进,从简单的第一代模拟监控产品,过渡到了第二代数字化监控产品,进而演变出了第三代网络化监控产品。网络视频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编解码等,其智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和改善化学防护机动卫生装备的舱室空气质量、保证舱室内人员的安全性,构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污染损失率法对某手术方舱整体和各人员位置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舱室外HCN(氢氰酸)浓度为5 mg/L时,除左半区医生1安全性受到威胁外,其他人员安全状况良好;当舱室外HCN浓度增加到20 mg/L时,舱室内安全性程度明显下降,左半区医生1和麻醉师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他人员作业能力受到影响。污染损失率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空气质量与人体安全性的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使用计算模型预测物理过程之前,必须对该计算模型进行论证,确认评估通过后才能用于物理状态和过程的计算和预测。讨论了基于数据统计属性的确认评估对面向大气扩散物理现象的计算模型之适用性;探究了模型评估工作的基本内容、关键概念和通用原则;给出了确认评估参数的定义、选择原则及示例;分析了评估度量指标的内涵和适用条件;探讨了可接受模型需要满足的指标准则及统计性确认评估指标的选用;最后,指出了基于统计度量的确认评估方法的改进方向。扩散模型评估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提高基于模型仿真的大气扩散研究的准确性,也有利于高精度模型和基准试验的设计、开发与遴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发布后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工作,本研究结合2018版大气导则要求,制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路线图,总结了基础数据、模型参数、预测结果等方面的复核要点,建立了大气环评技术复核体系,并以A市、H市、Q市、R市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为案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研究,归纳了复核案例中的常见问题,以期为评估机构、环评单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模型评估方法研究是模型研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科学性验证与统计性确认提出了大气扩散CFD模型的综合确认评估方法,通过示例的方式展示了方法的使用效果。综合确认评估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筛选的速度,降低统计性评估对确认性试验数据的需求量,从总体上提高模型确认的效率。评估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基于模型的大气扩散研究的准确性,也有利于高精度模型和试验的设计、开发与遴选。  相似文献   

14.
运用data system.exe技术,提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大气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模型,应用该成果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大气环境进行初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输入大气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值,系统可自动判定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并把对应环境质量的级别、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污染对人体与生物的影响程度在图中显示出来,能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度。该软件能在识别污染因子数据信息的同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直观的模拟环境图像,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及时分析与决策,建立的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软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对政府部门制定环保工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不同环境气象条件的风险污染源,选取最大高峰浓度和最大高峰浓度出现的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环境风险评价预测模型AFTOX中大气稳定度、事故处地表粗糙度、事故处地表类型和干湿度对其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风速一致时,大气稳定度对最大峰值浓度的影响总是大于事故处地表粗糙度以及事故处地表类型和干湿度,而最大峰值浓度出现的时间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无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模式是基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系统理论中的四方面要素 :输入、过程、输出、反馈 ;系统管理的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应采用的运行模式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包含的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分为规范、指南两类。  相似文献   

17.
贾济通 《环境与发展》2020,(1):156-156,158
近年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因此,人们提高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法,分析了当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给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8.
面源模式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面源模式计算方法.为了提高面源模式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了面源反扩散参数的概念.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面源模式做了实际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虚点源后置法做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采用虚点源后置法对面源内部和近源处计算结果的修正方法.并对虚点源后置法横风方向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在计算过程中,令面源(y方向)内部所有计算点的浓度与中心点浓度相同,在面源两边0.45 L范围以外取实际浓度值.  相似文献   

19.
王袁 《环境与发展》2020,(1):180-180,182
我国经济飞快的发展速度,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在人们生活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以及我国民众的一致关注,国家还为此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整顿治理措施,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大气监测是重要手段,本文对大气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PRA), particularly those for technical systems, does not include an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n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There are a number of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a predic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safety performance. There is a need for a widely accepted and theoretically sound set of principles on which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could b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As a resul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effor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such principles and proposes a set of principles for organizational safety risk analysis. Then, as a realiz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ing principles, a safety risk framework, named Socio-Technical Risk Analysis (SoTeRiA), is developed. SoTeRiA formally integrates the technical system risk models with the social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climate) and structural (safety practices) aspects of safety prediction model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A systematic view of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climate leaves an important gap in modeling complex system safety risk, and SoTeRiA,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bridges this gap. The framework explicitly recogni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structs at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 and extends the PRA framework to include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fensible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