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扭转破坏的机理及引起扭转效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平面扭转不规则高层结构的抗扭设计相关技术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结构抗扭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扭转破坏的机理及引起扭转效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平面扭转不规则高层结构的抗扭设计相关技术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结构抗扭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中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扭转破坏的机理及引起扭转效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平面扭转不规则高层结构的抗扭设计相关技术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结构抗扭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活中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扭转破坏的机理及引起扭转效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平面扭转不规则高层结构的抗扭设计相关技术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结构抗扭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高层结构的抗扭设计,现行抗震规范在结构布置、扭转作用、扭转刚度、抗扭承载力等方面都有所考虑.本文就其中的扭转位移比、扭转周期比、扭转刚度和扭转地震作用做一些讨论.建议应进一步研究扭转地震动和扭转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多高层结构设计中,裙房偏心引起整个结构的扭转反应十分明显。分析表明,引起偏心裙房结构扭转反应的本质原因是结构的刚度中心在底部裙房处发生突然偏离,从而造成刚度中心的上下不连续,此时地震扭转计算和抗扭设计的关键就是调整结构的平面布置以及抗侧力构件的刚度,使其在结构平面上达到合理的分布,进而提高偏心裙房结构的抗扭性能。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及工程实例分析,总结了偏心裙房结构扭转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抗扭设计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某高层结构的平面不规则问题,总结了结构扭转效应的估算和控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楼板连续性和结构抗扭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阳市某商务综合楼塔楼是一幢椭圆形平面高层办公楼,其平扭耦联周期比较接近,制约了建筑平面的布置.对其弹塑性抗扭转性能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未设置端跨纵向抗扭转剪力墙的塔楼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较好的抗扭转性能;分析并验证了塔楼周期比,偏心率与扭转效应θr/u之间的关系,提出规范以周期比作为结构的扭转控制指标有其不够合理的地方,建议考虑直接以θr/u作为扭转效应的主要控制指标.最后,对于平扭耦联周期比较接近结构的抗扭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建鹏 《山西建筑》2006,32(11):53-54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在设计中增大结构抗扭刚度或者减小扭转效应达到控制扭转目的的方法,并作了计算分析,提出了主体结构抗扭设计的措施,以保证其抗扭性能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董妮 《云南建材》2011,(21):60-6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扭转效应的具体控制方法,在现有结构平面的条件下,即在不改变结构体系及平面开头的前提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使结构的抗扭刚度得到明显增强,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可能重合,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对水平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破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合规范抗震思想及实际工程,对抗扭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最后通过一普通剪力墙结构的实际工程的抗扭设计对文章所提出的扭转破坏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抗扭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首先阐述了影响结构扭转激振和反应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并从"避开扭转反应的最大峰值"、"降低结构扭转反应对偏心率的敏感性"和"鉴别抗扭刚度不足的结构"三个方面,说明了控制周期比的必要性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周期比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其次讨论了高层结构的周期比与结构高度的关系,对于弯曲型或弯剪型结构,指出"若平面布局相同,高度越大、周期比越小、相对抗扭刚度越大、扭转反应越小"的规律是成立的且合理的;最后证明了对于满足刚性楼面假定的结构,如果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层间位移比满足高规的基本限值要求,楼层的扭转将会被控制在较小的量级,该量级的扭转可能会影响巨型截面柱的抗扭承载力设计,而对普通柱的抗扭承载力设计一般情况下则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裙房偏置高层建筑结构地震扭转控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6种裙房偏置高层建筑结构水平地震扭转计算及平面演变分析,寻找刚度分布和扭转控制参数变化规律,指出结构平面中存在着受扭敏感区和质心区,地震扭转计算和抗扭控制的关键是调整受扭敏感区和质心区抗侧力构件的刚度,使其在结构平面上达到合理分布。分析认为,宜在结构平面上大致划分出受扭敏感区和质心区,采取适当的增加抗扭刚度的构造措施,根据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提高结构的抗扭性能。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一弧形平面单轴对称的双塔连体大长宽比工程的设计,着重研究了这种结构的平扭耦联振动特性及设计中各种设计参数对其扭转振型的影响,对设计中如何控制这种弧形平面高层连体结构扭转振型的出现次序及降低这种扭转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往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扭转计算模型,均根据结构抗扭刚度的定义(即使楼层产生单位扭转角时所需要作用的扭矩值)来确定楼层刚心位置,但由于框架与剪力墙的变形特征和剪力分配机理都不相同,导致这些模型的刚心计算位置与常理不符。文中引入的新刚度模型,在同时考虑框架与剪力墙抗侧刚度的基础上获得楼层抗扭刚度,由此计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心和扭转偏心距,并在计算扭转效应时,让构件充分参与抗扭,考虑构件的抗扭刚度。算例表明,本文刚度模型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准确,可为扭转近似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抗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伟 《建筑设计管理》2009,26(12):46-48
在地震造成的高层建筑损坏中,大多是由建筑结构产生扭转造成的,因此,建筑结构的抗扭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的一环,主要从建筑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以及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置方面介绍了引起结构扭转的因素,分析高层建筑结构扭转的性质,详细介绍了有关结构扭矩的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几点高层建筑结构扭转设计控制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的抗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规》(JGJ3—2002)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笔者以某工程为算例,归纳了结构抗扭设计的几点体会,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扭转的近似计算得出减小结构扭转、增强结构抗扭能力的设计概念,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整体调整结构布置,对扭转位移较大的构件采用延性较好的钢管混凝土柱,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安全储备,并进行结构安全性能目标评价和模型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因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抗扭刚度太弱引起扭转而产生的震害较大。在结构的概念设计过程中,应重视扭转影响,除应减少周期比外,还应减少相对偏心距。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调整结构布置,使1栋周期比超限的三角形平面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扭转效应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地震作用下引起结构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对比了我国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美国、欧洲等抗震规范关于扭转效应计算以及抗扭设计的有关规定,从而为全面了解各国规范结构的抗震设计现状,进一步研究结构的扭转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