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结合护生实习的阶段性特点,探讨目标教学在普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了解护生实习所处的阶段,应用目标教学法对护生进行带教,将用目标教学法带教的护生设为实验组,以传统法带教的护生设为对照组,2组进行观察与比较,分别在出科成绩、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改变教学模式后,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护生所处的实习阶段应用目标教学,使护生的实习方向性更加明确,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培养了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带教目标明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结合个案追踪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实习的10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实习的101名护士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生实施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护生实施项目化任务驱动个案追踪教学法,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出科时2组护生均采用双向问卷调查、个案实景考核、综合素质测评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个案实景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化个案追踪教学法的应用,使护生切实地融合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有效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晓红  何婷  戴妙霞  李鸿   《护理与康复》2018,17(1):99-101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生按学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4学年6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周目标为基础的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法;2015学年60名护生为观察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等。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除沟通能力外)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护生实习的阶段性特点,探讨目标教学在普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了解护生实习所处的阶段,应用目标教学法对护生进行带教,将用目标教学法带教的护生设为实验组,以传统法带教的护生设为对照组,2组进行观察与比较,分别在出科成绩、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改变教学模式后,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护生所处的实习阶段应用目标教学,使护生的实习方向性更加明确,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培养了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带教目标明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4周后对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提高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同时亦能够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骆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12-113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ICU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ICU实习护生在入科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按实习大纲要求学习、传授知识;实验组按ICU临床教学路径表进行带教并及时评估.出科时考核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在明确实习目标、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带教满意度、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带教能提高ICU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及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评价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临床带教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来本院血液净化科室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0名护生采用程序教学法模式带教作为观察组,另外30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与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及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是以护生为中心,护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真正体现了"以护生为本",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谐护生与患者的关系;带教老师对护生整个带教过程的学习状态能够清楚掌握,更利于加强管理和教育,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理念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院实习的本科护生共56名,随机抽取28名护生作为实验组,运用品管圈理念对其进行带教,其余28名护生为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比较2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情况。结果 1实习前2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成绩没有差异(P0.05)。2实习后实验组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带教老师带教满意度、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理念运用到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升护生对从事护理事业的认可度,提高了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结合WORLD模式教学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本院普外科实习的160名护理专业本科护生,按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0名,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1月)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实验组(2018年2月—2019年1月)采用集束化管理结合WORLD模式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分析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两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8,t=3.077;P0.05);实验组对带教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6,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结合WORLD模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普外科本科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整体成绩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区阶段化路径带教模式在提升急诊护生带教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2017年1—12月实习的47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分区阶段化路径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情况,护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分区阶段化路径带教模式,护生的实习满意度明显提高(P 0. 05),且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同时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综合评价也明显提高(P 0. 05)。结论 分区阶段化路径带教模式在急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便于系统规范地开展教学工作,且让护生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增加护生与老师的联动,提升护生自我管理能力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段式教学法在传染病房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80名护生实施分段式教学法,并在科室设三级带教管理体系:一级质控由科室护士长负责管理检查考核;二级质控带教组长负责制订培养计划,指导带教老师落实带教工作;三级质控带教老师及操作能手负责临床带教、操作演示及考核。对护生在传染病房实习前、实习后专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名护生在传染病房通过分段式临床带教4周后,基础护理知识、传染病的专科知识与实习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分段式教学法可能提高传染病房的护生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标教学法在供应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供应室护生实习质量的带教方法。方法按时间段将164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85名和对照组7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试,同时发放护生评价表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对带教老师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目标教学法可提高供应室护生的实习质量,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带教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的护生4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2组护生入科前均进行岗前培训,入科后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先进行入科介绍,包括科室环境、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实习要求、考核内容等,实习护生与老师共同分管床位。比较2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能带教方法及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临床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不仅可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还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生记实习日记对手术室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156名护生,按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名。对照组按"情景模拟融合持续强化教学"实习带教,实验组增加记实习日记。并对两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生记实习日记,提高了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标管理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带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8年进入我院普外科实习的本科护生60名,按人科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按目标管理教学法实施带教,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法实施带教。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后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采用目标管理法带教的护生考试成绩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优于采用传统带教法实施带教的护生,两组护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目标管理带教法运用于临床带教,对师生均提出了目标要求。对临床老师及护生有着指导作用,发挥了护生的自控管理能力,也强化了老师的带教意识,使临床教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践证实目标管理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生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日目标教学法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36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周目标教学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36人为观察组,实施日目标教学法。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试成绩及其对带教老师、临床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日目标教学法的护生考试成绩及对带教老师、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采用传统周目标教学法的护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基础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师生均提出了细化、具体的目标要求,使护生学习更有侧重点,提高了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强化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因材施教,满足了不同层次护生对心胸外科专科知识的学习需求,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文教学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带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采用人文教学法,主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培训带教老师带着人文精神理念,因人施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时表现、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的教学氛围、教学技巧、教学内容及综合素质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把人文教学融入到护生的实习带教中,提高带教质量,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提高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研究的效果,为此种设计研究的推广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来本院实习的86名护生分为两组,其中43名采用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为实验组,另外43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为对照组。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2000)量表评价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及护生对本职工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实习护生CCTDI2000、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护生对本职工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习后,实验组CCTDI2000、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护生对本职工作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不仅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能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对本职工作的喜爱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1年来我科临床实习的120名大、中专和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教学模式的临床带教方法。于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师生双向评定,通过"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反馈表"评价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对护生进行手术室基础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及护理部制定的"实习生考评表"实施考评,评定带教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和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手术室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单美琴  曹海红 《当代护士》2021,28(11):163-165
目的 总结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内分泌肾内科护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某院内分泌肾内科实习的护生80名为研究对象,按入科时间将80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科考试理论、操作成绩及授课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学习能力及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