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省正定县广惠寺花塔勘察报告(上)李士莲广惠寺,俗称花塔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城内生民街路东。文献载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寺内佛殿僧舍无一留存,仅有花塔一座。由于年久失修,主塔筑砖残缺歪闪,裂缝累累岌...  相似文献   

2.
唐聪 《建筑师》2023,(2):13-21
本文梳理了唐至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角部一柱佛殿图的图像谱系与画法演变,指出其中描画的建筑与日本考古发掘确认的角部一柱金堂具有相同的建筑性质和柱位特征。继而结合图像与建筑遗存、仿木构石刻等关联材料弄清了角部一柱佛殿在地盘分隔、开间构成、构架形制上的典型特征,建立起对角部一柱佛殿的类型化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了日本角部一柱金堂上部结构的可能性。最后总结了角部一柱佛殿在东亚北方地区的时空分布,指出它在7世纪前后的木构佛殿建筑形制和结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聪 《建筑师》2023,(4):15-25
本文梳理了唐至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角部一柱佛殿图的图像谱系与画法演变,指出其中描画的建筑与日本考古发掘确认的角部一柱金堂具有相同的建筑性质和柱位特征。继而结合图像与建筑遗存、仿木构石刻等关联材料弄清了角部一柱佛殿在地盘分隔、开间构成、构架形制上的典型特征,建立起对角部一柱佛殿的类型化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了日本角部一柱金堂上部结构的可能性。最后总结了角部一柱佛殿在东亚北方地区的时空分布,指出它在7世纪前后的木构佛殿建筑形制和结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纵火者喊救火的声音,往往比谁都要高。──(朝鲜)防火如同防敌,千万莫麻痹。──(中国)一颗火星能烧一条街。──(伊朗)没有火的地方难冒烟。──(日本)潜藏的火星,比漫天大火更可怕。──(蒙古)垃圾堆里一星火,能把一座佛殿烧成灰烬。──(缅甸)在我的草堆失火的时候,我认识了真正的朋友。──(欧洲)投柴扑不灭火。──(非洲)看到烟,就晓得何处起火。──(拉丁美洲)一朝被火灼,见火就害怕。──(英国)遮火难遮烟。──(美国)灰烬之中,仍有火星。──(俄罗斯)邻居房舍起火,关系着你自己的财产。──(意大…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中国佛教寺庙的演变历程,并以佛殿为中心,分析了哈尔滨极乐寺的空间布局,阐述了山门—佛殿—楼(阁)的形制且其主体建筑四周均无回廊的纵向院落形式,为今后研究中国寺院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巴蜀地区拥有全国范围内最丰富的摩崖造像和摩崖建筑遗存。从空间本质上阐述了摩崖佛殿的空间形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分类,并结合大量实例,从视线、尺度、光线及空间的内外流动等方面剖析了巴蜀地区摩崖佛殿建筑的空间特色及其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7.
历史     
《建筑师》2012,(3):110-112
4.1 新疆于田县发现佛教建筑早期形制来源:亚心网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在新疆于田县发现了“东亚佛教建筑”的早期形制——拉依苏胡杨墩佛殿遗址。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发现的面积最大,规格较高的佛殿遗址.也是整个东亚地区佛教建筑早期形制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工程实例,讲述薄壁穹顶结构的具体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勤政殿之沿革 香山公园在清代称静宜园,是著名的宫廷三山五园之一,勤政殿就位于公园正门即“东宫门”内。据记载,辽代中丞阿勒弥(或作阿里吉)在现今香山公园地界内舍宅兴建佛寺;辽末自立为皇帝的耶律淳死后葬于香山,号永安陵。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代统治者在此又建香山寺,并用作皇帝的行宫。明泰昌年间又增建了会景楼、祭星台,成为世宗与章宗临幸之地。元、明续有营建,均未作较大的扩展。清代康熙皇帝开始修缮佛殿,并建行宫以“避喧听政”;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大兴土木,兴建亭台楼阁,共成二十八景,如勤政殿、翠微亭、栖云楼、香山寺、森玉笏等,并加筑围墙,形成规模宏丽的皇家苑囿,并赐名为“静宜园”。园墙内分为内外垣,内垣二十景,外垣八景,勤政殿属于内垣二十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摩崖佛殿是以印度石窟寺为原型, 在中国本土文化影响下的地域性产物。本文 通过文献及典型实例的研究分析,论证巴蜀 特色摩崖空间的形成与佛教文化中土化及时 代社会背景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总结巴蜀 造像与佛殿空间对传统石窟寺的继承与创 新,以及对巴蜀佛教特色的空间表达,以期 对现代及未来山地空间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镇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5km的郝洞村,系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遗构万佛殿及殿内彩塑著称,而寺内三佛楼清代佛传故事壁画却为世人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2.
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文章梳理分析了唐建中三年南禅寺大殿建筑与像设重建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笔者团队对南禅寺大殿建筑、像设进行了全面而精确的数字化测绘勘察。通过解读南禅寺大殿建筑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南禅寺大殿斗栱单材、足材材厚不同的做法,推断出南禅寺大殿的材分、营造尺以及建筑的营造模数和建造逻辑。本文同时对大殿建筑、像设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测量分析,提出基于视线控制的唐代佛殿建筑像设布局之“高三距五猜想”。在对比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后,本文最终对中晚唐时期佛殿建筑像设营造逻辑与南禅寺大殿的价值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上海玉佛禅寺保护性修缮工程处于市中心区域,周边建筑物距离基坑较近,且建造年代较早,对变形控制要求极高。修缮工程同时面临寺庙香火不能断的要求,且需保证已有百年历史的2座佛殿的安全。基于此,决定对基坑进行分区施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桩长、桩径的围护桩,并通过增设型钢斜抛撑、增设隔离桩、优化栈桥布置等措施,确保了工程进度,保证了佛殿及周边建筑的安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世界屋脊上的艺术明珠─—布达拉宫在经过十年的整修之后再现辉煌编者按: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七日,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因电线走火,引起了一场未燃起的火灾。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的同志立刻进藏进行检查,由此掀开了布达拉宫十年维修工程的序幕。接着又派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实测和计算机声学模拟,确定古建筑室内材料的声学参数和软件的参数设置,然后建立并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计算机声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佛殿内的空间要素中,佛像可以起到声扩散体的作用,特别是设置在侧墙位置的次要佛像能够显著影响声场的混响时间及STI值,佛殿内设置的各类装饰织物能够起到吸声体作用,对声场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响时间RT30和EDT上,声源的指向性主要影响EDT和C80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作者在天台庵佛殿拆解修缮工地调查见闻,并参考8枚木构件的碳十四年代(加树轮校正),考证三处题记所载历代修建时间,并详述大木构架、朱白彩画、屋面脊饰与勾头、砖墙、铁鏂的修缮改易痕迹及其年代,据此管窥其旧貌变化.可知五代后唐建造或重修佛殿时,使用了零星盛、中唐旧木构件,四枚大角梁斜置,内檐转角处用角袱,主粱上用驼峰、蜀柱以承托平粱,屋面檐口用莲花纹、兽面纹勾头;金元添置黄绿琉璃脊兽;明末清初修缮将大角梁改斜置为平置、增高翼角起翘,并撤去内檐角袱,改用短柱承托平粱,并在外檐增砌青砖厚墙、内檐梁架刷饰青绿彩画,檐口破旧勾头被易以新制龙纹勾头,使佛殿金元旧貌无存.  相似文献   

17.
杨伟昊  张卫 《中国园林》2023,39(10):138-144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唐长安城佛寺中的云霞、佛殿、树木、山体等风景最容易被文人所感知,唐长安城佛寺具备庄严的佛殿形象以及优美的山林风貌特点,营造出佛教崇尚的理想环境。佛寺包含了围绕佛寺入口、佛殿、内院、寺外产生的4类景观意象,以及文人常在佛寺中进行的5类游憩活动。依据佛寺景观意象、游憩活动特点,及其分别在城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所得结论可为地域佛寺艺术创作与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为西安城中佛寺的景观更新及游憩活动安排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对古诗文本中的景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空间分析中具有优势,对佛寺景观及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玄胜旭 《华中建筑》2013,(10):136-141
在佛教寺院中的经楼与钟楼是早期佛寺的重要布局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早期佛教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我们尚不知道其具体布局情况如何.因此,该文基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以及敦煌莫高窟佛寺壁画和韩日早期佛寺遗址资料,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寺中的经楼与钟楼布局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由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佛寺布局中的经楼与钟楼,由佛殿后边至佛殿前边、由中心院落以外至中心院落以内迁移,但其左右位置却无定制.  相似文献   

19.
迟群  许政 《华中建筑》2014,(3):149-153
基于佛塔与佛寺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实物,结合笔者对"中国古塔"研究及古塔保护实践经验,提出在丝绸之路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早期佛寺"塔为中心"制度受印度犍陀罗佛寺影响,在国内沿官方与大众两条路线发展,官方佛寺承袭印度规制而大众佛寺则模仿官方佛寺由本土居住建筑改造而来。随着佛殿地位提高,"前塔后殿"式布局成主流。在唐代佛教教义中国化成熟的基础上,佛寺布局两条发展路线合二为一,并向以佛殿为中心定制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龙兴寺始建于1299年,中佛殿为寺内现存3座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结构独特,16根石柱支撑了整个屋顶结构,木构件大多为明代构件,为研究古建筑的布局和地方特色提供了实物资料。论文主要根据现状勘察和维修设计原则,阐述了该建筑的维修保护方法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