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距离谱和交织器结构对 Turbo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高斯信道中一种新的 Turbo码设计方法。该方法对交织器及子码进行综合设计,并给出了交织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交织器和子码的综合设计可以获得优异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2.
深空测控中为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需要用到信道编译码技术。Turbo码是一种逼近香农限的高性能的信道编译码,其中,交织器的设计是影响Turbo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论述了交织器设计的基本准则,并详细介绍了3种常见的随机性交织器:伪随机交织器、S随机交织器和S改进型交织器的交织原理,对比分析了3种交织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交织器生成方式的不同将带来不同的Turbo码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3.
陈敏  王学东 《无线电工程》1999,29(4):34-37,46
本文探讨了Turbo编译码器中交织器的选择问题,首先从Turbo码的并行级联编码九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的迭代译码原理出发分析了交织器对Turbo码的纠错性能的巨大影响,然后总结了Turbo码中交织器设计的一些基本埋头工作春各自特点,最后给出了Turbo码中有关交织器的实用性结论。  相似文献   

4.
Turbo码是在1993年的国际通信会议(ICC’93)上由法国学者C.Berrou等人率先提出的一种新型信道编码方案。Turbo码很好地应用了香农信道编码定理中的随机性编译码条件,从而获得了接近香农理论极限的译码性能。由于其很强的抗衰落、抗干扰能力,Turbo码在INMARSAT-phoneM4系统,CDMA多用户检测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Turbo码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基于卷积面向分组Turbo码的交织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织器是影响Turbo码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基于卷积面向分组Turbo码的交织器构造方法,并由此给出一种简单实用的交织方案,模拟实验表明该交织方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Turbo码中快速交织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交织器存在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快速交织器的设计方法。该交织器易于实现,具有交织时延低的突出优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快速交织器可以获得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机交织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分析了随机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讨论了交织器长度的选择原则,并且对AWGN信道和Rayleign衰落信道条件下交织深度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随机交织器的两种硬件电路实现方案,其中方案二便于ASIC实现。  相似文献   

8.
Turbo码并行译码中无冲突交织器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尧  李博  王晓鸣 《通信技术》2010,43(8):137-139
交织器的结构可以影响到Turbo码的最小码距,进而影响其编码增益,最终对误比特率产生较大影响。交织器的主要功能就是随机化输入信息码序列,并让两个子编码模块在任何时刻,不会同时输出码重较轻的码字。交织器的随机性直接影响着Turbo码并行译码性能,针对现有无冲突交织器中随机性较小的特点,引入行内、行间交织等处理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交织表的随机性,以此提高Turbo码并行译码的性能,并给出了行内、行间交织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在Turbo码交织器中低资源需求的问题,讨论了低资源需求交织器的设计原则,分析了采用所设计交织器的距离谱和误码率特性,报告了在FPGA上综合布线的结果,结果表明该交织器性能较好,易于在专用集成电路上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具有低相关特性的分块交织器的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Turbocodes是近年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交织器的设计问题是Turbocodes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Turbocodes在个人通信中的应用问题,对分块交织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交织器的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此方案在实现上和相关性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在交织长度很大时,交织器的选择对Turbocodes译码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