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营养支持状况,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营养风险状况以及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600例患者入选并完成NRS评分,NRS2002适用率为100.00%;入院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7%(37/60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2.67%(136/600),营养不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00.00%,显著高于无营养不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P0.05);男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600例患者中行营养支持205例(34.17%),存在营养风险者营养支持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NRS2002是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有效工具,可作为临床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并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为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使用NRS-2002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分组后结合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年龄与蛋白检测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20例,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年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RS评分患者的术前蛋白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年龄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有差异。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结合营养状态评估,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运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标准,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60岁以上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6例,对照组34例.EN组术前3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第1、3、5、7天检测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浆D-乳酸(D-LAC)和二胺氧化酶(DAO),观察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EN组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LAC、DAO水平及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肠道清洁度、吻合口漏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在性别与年龄间的差异研究。方法 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随机选取130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系统进行营养风险评分,有营养风险(NRS≥3分)的患者63例,为实验组;NRS<3分的患者6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同时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之间营养风险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老年患者(≥70岁)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70岁)(P<0.05)。结论 NRS-2002操作便捷,科学性强,是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有效工具,可以作为患者营养治疗方案的依据。而结直肠癌患者中,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需注意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素杰  薛蓉  田德财  胡晨  翟飞  程焱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652-1654
目的 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3-5月我院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5岁)2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修订的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测定其人体测量学指标及生化指标,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NRS2002评价结果,237例患者中营养正常者88例,营养不良风险者149例,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上臂围(AC)、小腿围(CC)及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8.320,P<0.05).根据MNA-SF评价结果,237例患者中营养正常者88例,营养不良风险者73例,营养不良者76例,3组患者BMI、AC、CC及ALB、Hb、T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9.650,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与MNA-SF呈负相关(r=-0.863,P<0.01);一致性良好(Kappa=1.0,P<0.01).结论 NRS2002、MNA-SF均可有效地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神经内科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和蛋白测定,分析NRS与蛋白测定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NRS-2002对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NRS,NRS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同时测定患者外周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的水平.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营养风险与患者年龄和分期密切相关;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ALB、PAB和TRF均有所降低,但仅P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和T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术前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患者,年龄越大风险越大;NRS评分与ALB、PAB和TRF测定相关,尤其是PAB的测定,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系统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营养风险进行筛查.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45例老年老年胆石症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测定其术前及术后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存在营养风险者(NRS≥3分)18例,无营养风险者(NRS<3分)27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0%,存在营养风险≥3分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病人术前BMI及术后BMI、TLC、PALB、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S2002可用于老年胆石症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筛查,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探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各营养指标与疼痛及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创伤及脊柱骨肿瘤科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量表、疼痛评定量表(NRS)和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进行患者营养风险评分、疼痛评估和跌倒风险的评价。结果 155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有67例(43.2%)和121例(78.1%)存在营养风险;伴有疼痛的有136例,有跌倒风险的79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NRS2002评分与术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r=0.835,P<0.05),术前和术后NRS2002评分均与Morse评分(r=0.318、0.335,P<0.05)和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0.332、0.306,P<0.05);NRS疼痛评分与术后NRS2002评分(r=0.210,P<0.05)和住院天数均呈正相关(r=0.182,P<0.05),与术前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170,P<0.05)。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软件R4.2.1的pR...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预测ICU成人重症患者的预后。 方法 选择2017年1-5月滨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人重症患者201例,进行调查性研究。24 h内完成NRS2002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入选患者均经过肠内和/或肠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观察不同营养风险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差异;分析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危重患者中度以上营养风险高达88.6%;死亡组和存活组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风险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营养风险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与预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9和0.329;两种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和0.6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CU成人重症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可反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可对重症患者预后进行预测,尽早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主观全面评估法(SGA)、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在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作为判断营养状况的标准诊断方法,采用NRS2002、SGA、MNA-SF3种工具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评估,探讨其在不同年龄和不同住院科室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18~<60岁年龄组住院患者中,在内科SGA的诊断价值优于NRS2002和MNA-SF,在外科NRS2002的诊断价值优于SGA和MNA-SF;≥60岁年龄组住院患者中,在内科MNA-SF的诊断价值优于NRS2002和SGA,在外科NRS2002的诊断价值优于SGA和MNA-SF.结论:3种工具在不同年龄和病种中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不同,其诊断价值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微型营养评价精法(short-form 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SF)和营养风险筛查方案(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对老年压疮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三种营养评价方法评价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探讨最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ALL)、简易的微型营养评价法(MNA-SF)、欧洲营养不良风险调查方法(NRS-2002)对108例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优劣。结果 MNA-ALL和MNA-SF对营养良好、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A-ALL、MNA-SF、NRS2002对营养良好和潜在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方法对男性、低龄组(60~79岁)住院老年患者潜在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高龄组(>8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MNA-ALL较其他方法检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高,可作为老年患者入院营养状况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山东省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放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探讨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627例消化道肿瘤放疗患者用改良版N 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肿瘤的原发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的影响,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和客观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评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评估结果与营养指标中的体重减轻呈明显的负相关( P<0.01)。结论 N RS2002筛查表能正确反映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功能状态,对于后续放疗中的营养支持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球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诊断共识(GLIM)两步骤中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和不同标准组合诊断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浙江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30 例(≥65 岁)老年患者,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并完成简易微营养评定法(MNA-SF)、营养风险筛查2002 评分(NRS2002)等问卷评估,营养筛查阳性的患者按GLIM第二步符合至少一项病因学标准及一项临床学标准诊断为营养不良。Kappa值分析NRS2002、MNA-SF分别作为GLIM第一步营养筛查工具诊断营养不良的一致性和GLIM第二步2种病因学标准分别与各项临床学标准组合下诊断营养不良的一致性。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采用NRS2002 和MNA-SF分别作为筛查工具,最终诊断营养不良患者23例(17.69%)、25例(19.23%),一致性较高(Kappa=0.71,P <0.001)。NRS2002和MNASF均筛为阳性的营养不良患者中符合非自主性体质量丢失分别与两项病因学标准组合诊断营养不良一致性一般(Kappa=0.59,P =0.003);肌肉量减少与两项病因学标准各自组合诊断一致性也一般(Kappa=0.51, P =0.007)。而低体质量指数(BMI)与两项病因学标准组合一致性较差(Kappa=0.26,P =0.1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情绪、失眠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NRS2002 及MNA-SF分别作为GLIM第一步筛查工具时诊断营养不良的一致性较高,可以互相替代。GLIM第二步符合各项临床学与病因学标准组合中,符合非自主性体质量丢失或肌肉量减少与两项病因学标准各自组合的一致性一般。  相似文献   

15.
文建 《中外医疗》2012,31(27):9-11
目的调查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消化内科218例老年住院病人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治疗率。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3.9%,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为46.3%,入院后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结论 NRS2002能有效筛查消化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目前的营养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应重视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评估的结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进行营养筛查。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NRS2002和MNA。NRS2002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7.31%,MNA显示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92%,二种方法在营养筛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RS2002和MNA均适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筛查。  相似文献   

17.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选择在肿瘤内科住院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次日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患者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 NRS2002的完全适用率为81.5%。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5.5%。213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152例(71.4%)接受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387例患者中,有37例(9.6%)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为11.6∶1。使用肠外营养(PN)的患者中,只有52例(29.9%)患者采用混合输注。结论 NRS2002适用于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肿瘤内科有一定量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营养支持应用仍存在某些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的营养支持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措施对具有营养风险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干部保健科新入院的129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标准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发现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对其进行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分别在营养干预前、干预两周后、1个月后检测患者肝肾功能、血脂、蛋白水平,比较营养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29例患者中N RS≥3分的患者有3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4.8%(32/129)。营养干预两周后、1个月后患者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对具有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