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易漏诊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是指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发现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88年,WHO提出瘤体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称为微小癌,甲状腺微小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35%,其中,PTMC占绝大多数。PTMC由于癌灶小、病灶隐匿和无症状,多数与良性结节并存,大多数病例是在甲状腺手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检查才发现,极易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是指肿瘤直径≤1.0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TMC),生存率高,预后好。十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随着近年来诊断水平的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国外报道[,PTMC约占甲状腺癌的6%-63.7%;国内报道为11.0%-47.7%,我院2008年-2013年4月间,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治患者共2225例,微小乳头状癌占55.9%。关于微小乳头状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仍有争议。本文对我院2008年-2013年5年间1244例初治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肿瘤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1]。大多数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其手术切除范围目前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对3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微小癌为甲状腺癌原发病灶最大的直径≤10mm的甲状腺癌,临床组织学最常见的为乳头状微小癌,大约占甲状腺微小癌的65%。99%。由于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临床广泛普及,且因其分辨力较高、图像较清晰、显示血流灵敏等诸多特点,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作者对所有患者全部进行超声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构成的变化,探讨甲状腺癌病理学特点,寻找甲状腺疾病谱的变迁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7年间行甲状腺手术并取得病理诊断的患者的病案资料,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不同特征人群、不同年份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构成比变化。结果 (1)7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明显增加,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增长速度最为明显(46.6%vs.12.8%)。(2)甲状腺癌的构成比呈升高趋势,从2008年的13.6%逐渐升至2014年的39.6%;结节性甲状腺肿构成比仍处于首位,但呈缓慢下降趋势。(3)乳头状癌(PTC)构成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微小乳头状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008年微小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比例仅为22.8%,而2014年达58.0%。(4)高碘地区与非高碘地区甲状腺疾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1,P<0.01),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60),高碘地区乳头状癌比例高于非高碘地区(96.3%vs.95.7%)。结论甲状腺住院手术患者病种及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构成发生了变化;甲状腺癌的构成比呈升高趋势,尤其是微小乳头状癌。高碘地区与非高碘地区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在高水碘地区供应无碘食盐和降碘改水的防治策略的实施有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时间较长,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因肿瘤局部侵犯或肿瘤远处转移而死亡,故早期诊断对于延长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本文针对最多见且直径小于1.0 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声像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2例初次诊治且术前无任何局部并发症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总体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2.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0.0%。微小癌组与非微小癌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1%、6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3%、63.1%。微小癌组与非微小癌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有明显差异(χ2=9.593,P<0.05)。微小癌组中,原发灶大小对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影响(χ2=0.982,P>0.05),多发灶患者较单发灶者更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χ2=4.334,P<0.05)。结论非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微小甲状腺癌也应建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因肿瘤小、无特殊的临床症状而被称为隐匿性癌,极易被临床甚至病理检查所漏诊。为此,作者复查52例经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病一步探讨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甲状腺隐匿性癌的首诊检出例,进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意义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SP法检测105例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标本30例,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中26例阳性,滤泡状癌20例中17例阳性,未分化癌标本15例中14例阳性,上述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4例中22例阳性,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16例中4例阳性,二者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中依次升高。CD105可以作为预测甲状腺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桥本甲状腺炎癌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Lindsay等在1952年首先报告了桥本甲状腺炎(HT)癌变的情况,302例HT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2%,随后Dailey等报告278例HT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7%,HT癌变以乳头状癌为主,滤泡状癌偶见。本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K19、Ret/P1℃、PCNA等肿瘤标记物,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HT癌变相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有助于HT癌变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接合物蛋白(CRKL)的表达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名病人的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其中30例为直径>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为未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中CRKL的表达阳性率及平均吸光度(MOD)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呈高度表达,临床上CRKL的检测有助于确定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诊治分析(附7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9~2004年治疗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65例术前拟诊甲状腺良性病变,而术中或术后发现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原发灶均行一侧腺叶及以上切除。6例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均有淋巴结转移。32例行预防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仅有1例淋巴结转移。78例随访6个月~10年,无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多易拟诊为良性病变,B超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其预后佳,腺叶切除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临床淋巴结肿大者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4年问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8例6~201个月,平均72.5个月。复发3例,无死亡,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18例,另有10例术前怀凝为癌。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转移6例。腙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疗效是同样的。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常因其他原因切除甲状腺和尸检研究中偶然发现。现收集我院2002—2007年500例甲状腺手术标本,共检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对其病理及临床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一般情况下不难,但微小乳头状癌有时却容易被忽视,以下结合我院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可以呈弥漫性表达,HBME-1在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甲状腺癌的良好标记物,VEGF可通过促进甲状腺癌的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对Galectin-3、HBME-1和V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隐性癌的病理诊断准确性,避免和减少误诊和漏诊,通过对2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现26例甲状腺癌中隐性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隐性癌3例,甲亢并隐性癌2例,滤泡性腺瘤并隐性癌1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的为滤泡性癌,其余的则是乳头状癌。表明甲状腺癌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隐性癌,且多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熊瑞 《临床医学》2007,27(9):88-89
甲状腺癌在内分泌肿瘤和头颈肿瘤中均占第一位。长期以来的统计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2/10万,临床上罕见,不被人们重视。近年来统计表明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于甲状腺的大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巨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以及分化不良的乳头状腺癌及滤泡型腺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癌均归入未分化癌。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57个癌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其超声特征与58个≤1 cm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94.7%)、实性成分(100%)、形态不规则(68.4%)、纵横比>1(31.6%)、边界不清晰(61.4%)、微小钙化(66.7%)、内部血流(28.1%),以及颈部及锁骨上可探及肿大淋巴结(36.8%),其上述超声特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