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铜器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艺术色彩,在紫砂艺术融合的众多文化艺术之中独树一帜。青铜器纹饰生动形象地融于紫砂造型装饰之中,既要满足紫砂艺术的创新表现,又要体现青铜器纹饰的装饰艺术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叶永君 《陶瓷工程》2010,(7):62-62,66
青铜器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艺术色彩,在紫砂艺术融合的众多文化艺术之中独树一帜。青铜器纹饰生动形象地融于紫砂造型装饰之中,既要满足紫砂艺术的创新表现,又要体现青铜器纹饰的装饰艺术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青铜器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艺术色彩,在紫砂艺术融合的众多文化艺术之中独树一帜。青铜器纹饰生动形象地融于紫砂造型装饰之中,既要满足紫砂艺术的创新表现,又要体现青铜器纹饰的装饰艺术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美华 《佛山陶瓷》2013,23(9):72-72,74
以吉祥图案为创作原理,从民族线路去发展也是紫砂必经之路。笔者的这把《称心如意》壶就是从传统民族纹饰中提取的如意元素创作的,整体的光润素雅是紫砂造型艺术中最常见的形态,也是最深入人心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王牟霆  范建红 《江苏陶瓷》2013,(6):67-67,69
宜兴紫砂源远流长,蕴含着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双重内涵,呈现着特有的古朴、典雅、哲理的艺术效果.本文以紫砂“四方吉祥如意壶”为例,简述了紫砂四方壶的特色、演变和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吉祥如意纹饰装饰在紫砂壶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夏瑞娟 《江苏陶瓷》2020,53(1):62-63
发源于宋代的宜兴紫砂艺术算是后起之秀,却凭借着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和内涵丰富的精神属性,巍然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彰显着东方文化的魅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紫砂茶具"吉祥如意"考虑到日常饮茶的方便性,特地搭配了两个品茗杯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紫砂茶具套组作品。紫砂壶上面的如意纹饰和和紫砂小杯的纹饰一致,完美搭配,更显得典雅大方、气韵统一。这样的组合设计把紫砂器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更加完整地体现出来,把紫砂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合起来,让我们不论是在平时喝茶品茗的时候,还是日常生活之中都能感受到紫砂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和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7.
千年陶都,荆海砂流,以传统紫砂艺术文化为传承的紫砂壶名扬四海。紫砂壶艺或以方、圆等几何形体为创作题材的紫砂光货,或以梅、兰、竹、菊、瓜果等仿自然物体为创作题材的紫砂花货,或以筋嚢纹饰为创作题材的筋嚢器,"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传统紫砂壶艺,正是以传统古典而又时尚动感的造型与艺术文化内涵备受紫砂爱好者与藏家的宠爱。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先祖将"龙"、"凤"、"鱼"、"葫芦"、"喜鹊"等自然实物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以满足其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后来逐渐发展为中国独特的吉祥文化。吉祥纹饰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商周时期,清朝为发展鼎盛时期,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劳动人民是吉祥纹饰的创始者,因其对生活的感悟较深,创作出的吉祥纹饰也与日常生活贴近,妙趣横生。1造型设计紫砂文化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联系密切,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龙的雕塑精荚,以四肢站立,纹饰精雕细琢,展现了紫砂雕塑的魅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便如同此壶般高大而伟岸。笔者以紫砂陶艺来继承和袭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的民族魂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0.
宜兴拥有着7000多年的制陶史,紫砂正是在这悠久的历史之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千百年的时光足以变幻沧海桑田,但是蕴藏于大地之下的紫砂泥料亘古不变,紫砂艺人们用聪慧的头脑和巧夺天工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时而昂扬、时而婉约的紫砂之歌,在今天的新时代之下更加的动听和悦耳,吸引着更多的人们来关注到紫砂艺术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常乐壶",作者把紫砂良好的实用性和可塑性利用起来,首先是一件可以在茶座之上使用的冲泡利器,然后才是在长时间的把玩欣赏之中,让我们感受到金色纹饰如意散发出来的金属光泽,和古朴的紫砂交相呼应,共同呈现出美好的吉祥祝福,在饮茶的过程之中甘之若饴.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紫砂茶具制作中的几种装饰应用方式。总结了各种装饰应用方式的不同特点及手法。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的创作题材十分丰富,大自然便是其得天独厚的题材源泉,因此,紫砂壶往往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情趣。人们在使用紫砂壶品茶过程中,与自然对话,求得明心见性,并生发出回归大自然的情感。本文以紫砂"畅游壶"为例,浅析花器紫砂壶的自然情趣。  相似文献   

13.
我国紫砂陶土种类众多,分布较为广泛。本文介绍了江西省高安市灰埠镇紫砂土的成矿地质特征,通过对本地紫砂土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颗粒组成等制陶生产工艺的研究,发现该紫砂土完全满足制陶的要求。利用该地区紫砂土能制出性能优良的紫砂陶制品,加快了该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宜兴的五色土,造就了紫砂壶艺术之美。一代又一代紫砂陶艺家在紫砂壶的创作中继承传统技艺,营造了具有自己心灵空间的壶艺形象。紫砂壶的仿自然形态造型(花器),直接从大自然中发现和提炼创作题材,将自然之魂与艺术之魂交融,使"桃"之类的紫砂壶作品洋溢着清新自然、意趣天成的鲜活气息。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时代的唐山建筑瓷砖装饰纹样进行了搜集与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唐山的建筑瓷砖装饰纹样是随时代而嬗变的,纹样折射出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6.
人类饰纹可以记录自身的生存经验和文化认识,也可以表达情感或寄托理想。本文通过对秦汉时代陶瓷饰纹发展的考察,研究了秦汉时代纹饰艺术在陶瓷器物上体现的特征、发展规律及其所包含的艺术特质及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禽鸟主题是楚、秦、汉这一历史时期漆器装饰纹样中大量出现的表现题材,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之间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每个时期都形成了与时代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发展水平相契合的造型样式和构图形式。楚漆器禽鸟纹装饰已表现出明显的对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追求,这一特征在之后的秦汉漆器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并逐步演化为画面动势的营造和表现。本文试图从造型、构图、装饰部位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这一趋势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基于分形理论进行陶瓷装饰图案设计 ,利用平面二维函数或规则的反复迭代生成复杂的分形集合的各种算法 ,该集合通过着色可以形成精美的图案 ,生成的图案可以输入到流行的设计软件以便对图案进一步加工。本文利用VB开发工具开发出基于分形理论的装饰图案设计系统 ,试用后的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到陶瓷装饰图案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从肌理运用、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传统装饰纹样意义的转变、科学进步对现代陶艺装饰方法的拓展以及烧成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宜兴掇罐的独特制作过程和特殊工艺以及掇罐装坯烧造技术在紫砂陶生产中的运用,对掇罐进行考证和探究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