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新宇 《山东机械》2002,(2):19-20,34
目前我国制冷行业广泛应用的冷水机组测试设备大多数为人工控制水箱混水式,即蒸发器回路的冷水与冷凝回路的热水在水箱或水池内进行混合,使回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水温达到标准测试工况,多余的热量通过冷却搭散发掉。这种传统的设计有很多缺点,首先水箱或水池需要保温措施,而且其占地面积大,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蒸发器侧空气流量及用水量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器侧空气流量和水箱出水流量对水箱的水温影响很大;蒸发器空气侧流量越大,蒸发器出口温度越高,随着空气流量从大到小,蒸发器出口温度分别提高了10.20,8.90,5.70℃;系统瞬时COP随着蒸发器空气侧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同一空气流量下,瞬时COP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瞬时COP下降率分别为1.53%,2.05%,2.92%;故障工况下蒸发器空气侧空气流量对机组瞬时COP的影响很大,机组在故障工况下的瞬时能效比很低,且能效比波动符合换热强弱交替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申广玉 《流体机械》2007,35(6):83-85
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相同换热量和相同工况下,采用5/16″管径R410A蒸发器(或冷凝器)与采用3/8″管径R22蒸发器(或冷凝器)时回路数的比值,并指出比值是两工质物性差异和盘管的内径及当量摩擦阻力系数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CPR1000核电机组每台蒸汽发生器(简称蒸发器)设计有4台窄量程水位计和1台宽量程水位计,其测量偏差或扰动将影响蒸发器水位控制或产生蒸发器水位低触发反应堆跳堆保护,严重工况下存在一二回路贯通、堆芯失去冷却等风险。本文结合国内某核电站三、四号机组在机组启、停阶段多次出现的蒸发器水位异常波动的典型实例,结合差压式水位计测量原理,阐述了水位波动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设计安装改进的维度提出了核级智能变送器在CPR1000核电机组中水位测量的优化、改进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主给水管道进行力学分析时有两种方法考虑主回路影响,一种是连着主回路模型一起计算;另外一种是与主回路模型解耦计算,通过在解耦处施加主回路产生的地震谱及位移来模拟主回路影响。以主给水管道解耦模型为研究对象、以PIPESTRESS有限元软件为工具,对主给水管道管嘴到蒸发器解耦约束点处的模型分别采用RIGD单元和SPRS单元开展抗震分析,对比采用这两种单元建模时主给水管道在地震载荷下的应力、反力及阀门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为后续主给水管道与蒸发器解耦模型建模方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DCS系统进行某1000MW压水堆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冷却能力提升项目控制系统设计,实现新增冷却回路在循环净化、RRA备用、乏燃料水池冷却等工况下的设备控制、状态监控、故障报警功能,增加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和冷却能力冗余度,保证乏燃料的安全存储.  相似文献   

7.
顾安双 《通用机械》2009,(10):70-71
详细介绍了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将它和传统的低位水池(水箱)供水方式进行了充分的比较,无负压供水设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经验算法计算双压缩机、单制冷剂回路蒸发器内部压缩机吸气通道的结构参数,并用CFD对计算所得结构参数进行了验证。通过CFD计算结果找出可优化点并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薄壁槽孔压降与速度的关系,整理蒸发器吸气通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哲  田津津 《流体机械》2007,35(9):72-76
研究了入口空气相对湿度、温度以及风速对风冷热泵蒸发器结霜的影响,获得了各个入口空气参数对蒸发器结霜厚度和换热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空气入口相对湿度等参数对蒸发器结霜以及换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结霜严重地影响了蒸发器换热性能.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的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波浪能发电半物理仿真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浪能发电装置下海部署前评估其发电系统性能对装置的研发至关重要.目前评估方式主要有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室水池试验或者海试.计算机仿真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实验室水池测试和海试耗资大,且小模型物理试验有时难以准确反映原型的实际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一套能模拟波浪作用的半物理仿真试验平台,通过在仿真回路中接入真实的发电系统,并设计一套液压驱动系统实时复现波浪作用下浮子的运动,无需实验室水池或者海试便可实现装置下海部署前对其发电系统性能进行测试.为验证半物理仿真试验方案的可行性,以中国典型海况为例,以筏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为研究对象,设计制造出半物理仿真试验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液压驱动系统的跟踪性能和发电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驱动系统能很好地复现波浪作用下两筏体间的相对纵摇运动,半物理仿真试验平台的测试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发电系统的性能.研究成果为模拟波浪能发电和评估其发电系统性能提供一种相对廉价又有效的试验方式.  相似文献   

11.
翅片成型机是加工汽车空调器平行流式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及水箱中的主要元件—散热翅片(图1)的专用设备。图1工件形状平行流式换热器是汽车空调换热器换代产品,为了适应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研制了翅片生产专用设备,替代进口,在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中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果汁行业中物料蒸发浓缩时传热效率高,受热时间短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指标和生产效率,该文以某果汁厂的五效降膜蒸发器控制系统工程项目为背景,阐述了五效降膜蒸发器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控制回路的设计,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集成方案,重点运用西门子组态软件WinCC和Step7 V5.5软件开发了蒸发器系统的工艺界面和下位机程序。该系统具有实时动态显示和操作功能,能够实现果汁厂蒸发浓缩的工艺流程再现,并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微小型平板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Capillary pumped loop,CPL)的蒸发器结构,使其能够适应高热流密度散热的要求。分析蒸发器由于微型化后侧壁导热对系统传热能力的影响。建立新型蒸发器毛细多孔芯内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液体补偿腔的流动与传热模型以及蒸汽槽道和金属外壁区域的导热模型,并用SIMPLE算法对蒸发器进行整场耦合求解。数值结果表明,工质蒸发发生在多孔芯上表面以及侧壁附近,采用热导率较大的铝外壁时,蒸发器加热表面的温度水平较低且温度均匀性较好,但侧壁导热的影响导致CPL的传热能力不高。外壁采用热导率较小的不锈钢可以明显提高CPL的传热极限能力,但同时却较大地增加了加热表面的温度水平以及不均匀性。采用组合结构的蒸发器一方面可以提高系统的传热能力,同时降低了加热表面的温度水平和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14.
相变蓄热技术是提高太阳能系统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搭建了一套相变蓄热水箱试验系统,在初始水温80 ℃、进水温度5℃的工况下,测试得到了水箱内各温度点随无量纲时间的变化,在进水流量分别为1,3,5,7,9 L/min时,基于MIX number和填充效率分析法,深入分析了相变蓄热水箱的热特性。基于三水合醋酸钠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箱温度为80 ℃时,普通水箱、PCM48和PCM58的能量分别为18.81,19.34,19.07 MJ。进口流量相同时,相变蓄热球越靠近水箱进口,水箱的热分层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简易的测试装置,通过与探测器进行水池联调,可方便地对水下探测器的性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6.
影响风冷式热泵蒸发器结霜性能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哲  厉彦忠  王强 《流体机械》2002,30(11):46-49
研究了在热泵工况下变化参数对风冷热泵蒸发器霜形成率的影响,获得了入口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流速以及翅片间距等参数对蒸发器结霜量和空气侧压降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论对翅片管式蒸发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导引头伺服系统隔离度与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扰动隔离是导引头的一个重要功能,通常用隔离度来评价导引头的扰动隔离性能。分析了导引头直接稳定和间接稳定的扰动隔离原理,建立了导引头的隔离度模型。通过分析导引头的稳定回路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导引头伺服系统调试阶段的,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隔离度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稳定回路中施加干扰信号实现隔离度的快速测试,不需要使用飞行仿真转台模拟载体运动。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系统组成简单、测试速度快的特点。采用该方法对某红外成像导引头稳定回路进行了隔离度测试,测试结果接近于采用传统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这表明使用该方法测量导引头或其他动载体光电平台的隔离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一种用于液压马达测试台中的双向闭式加载回路系统,尤其适合于要求能够快速检测液压马达左旋或右旋加载的马达检测试验台上。主要是利用双向加载泵和单向阀桥式回路实现双向加载,用溢流阀提高加载泵的输出压力,从而提高被试马达的扭矩,实现马达的测试要求,经过实际使用,证明这种方式可靠、平稳、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Y、D和J核电厂运行期间,在反应堆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PTR)换料水箱PTR001BA冷却循环阶段,多次发生冷却循环泵2号泵PTR002PO就地停运时1号泵PTR001PO自动跳闸故障。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确定了故障原因,并给出了针对性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汽车空调中使用的管带式蒸发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制冷剂流道的强化结构特点,进行了蒸发过程中制冷剂—油混合物的压降预测。在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管带式蒸发器中制冷剂—油混合物的压降关系式,并同时分析了油含量对蒸发器性能影响,为减少因蒸发温度下降引起产冷量损失提供分析依据,以利于进一步改进换热器内部强化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