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84例,给予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病死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病死率[对照组为9.52%(8/54)、观察组为3.57%(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GCS改善程度[(2.4±0.8)分]优于对照组[(2.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9,P<0.05)。结论 CT定位下早期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明显,对临床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方法 4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单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5例(32.6%),单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21例(45.7%),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0例(21.7%).结果 本组46例,死亡8例,存活38例,存活率82.6%,随访2~6个月,以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Ⅰ级)9例(23.7%),轻残(Ⅱ~Ⅲ级)23例(60.5%),重残(Ⅳ~Ⅴ级)6例(15.8%).结论 合理选择使用YL-1型针穿刺血肿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这一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文奎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25-728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例,分别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平均住院日较开颅手术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20,(1):269-272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对照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其中研究组66例,对照组73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1周和2周,研究组出血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加快神经损伤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时机、疗效和再出血症状。方法随机选取124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微创手术组62例,保守治疗组62例。保守治疗组进行脱水降压、血压控制、并发症防止等常规保守治疗;微创手术组经CT确定血肿位置后,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血肿部位做定向穿刺、冲洗、引流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微创手术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比保守治疗组要好(P<0.05),治疗的时机对于患者的再出血率有直接影响,治疗时间越早,发生再出血的概率就越低,2组患者之间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手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比起保守性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时间越早恢复效果越好,而且不会增加再出血概率,方法简单创伤小,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高学星基底节区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均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60例)则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差异,统计患者再出血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3.1±1.0)分、对照组(6.2±2.5)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1.7%(1例);对照组患者复发率8.3%(5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极为优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且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研究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和锥颅抽吸术后置管血肿引流两种微创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天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28例;另一组锥颅抽吸术后置管血肿引流32例。两种微创治疗方法均选择CT片示最大血肿影像层面进行定位。结果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组血肿清除率为72%~96%,治疗总有效率85.7%。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平均时间5天,死亡2例。锥颅抽吸术后置管血肿引流血肿清除率为46%~86%,治疗总有效率62.5%。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平均时间8天,死亡4例。结论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锥颅抽吸术后置管血肿引流,血肿清除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的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组与YL-1型一次性穿刺针穿刺组,根据术前出血部位、血肿量、CT扫描及意识状况分别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YL-1颅内穿刺术,观察术后24h FAM、ADL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YL-1颅内穿刺组术后24h FAM评分、ADL比例明显高于延后开颅组(P<0.05);YL-1颅内穿刺组死亡3/102(2.94%),早期开颅组术后死亡12/58(20.68%),延后术后死亡16/52(30.76%),死亡率,早期组与延后组均高于YL-1颅内穿刺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微创YL-1颅内穿刺手术治疗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研究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术后昏迷时间及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昏迷时间低于对症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颇佳,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昏迷时间,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组。A组接受开颅手术,B组接受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对比发现,B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恢复快、花费低,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1.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30例,使用硅胶管,治疗组30例,使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并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不同。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但从血肿抽吸引流的效率角度看,硬通道抽吸术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友 《安徽医药》2006,10(12):946-947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治疗组51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首次血肿清除率29.4%~84.7%,平均40.4%,经过1~8次冲洗、液化、引流,术后一周复查CT:血肿清除率90%左右。术后一月内死亡7例,死亡率13.8%,治疗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性好,适宜推广和应用。手术时机宜选择发病6 h后尽早进行。在应用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利弊,尽可能定位准确,防治颅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陈强 《临床医药实践》2008,(19):984-98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的微创引流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血肿引流。结果:全部患者首次引流血肿量15~50ml,平均25ml,术后2~5天复查,CT显示残血量为5~15ml,1~2周复查CT血肿接近或全部清除吸收。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血压病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的效果差异,探讨微创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及常规开颅手术组各70例分别实施常规开颅手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0.34±11.35)min、术中出血平均(16.12±4.0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9%低于常规开颅手术组的(76.51±18.89)min(、97.45±15.70)mL、18.57%;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总有效92.86%与常规开颅手术组的94.2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脑组织损伤小,效果可靠,对全身影响较少,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左懿  朱东辰  赵发娥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884-2885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7例中、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微创治疗组)43例,B组(保守治疗组)44例,A组采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B组单纯行保守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A组有效率62.5%及显效率40.5%均明显高于B组36.5%、20.5%(P<0.05),而A组病死率(25.6%)明显小于B组(54.5%)(P<0.01);(2)A组血肿吸收速度(15.1±3.4)天明显快于B组(35.3±5.2))天(P≤0.01);(3)治疗前、后15天A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保守治疗效果好,且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贾继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0-2152
目的 比较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46例,开颅组46例,观察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微创组病死率较开颅组低(8.7%与21.7%,P<0.05),微创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均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开颅组高[(85.53±13.47)分与(56.12±11.72)分,P<0.05].结论 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微创术组和保守组,其中微创术组32例,保守组30例。治疗期间记录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和血肿清除情况,随访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微创术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1~6d,血肿清除时间3~6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0.21±1.02)改善为(9.21±1.05);保守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4~12d,血肿清除时间16~2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01±1.12)改善为(25.41.±1.08)。2组比较,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肿清除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早,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是脑出血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病,单纯保守治疗对中重度患者的效果差,而开颅清除血肿的创伤大,尤其年老体弱患者难以耐受。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穿刺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01月份因高血压脑出血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6%,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 h内手术,其中采用小骨窗微创清除术治疗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MPST)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率为80.49%,对照组良好率为70.83%(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自理率为75.61%;对照组为62.5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4.88%和8.33%,再出血率分别为2.43%和4.17%,(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