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流域水量分配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通过统筹协调、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开发,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011年以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汉江、嘉陵江等跨省江河流域的水量分配工作,确定了流域内各省份水量分配份额,明确了重要控制断面及其下泄流量指标,为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强化水资源监管提供了基础。结合长江流域实际,提出了开展水量分配工作重点和下一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京鸿 《治淮》2014,(12):33-34
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水量分配面临着一定挑战。如何有效协调水量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解决区域用水的竞争性,保证本流域内各个区域的用水需求,这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淮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法与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展开分析,先论述水量分配与总量控制原则,进而分析了淮河流域水量分配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水量分配方法及总量指标控制的必要性,望对解决淮河流域水量分配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嫩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及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嫩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至2020年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对实施嫩江流域水量分配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根据流域规划工程情况及河道内需水要求提出嫩江流域的可分配水量,以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成果为基础,提出嫩江流域的地表水分配方案及下泄水量控制方案,并结合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水量分配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汉江流域调度对象多、调度规则复杂的问题,建立了汉江流域引调水工程及水库统一调度模型。模型将汉江流域概化为由干支流控制性水库、引调水工程、沿线用水地市、控制断面组成的水资源调度系统。模型由信息服务模块、汉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调度模块、汉江干流分段水资源调度配置模块组成,各模块间通过数据关联的形式进行耦合。模型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扩展性强,集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水量分配方案等约束条件,可分河段、分区域实现水资源调度配置目标。模型对人工经验计算方式进行了优化,为规范化、智能化地开展汉江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人民长江》2016,(16):72-72
正近日,水利部正式批复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赤水河5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赤水河流域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流域内外、河道内外、流域上下游、不同部门间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复,对促进流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上升的水资源需求率与水资源的污染短缺相抵触,汉江流域作为长江一级支流,是沿线城镇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但是汉江流域水资源的管理面临较大的挑战,要实现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水量调度必不可少。文章使用POA算法对汉江流域的水库群进行优化调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考虑蓝、绿水区别的水权界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产权配置过程中引入蓝水和绿水的概念,分别建立了不同准则下只考虑蓝水分配和同时考虑蓝绿水分配的流域水权配置模型。对区域间传输水量做了深入探讨,并且指明了该参数在调水行为中(区内调水和区外调水)的实际意义。将此模型应用于汉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中,针对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分叉型河流流域的处理方法,得到了各种模型不同准则下各个分区的水权分配结果,为汉江流域初始水权界定方案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其水量分配面临着水文情势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缺乏径流控制断面、流域区域统筹协调难度大等困难和特点。在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过程中,紧紧围绕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及现代水利发展新要求,针对平原河网特点,着力解决流域水资源面临的核心问题,采用流域数学模型为技术手段,以流域重要河湖河道内水量分配为重点,以水资源调度意见为抓手,统筹河道内外用水、流域本地水资源与引江水量、流域与区域水资源不同需求等多种因素,提出的水量分配方案切实体现了"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的指导思想。文章在分析太湖流域水资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平原河网区水量分配的难点,阐述了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技术思路、成果创新性和指导意义,并就分配方案的落实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戴昌军 《人民长江》2018,49(18):10-14
汉江流域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利部于2012年批复了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方案,以探索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模式和方法。对汉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以下简称汉江试点)的背景条件(流域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水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重以及水资源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及构建跨部门和跨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以及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汉江流域作为全国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唯一试点流域,主要任务是建立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管理指标体系、水资源监控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与评估体系,为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汉江流域试点目前初步确定了"三条红线"管理指标,构建了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体系,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方案,拟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汉江流域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将已有的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将汉江流域水资源系统概化形成网络节点图;根据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拟定重要水库的供水调度规则;模拟计算流域水资源供需的各个方面,并简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对丹江口下游的水资源配置的影响,试图为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一种分析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韩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韩江流域水量分配的研究思路是制定水量分配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公平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法、建立水量分配与水量演算模型以及解决水量分配的协调问题;水量分配方案的研究重点包括现状用水的合理性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预测、可分配水量与水量分配总量控制指标、水量分配的技术方法、特殊时期的用水规则、水量水质控制指标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达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提出在汉江流域中下游开展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的构想并编制了规划纲要。试点规划提出汉江流域中下游建设水利现代化的标志是防洪除涝安全、资源配置优化、生态与环境优良、体制机制健全,并由此提出了建设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扣损法和改进的WAM模型分别分析计算了汉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两种方法均考虑了河道内生态和生产需水量,其中扣损法是一个倒扣过程,而WAM模型则是一个顺序过程;扣损法考虑了汛期难于控制利用的洪水量,而WAM模型采用80%保证率的天然径流来折合其影响;WAM模型把水库蓄水作为一种水权来考虑,而扣损法则将水库蓄水作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一部分.实例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扣损法为207亿m3,WAM模型为223亿m3,相对误差为7.17%.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初始水权制度建设,农民初始水权配置的探索,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支撑条件的实践创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以时分水阶段,一个是以量分水阶段。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有:规划(方案)缺乏衔接,制度建设薄弱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性质模糊。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灌区水权制度建设及用水户协会建设。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特点有:通过试点逐步完善水权制度建设;以水量方式体现水权,完成水资源从流域到区域的初始化配置;以节水工程建设带动管理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水权分配的保障能力;以水量分配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规模,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民通过水票获得配置水量的权利,促进了水权交易。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汉江中下游产生水华的原因及防止其产生的临界水文条件,实施丹江口水库与引江济汉工程联合水量调配可防止水华的产生,而且不影响南水北调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地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耗水视角下水资源支撑的最大经济规模和最大人口规模指标,构建了考虑流域节水、调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判模型。以汉江流域为例,分别对流域不同水平年、不同调水规模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020年、2030年规划水平年,流域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调出水量95亿m3、引汉济渭工程调出水量10亿m3 后,流域水资源不仅仍能维持本流域发展,还能向外流域调出的最大水量分别为19.7亿m3和15.6亿m3。然而,2030年加大调水规模,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出水量130亿m3后,流域水资源不足以维持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外流域补水。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考虑耗水因素的水资源承载系统序参量,建立协调度评估模型,以汉江流域襄阳地区为例从宏观层面评估水资源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襄阳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协调态势在2011—2017年间由较不协调逐步发展为基本协调,在考虑节水情况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趋于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汉江流域远景跨流域引调水规模研究和确定长江补水规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