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应用健脾温肾丸治疗慢性腹泻患者179例,另与60例应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者作对照。结果健脾温肾丸对脾胃虚弱:脾肾虚寒及肾阳虚弱型的腹泻,总有效率达95.5%,对照组疗效为88.3%。实验证明:健脾温肾丸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虚性腹泻有止泻作用,能抑制番泻叶致腹泻小鼠的肠运动,并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开放性单向质反应序贯实验法,用自拟的止泻验方--健脾温肾方对治疗慢性腹泻患者进行了前瞻性临床研究,除临床检查诊断外,还观察了D-木糖,尿17-羟,17-酮指标,对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及脾肾阳虚型68例慢性腹泻病人用该方进行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5%,表明健脾温肾法仍不失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拟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超过2个月的慢性腹泻患儿66例。采用自拟健脾止泻散治疗,并与服用吡呱酸、参苓白术丸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健遥止泻散对脾肾虚证及伤食证疗效均为100%,总有效率达94.4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用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效果明显,且制作简单,服用方便,无副作用,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超过2个月的慢性腹泻患儿66例,采用自拟健脾止泻散治疗,并与服用吡呱酸、参苓白术丸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健脾止泻散对脾肾虚证及伤食证疗效均为100% ,总有效率达95.45% ,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效果明显,且制作简单,服用方便,无副作用,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小儿止泻贴为中药五味子、木香、黄连等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证明对治疗小儿腹泻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本实验以蓖麻油、番泻叶诱发小鼠腹泻为模型.通过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小儿止泻贴对抑制小鼠腹泻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体重为18.0g=0.8g,雌雄兼用,湖北医科院鄂医动管(证)字第012号。1.1.2药品:小儿止泻药贴,由湖北中医附院药剂科提供。贴剂药物浓度分别为10%、20%和40%。赋形剂为羊毛脂,甘油。香连丸:武汉洪山制药厂产。用5‰羧甲基纤维钠…  相似文献   

6.
射干75%醇提物5和15g/kg,抑制小鼠吲哚美辛加乙醇性胃溃疡形成,对盐酸性及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形成仅有抑制趋向。对正常小鼠胃肠运动无影响,但能显著对抗番泻叶引起的大肠性腹泻和蓖麻油引起的小肠性腹泻。对麻醉大鼠有明显利胆及抗实验性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甘草和白鲜皮对消化系统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观察生甘草和白鲜皮的两种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药物性腹泻、实验性胃溃疡、胃肠推进运动和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甘草对小鼠蓖麻油性腹泻有较弱抑制作用,6g/kg生甘草明显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和盐酸性溃疡,1.2g/kg生甘草明显增另大鼠胆汁流量。白鲜皮对小鼠蓖麻油性腹演也有较弱抑制作用,4g/kg白鲜皮明显抑制小鼠番泻叶性腹泻,4g/kg、12g/kg白鲜皮以明显抑制水浸应激性溃疡,12g  相似文献   

8.
实验观察生甘草和白鲜皮的两种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药物性腹泻、实验性胃溃疡、胃肠推进运动和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甘草对小鼠蓖麻油性腹泻有较弱抑制作用,6g/kg生甘草明显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和盐酸性溃疡,1.2g/kg生甘草明显增加大鼠胆汁流量。白鲜皮对小鼠蓖麻油性腹泻也有较弱抑制作用,4g/kg白鲜皮明显抑制小鼠番泻叶性腹泻,4g/kg、12g/kg白鲜皮明显抑制水浸应激性溃疡,12g/kg白鲜皮明显抑制盐酸性溃疡和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2.4g/kg、8g/kg白鲜皮明显增加大鼠胆汁流量。实验结果提示生甘草和白鲜皮对实验动物消化系统有明显保护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温肾健脾法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肝癌索拉非尼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09—2018-1收治的47例口服索拉非尼出现腹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温肾健脾中药汤剂联合蒙脱石散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蒙脱石散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1.6%和21.0%(P>0.05),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中医温肾健脾法联合蒙脱石散能提高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功能性脾虚腹泻小鼠模型,观察痛泻要方的止泻作用,探索其健脾止泻机制。[方法]番泻叶灌胃造脾虚腹泻的小鼠模型,用痛泻要方进行治疗,观察各组间的腹泻指数、体重变化率及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变化。[结果]模型组的腹泻指数、体重增长率、血浆VI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痛泻要方高剂量组的腹泻指数、体重增长率、血浆VI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匹维溴铵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改善腹泻指数和血浆VIP水平,对体重变化率无显著性改善。[结论]痛泻要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大肠内水分减少、蠕动减缓而止泻有关,或者通过调节紊乱的胃肠激素水平而达到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回盲部肠黏膜肥大细胞(MC)表达及5-HT浓度探讨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40例,选取健康体检肠镜检查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健脾调肝温肾方并随症加减,西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疗程为4周。应用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28d观察并记录腹痛、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变。钳取正常组及治疗前后患者回盲部肠黏膜,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MC数量,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HT浓度。[结果]治疗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治疗14d及28d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症状评分治疗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肠黏膜MC数量明显增加,5-HT浓度增高(P0.01),应用健脾调肝温肾方及匹维溴铵治疗可以明显减少MC表达数目,降低5-HT浓度(P0.05,P0.01),其中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组优于匹维溴铵治疗组(P0.05)。[结论]健脾调肝温肾方可有效控制D-IBS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并随着疗程的延长中药的优势更明显。健脾调肝温肾方可能通过降低MC表达及活化,减少5-HT释放,调控神经介质和免疫细胞关系而改善IBS内脏高敏性,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温肾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腹泻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温肾健脾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易蒙停2mg,每日3次,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匹维溴铵对小鼠功能性腹泻及便秘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匹维溴铵对实验性便秘及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昆明小鼠38只,随机分为腹泻组(n=14),便秘组(n=14)及正常对照组(n=10).采用复方苯乙哌啶制作小鼠便秘模型,番泻叶制作小鼠腹泻模型.便秘组及腹泻组动物分别给予匹维溴铵200mg/kg·d,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d0、d1、d3、d5小鼠干粪点数、不排便只数、腹泻指数变化.d5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做病理切片,观察结肠粘膜改变.结果匹维溴铵治疗结束时,腹泻治疗组小鼠的腹泻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000vs000,P>005),与腹泻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000vs079±012,P<001),便秘治疗组小鼠的干粪点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1642±529vs1650±187,P>005),与便秘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1642±529vs483±426,P<001).结论我们采用非特异性的小鼠腹泻及便秘模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匹维溴铵对小鼠非特异性腹泻及便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报道用健脾益气中药治疗脾虚腹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585例,治愈率67. 0%,总有效率 98.1%,西药对照组 107例,治愈率 39. 3%,总有效率 90. 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增加小肠吸收功能,对兔离体空肠、回肠蠕动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氏保赤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王氏保赤丸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利血平和大黄分别造成小鼠脾虚模型,检测王氏保赤丸对小鼠体重下降和低温过程下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王氏保赤丸能增加脾虚小鼠的脾脏脏器系数,减轻小鼠体重降低的趋势,明显增强脾虚小鼠对低温的耐受性,提高低温条件下脾虚小鼠的存活率。利血平脾虚模型中,王氏保赤丸中剂量组死亡率(40%,n=15)较模型组(82.35%,n=17)有显著性降低(P<0.05),大黄脾虚模型中,中剂量组死亡率(9.09%,n=22)较模型组(54.55%,n=22)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王氏保赤丸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健脾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健脾疏肝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健脾疏肝汤治疗了46例肠道易激综合易患者,临床总有达93.5%,与对照组比较P〈0.05。并通过实验表明健脾疏肝汤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即降低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百分率,抑制肌注新斯的明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国快,也能抑制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对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肠管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使失常的肠管运动机能趋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法治疗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肾健脾)和对照组(益气健脾)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治疗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健脾益气方健脾灵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药理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 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临床CUC 病例420 例随机分为3 组, 分别用健脾灵、SASP 和补脾益肠丸治疗. 实验观察:用离体器官测定仪测定兔离体肠管的运动功能,用碳末法测定小鼠在体小肠推进功能,用大鼠CUC 实验模型检查健脾灵对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临床共420 例,健脾灵组、SASP 组和益肠组治愈率分别为67-7 % ,30-0 % 和48-3 % ,组间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 ,3 组患者血清抗大肠抗体的转阴率分别为85-4 % ,25-0 % 和64-5 % ( P< 0-01) . 药理实验:健脾灵煎剂对家兔空、回肠蠕动频率和幅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小肠强直性收缩及拮抗肾上腺素引起兔肠管抑制作用;对实验大鼠血清抗大肠抗体和IgG 的滴度有明显降低作用,并能增加实验大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重量.结论 健脾灵的疗效明显优于SASP 和补脾益肠丸,其治疗CUC 的机制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其缓急止痛作用与直接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和对抗乙酰胆碱M - 受体激动作用有关,其涩肠止泻作用是通过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6例慢性肾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脾虚湿困型、气虚血瘀型,分别给予补脾温肾、健脾利湿、益气化瘀治疗,总有效率达84.8%,并从“治水须治气”方面介绍了作者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0.
健脾疏肝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健脾疏肝汤治疗了46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93.5%,与对照组比较P<0.05。并通过实验表明健脾疏肝汤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即降低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百分率,抑制肌注新斯的明的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加快,也能抑制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对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肠管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使失常的肠管运动机能趋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