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得到较大迎面风速、室外相对湿度的高低、喷淋水量与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降温效果的关系,分别在较高和较低的室外相对湿度下对纸质填料和铝箔填料进行测试,并获得相关性能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在喷水量250L/h、迎面风速为3m/s时,热湿交换效果比较好;在高湿度地区提高填料的迎面风速,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效果与中等湿度地区小迎面风速下的换热类似;室外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送风加湿量和温降的幅度;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空调机组的整体性能,而且使送风的相对湿度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一单层建筑面积为2 000m2的两层工厂进行了降温系统方案设计。计算了厂房冷负荷,提出了3种降温系统方案,估算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通过对比最终选用深井水+空调机组联合冷却降温方案。采用深井水+空调机组联合冷却降温比采用普通商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螺杆空调机降温设备投资约低86.2%,比整体采用螺杆机组降温设备投资低4.6%;在年运行费用方面比采用普通商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螺杆空调机降温约低47.9%,比整体采用螺杆机组降温低10.5%。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通信基站空调的耗电量,提出利用热虹吸管换热机组辅助空调为基站降温的节能方案,研制出空气-空气热虹吸管换热机组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换热机组运行稳定、可靠,换热效果良好,温度效率η可达50%,能效比EER可达10.9。  相似文献   

4.
乘用车舱内的热环境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身心状态有明显影响,而降温是提升夏季乘用车舱体内热舒适性的主要手段。文章以家用轿车为实验研究用车,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开窗降温和空调制冷两种降温方式对汽车乘员舱内部热环境和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开窗降温方式,舱内环境平均温降约为8℃,降温过程前20 min舱内温度变化较为明显;采用空调降温方式,舱内环境平均温降约为13℃,降温整体效果好于开窗降温;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的空调制冷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使用空调进行降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分析能耗分析软件EnergyPlus中兰州地区气象文件和蒸发冷却模型,得到机组各段效率和进出口温度值.采用该软件对兰州地区管式间接-直接两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进行模拟,将模拟值和实测值对比发现间接段和直接段效率误差均在3%以内.该机组的能耗分析表明,机组COP值达11.9,远远低于传统空调机组能耗.  相似文献   

6.
针对商场的热量特点讨论了约束条件和影响因子,模拟了动态冷负荷变化规律,给出了多台冷水机组优化配置方法及商场空调系统优化方案,并与原静态冷负荷法设计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节约36%左右的机组装机容量,减少设备装机容量5 000 kW.经过1个夏季的运行证明本优化设计可满足商场使用要求,并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组合式空调系统设计中机组选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组合式空调机组在选型设计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空气处理设备选型的有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对舒适性空调系统中机组选型的一些问题和数据进行了简化和近似处理,提出了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的简便实用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基于Pro/ Engineer 的CAD 系统二次开发技术,介绍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 ,探讨利用Pro/Toolkit和Visual C 工具相结合,开发组合式空调机组CAD参数化三维造型系统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组合式空调机组段体的设计,如粗效段、表冷器段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在炎热的夏季,测试悬挂位置不同的不同材质窗帘的大学生宿舍室内热湿环境,得到各宿舍室内热湿参数和PMV-PPD指标,并与空调房间的室内热湿环境比较,得出在不开启空调时,采用厚涤纶遮光窗帘悬挂于阳台门外侧的宿舍,窗帘隔热降温效果最好,室内热湿环境舒适度较高,可以降低空调能耗.  相似文献   

10.
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通过分析工程实例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段应用高压柱塞泵雾化循环水、二次空气的进风采用四面进风.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运行测试提出在干燥地区和中等湿度地区二次/一次空气比值的优化设计值分别为2∶1和1∶1;从机组整体的性能方面,提出对不同地区和室外环境采用不同的过滤措施,既可以减少送风机的负荷,降低能耗,又可以满足不同室内洁净度要求,为进一步推广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应用提供使用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500 kV静安地下变电站采用闭式喷淋冷却塔的循环冷却系统,当环境温度低或空气湿度较高的时候,冷却塔排出的热气容易在出风井附近产生白雾,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分析白雾产生的机理:站内冷却系统主要为油浸主设备进行冷却,热量由冷却塔排出室外,在雨季、冬季的时候,当环境温度较低或湿度较高时,冷却塔排出的热、湿空气被外界冷空气冷却,冷凝成水珠,形成白雾。经分析,只要将冷却塔内加装吸热模块,将排除的空气再次加热,将温度提高,排出的湿、热空气与外界空气在焓湿图上的混合线正好与饱和湿度线相切,避开饱和区域,使排出的空气不产生白雾。运行情况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消除白雾,而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2.
温室冷雾降温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室冷雾降温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温室冷雾降温雾系统,然后将系统安装18m*42m的温室大棚,对其降温效果进行考核。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系统在夏季能为为温室内作物提供最佳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风屋顶间层内空气流速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南方地区常用的通风屋顶热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架空间屋内空气流速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并给出了空调日平均冷负荷随架空层内空气流速的变化关系式,指出试图通过加强通风屋顶间层入口空气流速来降低连续空调冷负荷的措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2.2)预报产品,对2009年2月3日宁夏中北部雪后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雪停天气转晴、温度快速回升、积雪融化使近地面层空气接近饱和、风速较小,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气层结稳定、水汽充沛、地面的长波辐射冷却是形成辐射雾的主要原因;深厚逆温层的维持对大雾持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玻璃温室夏季降温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玻璃温室夏季降温是发展高科技农业,园林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位于长春市南郊一大规模花卉玻璃温室工程实例,对玻璃温室夏季降温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该温室原有环境条件实测和夏季冷负荷计算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几种简易可行的降温方案,对不同方案进行了论证,建议采用“细雾+风机”系统作为首选方案,同时,对喷雾粒径与蒸发时间,喷雾强度,换气率等重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为工程设计,运行调节提供了依据,作所设计的“细雾+风机”系统在2000年夏季投入使用。经两年的夏季运行,显现了较明显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业建筑降温系统中对降温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部件——冷雾喷头,设计了一种撞击式冷雾喷头,分析了该喷头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以水为介质,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该喷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喷头雾化特性能满足降温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表冷器进行准确建模,进而有效地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利用三层前馈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结合传统的表冷器模型,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表冷器模型。并利用模型在计算机中对不同工况下的表冷器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输出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当吻合。证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表冷器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酸洗车间废气控制和净化方法,说明利用吹吸罩和循环空气能有效地控制废气。采用多次中和酸雾,可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中术语存在的使用混乱问题,按不同的工作介质或不同的冷却产出介质媒介,将风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分为两类,并分别介绍了冷却排风(内冷)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如板翅式、管式、热管式、转轮式、露点式等5种结构形式,及冷却水(外冷)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冷却塔与表冷器联合供冷基本形式,即为风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中的使用提供基本的诠释,使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