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金娣 《天津护理》2013,(6):485-486
目的:分析采用分级护理的方法对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Autar评分后根据分级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Autar评分表对患者的评估结果采取分级护理后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上海市浦东医院骨一病区进行下肢手术患者36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6例及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3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15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肢肿胀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随访3个月,观察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下肢肿胀发生率、下肢深静脉部分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完全栓塞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疼痛、畸形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较快恢复,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促进髋关节功能较快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下肢骨折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的下肢骨折护理下给予预防性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压疮率、便秘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下有效地降低了老年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足底静脉泵行物理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程度,术后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7 d患肢周径较应用前平均减少1.2 cm;31例实验组患者中术后有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2.9%,对照组发生率为32.3%.结论 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12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2013年1~12月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于入院时、第7天、第14天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Glu、PT、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14天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第14天Glu、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髋部骨折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程妍 《妇幼护理》2024,4(7):1682-1684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 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 理。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与下肢疼痛、肿胀情况、血栓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下肢疼痛、肿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栓预防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肢的疼痛与肿胀, 提高患者对血栓预防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上海梅山医院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62例患者有中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及时治疗,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术后3个月行走,无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无静脉血栓后遗症、血栓复发,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于治疗1、7、14 d分别给予患肢多普勒超声检查DVT发生率、血糖含量(Glu)、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DVT发生率、Glu、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42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循环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71例,常规护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循环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环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环护理组患者压疮、坠积性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采用循环护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活动干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体位活动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无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 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5%,护理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体位活动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及避免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3.
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金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93-1194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干预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4%,对照组发生率为17.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短,提高患者满意度高,也有利于自身素质和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引入共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共管模式干预。对比2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信念、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知晓度及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1周后除健康行为的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信念其余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术后1周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低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引入共管模式干预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提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信念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知晓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7.
王娟 《妇幼护理》2023,3(15):3671-3672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预防效果。方法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 我院收治的 100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 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血小板指标、凝血指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血小板参数优于 对照组(P<0.05)。实验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 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改善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降低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行髋部手术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6%)远低于对照组(22.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满意81.7%,一般15.5%,较差2.8%;对照组患者满意40.8%,一般42.3%,较差16.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干预1周后及干预2周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82%(2/110)、1.82%(2/110)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55%(16/110)、18.18%(20/110)(P0.01)。结论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徐明霞  周艳 《全科护理》2013,(28):2610-261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为(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