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脂胶囊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五酯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经门诊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口服五酯胶囊的治疗观察,并与口服联苯双脂的25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以对五酯胶囊护肝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估。结果:所有病例经一个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转氨酶全部恢复正常,停药一个月后治疗组(口服五酯胶囊组)无一例出现肝功异常的反跳现象,也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口服联苯双酯组)出现肝功能异常反跳18例。结论:五酯胶囊具有保护肝细胞和 细胞膜作用,可显著降低肝炎患者ALT和AST值,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反跳性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酯胶囊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五酯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经门诊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口服五酯胶囊的治疗观察(治疗组),并与口服联苯双酯的25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对照组),以对五酯胶囊护肝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估。结果:所有病例经1个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转氨酶全部恢复正常,并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无1例出现肝功异常的反跳现象,也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肝功异常反跳18例,结论:五酯胶囊具有保护肝细胞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可显著降低肝炎患者ALT和AST值,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反跳性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滋阴化浊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ALT持续性升高的作用,并与联苯双酯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60例患者分成滋阴化浊法治疗组160例,联苯双酯对照组100例,病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停后1个月ALT反跳情况.结果:滋阴化浊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联苯双酯对照组总有效率84%,停药1个月ALT反跳率治疗组为10.3%,对照组为58.3%,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滋阴化浊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ALT持续性升高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停药后不易反跳,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4.
五灵丸与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五灵丸与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给予五灵丸;对照组90例,给予联苯双酯。两组均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肝功能的检测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率、肝功能复常率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且优于联苯双酯。  相似文献   

5.
<正> 从1992年2月至1993年6月,我们应用降酶汤加联苯双酯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异常,并与联苯双酯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疗效非常显著。现将治疗观察情况报告于下。 1 临床资料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共计41例。两组病例选择均按1984年12月30日在南宁召开的全国第3次肝炎会议所修正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之黄疸及其它疾病而确诊。确诊后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其中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6例,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12例,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1例,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4例,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1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保肝灵对肝功能损害的保护效果及保肝灵预防联苯双酯停药后ALT反跳的效果。方法:对46例转氨酶升高患者给予联苯双酯加保肝灵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23例继续保肝灵治疗,而对照组23例停药。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ALT、AST、方面较之对照组效果更明显,预防联苯双酯停药后ALT反跳的效果显著。结论:保肝灵对联苯双酯停药后ALT反跳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0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用护肝药物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对照组则加用复方益肝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68.06%,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ALT、AST好转,复常率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14周反跳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酯胶囊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氧自由基、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症状的作用,且反跳率低,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娟洁  余松  王凯 《新中医》2019,51(10):134-136
目的:观察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ALT升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对照组50例和安慰剂组20例,观察组予以五酯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甘草酸二胺胶囊治疗,安慰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3组同时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ALT复常率、反跳率及ALT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安慰剂组为75.00%,对照组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P 0.05),安慰剂组与对照组则疗效相当(P 0.05)。观察组ALT复常率为91.11%,高于安慰剂组的80.00%及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安慰剂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则差别不大(P 0.05)。观察组ALT反跳率为18.29%,低于安慰剂组的25.00%及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安慰剂组与对照组的ALT反跳率则差别不大(P 0.05)。治疗后,3组AL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但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酯胶囊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ALT值,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ALT升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郁肝舒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CHB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03例CHB患者(肝郁脾虚证)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次,1次/d;联苯双酯片,25 ~ 50 mg/次,3次/d,口服,至肝功能正常后4周停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郁肝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4周.检测e抗原(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BV-DNA,观察肝郁脾虚证证候积分,检测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BV-DNA水平及ALT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24周观察组HBV-DNA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2,24周观察组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2,24周观察组ALT复常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转阴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IgG,IgA及IgM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胃胀、胁肋胀痛、腹胀、食少纳呆、便澹不爽、情绪抑郁、善太息及肝郁脾虚证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郁肝舒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联苯双酯能抗乙肝病毒、保护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三味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乙肝病毒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肝三味颗粒和阿德福韦酯胶囊,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疗程均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HBV-DNA、上腹B超及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明显(P<0.05),HBV-DNA阴转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三味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HBV-DNA阴转,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肢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病毒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定量(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无明显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使患者HBV-DNA阴转,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何泽民  何勇强  杨迎宾  曾为华 《中医杂志》2011,52(23):2017-2020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活血胶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拉米夫定片、联苯双酯滴丸、肌苷,治疗组(46例)在此治疗基础上,依次口服扶正解毒活血胶囊Ⅰ号、Ⅱ号、Ⅲ号各90天.两组疗程均为270天,第0(治疗前)、30、60、90、180、270天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HBV)五项、HBVDNA载量和肝纤维化指标,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均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g/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g/HBeAb)转换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扶正解毒活血胶囊序贯治疗CHB有较好的综合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HBV耐药与变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五羚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以五羚丹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肝速康胶囊,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2、6、12周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转率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P<0.01),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转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羚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4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粒口服治疗,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更昔洛韦治、联苯双酯粒三药合用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更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56例HBVDNA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护肝、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1次/天口服,疗程48周。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幅度、肝功能各项指标及Child—Pugh计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和秋芬 《光明中医》2012,27(7):1401-140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病毒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定量(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无明显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使患者HBV-DNA阴转,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胶囊0.5mg口服1次/d;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1.5g口服3次/d.2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利康3号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利康3号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均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乙犁肝炎一号与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乙型肝炎一号治疗,1剂/d、分两次口服;对照组40例,服用联苯双酯1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6例、显著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基本痊愈18例、显著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65.0%。结论乙型肝炎一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肝得宁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肾不足、瘀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肝得宁片与阳性药联苯双酯滴丸(1:1)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肾不足、瘀热互结证患者48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肝得宁片+联苯双酯滴丸模拟药,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滴丸+肝得宁片模拟药,两组常规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中医症候和肝功能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中医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3个月治疗组降酶率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得宁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肾不足,瘀热互结证型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