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煤矿矿区节能减排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边界确定和因果关系分析建立了节能减排动力学模型,以开滦集团为例,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了该系统的煤耗成本、电耗成本以及物耗成本。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了结论。煤矿企业未来发展必须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为主,以此来提高企业原煤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己步入了衰老期的煤炭矿区企业,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工作新要求,结合衰老煤炭矿区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衰老煤炭矿区企业节能减排再深化工作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开发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峰 《煤炭学报》2008,33(2):237-240
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开发系统动态仿真方法,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选取煤炭可采储量、原煤产量、工作面个数、新建工作面个数和报废工作面个数5个主要系统变量,对模型进行了历史仿真检验.并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定3个情景,对某矿区进行了情景计算和政策实验.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方法是有效的和可信的,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政策实验室”,对矿区进行未来发展情况的仿真预测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增大产能、节能减排、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是当前煤炭开采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并以大同矿区为例,分析了其煤炭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指出大同矿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加大煤炭入选比例,着重发展水煤装、活性炭技术,并深化煤矸石、粉煤灰和煤泥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煤炭矿区环境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日益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关注。矿区作为资源开发与原材料生产的主要场所,尤其应该更加重视。本文以研究复杂问题和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系统动力学为手段,把煤炭矿区环境系统分成固体废物、水和大气三部分,建立了煤炭矿区环境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以某煤炭矿区为例,进行了历史检验和动态仿真与预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和可信的,能够充分代表现实的煤炭矿区环境系统。该模型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碳足迹的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碳足迹的分析方法和基于生命周期的过程分析法,沿着煤电产业链对煤炭矿区碳排放源构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煤矿直接碳排放源和间接碳排放源,确定了煤炭矿区碳排放计算边界。以盘江集团为例,对煤炭矿区的原煤生产单位、原煤加工单位、煤泥煤矸石电厂以及煤层气公司的碳排放源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找出原煤生产各阶段的碳排放源,揭示了碳排放的本质过程,进而为从源头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减排计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能源开发的战略要求,我国煤炭深部建井开采不可回避,提高了井下原煤入选率和矸石选出率。矸石井下就近充填,可降低矿井运输成本、提高矿井煤炭有效提升能力,可达到地面不排放矸石的环境要求,还可减小地表下沉,经济与环境效益巨大,对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井下煤矸分选技术发展迅速,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系统介绍了安阳矿区主要矿井煤炭资源与煤质特征、原煤性质与可选性,结合资源特点与产品市场需求分析,提出了矿区煤炭洗选加工发展规划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伟 《选煤技术》2023,(4):65-69
为提高煤炭分选加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基于煤质特征以及矿区附近煤炭用户的需求,呼吉尔特纳林才登矿区制定了相应的洗选产品结构。通过粒度组成分析、密度组成分析、可选性分析认为:该矿区末煤指标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洗选,但块煤量大且指标不合格,必须进行分选加工;理论分选密度下,块煤可选性为易选。经选煤方法以及不同矿井原煤在不同分选下限时分选效果的简要对比,推荐采用分选效果更好、次生煤泥量更少、适应性更强的浅槽重介分选工艺;分选下限推荐采用6 mm,此时技术经济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10.
 基于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探索了煤矿生态建设的技术体系。因地制宜进行了生态产业的规划设计,确定了煤炭—电力—港运-旅游的产业链延伸方式;优化矿区水资源配置,使矿区污废水循环利用;创建了煤矸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绿色处置模式及矸石边排放边绿化的处置技术;优化开拓布局,实施矸石井下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放顶煤条件下上行开采等清洁开采技术,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减少了地面沉降、矸石产出量及矿区环境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煤矿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煤矿企业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煤矿企业节能降耗的潜力较大,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方面前景广阔。煤炭生产是一个多环节配合的复杂系统,根据煤矿企业能源消耗特点,开发了煤矿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描述了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模块,介绍了煤矿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在城郊煤矿的实际应用情况。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煤矿企业节能信息化管理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促进了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煤矿企业既是能源生产企业,也是高耗能企业。煤矿的能源消耗80%是电力消耗,而电力主要用于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反映到设备上,主要耗能设备有通风机、提升机、空压机、排水泵等。通过对在用主要耗能设备耗能状况的逐台监测,掌握了主要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情况。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清晰了解能耗水平。根据现有的节能降耗技术和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整改措施,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与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少鹏  安淑女 《煤矿机械》2012,33(8):217-219
介绍了节能新技术在煤矿生产设备中的应用,提升机、带式输送机、水泵、采煤机以及煤矿通风机系统在煤矿生产环节都使用了节能新技术,通过对煤矿生产机械设备耗能情况进行节能分析,总结出了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在煤矿生产环节变频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进行节能减排,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矿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利用矿井余热资源,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研究了矿井水余热资源、空压机余热资源,分别对系统的设计原则、项目内容、设备组成和系统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矿井水余热系统运行费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费用和采用燃气锅炉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得出,采用矿井余热综合利用方式最经济,相比燃气锅炉系统每年节约费用291.08万元,经济价值巨大。研究有效降低了煤矿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游 《煤炭工程》2019,51(7):138-141
针对露天煤炭开采能源消耗大、温室气体排放高的特点,对露天煤矿进行碳排放量的核算,从而清晰认识露天煤炭开采的碳排放源,并为露天煤矿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文章在识别其排放源的基础上进行了温室气体核算模型的构建,并以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能源消耗情况为基础,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最后结合露天煤矿特点,对其减排策略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霁宇  王韬 《煤》2009,18(10):23-24,79
压缩空气是煤矿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源,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作为煤矿生产中的用电大型设备,其经济运行与节能改造也逐步提上矿井生产的节能减排规划。文章着重对煤矿用空压机系统经济节能运行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有效控制煤矿配电系统的能耗,可保证煤矿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损耗最小。研究了基于BIM的煤矿配电系统节能降耗方法。基于BIM集成煤矿配电系统能耗数据,使用BIM模型存储数据库,存储全部的煤矿配电系统能耗数据;依据配电系统能耗数据的BIM特征,利用注意力机制和长短记忆网络获取以及重构煤矿配电系统的特征序列,来预测煤矿配电系统能耗情况,采用模糊能耗控制方法控制煤矿配电系统能耗。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数据集成后,数据失效率低于0.45%,能耗预测的拟合优度值高于0.93,控制后配电系统各个节点的功率损耗结果均低于0.015 MW,且电压相对较为平稳,均在9.5 kV。  相似文献   

18.
闫向彤  杨琦 《煤矿机械》2021,42(2):174-176
针对传统的井下局部通风机恒速运行及浪费电能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智能通风系统。将井下瓦斯浓度、温度、湿度及煤尘等参数输入到BP神经网络模型中,对井下风量进行预测,通过当前风量与预测风量的对比,运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变频器电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有效降低了局部通风机的耗电量,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矿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是造成矿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严重制约了矿区的改革与发展。为了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达到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就必须不断改进、加强矿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设施建设。本文通过对多种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运行和环境等多方面对比分析,并结合矿区实际条件,提出了适合煤矿矿井污水治理工程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我国在强化CO2排放控制的同时加强对甲烷等非CO2温室气体的控排.在研究我国煤矿甲烷排放来源及构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矿井实测法T3方法分析测算我国煤矿甲烷的历史排放趋势,辨识煤矿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建立煤矿甲烷排放主因素分析模型(MFAME),并按照基准、发展、新政策3种情景预测到2060年的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