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常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并脑疝治疗中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以及颅骨粉碎性骨折,颅骨肿瘤术后病人。患者可能出现由于大面积颅骨缺损引起的颅骨缺损综合征、继发再次脑损伤,继发癫痫及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或脑出血手术后同期治疗脑积水和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34例患者,其中颅脑损伤29例,高血压脑出血5例,均为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结果 34例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脑室无进一步扩大,意识障碍程度均减轻,其中2例术后10d内意识清醒,10例术后2个月内意识转清,3例合并皮下积液,无死亡病例。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明显,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或脑出血手术后同期治疗脑积水和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34例患者,其中颅脑损伤29例,高血压脑出血5例,均为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脑室无进一步扩大,意识障碍程度均减轻,其中2例术后10d内意识清醒,10例术后2个月内意识转清,3例合并皮下积液,无死亡病例。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明显,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2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7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行之有效的方法,能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天宝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24+22-24,22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标准大骨瓣术组23例和常规减压术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标准大骨瓣术组恢复良好率、中残率显著高于常规减压术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减压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减压术组,切口疝、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减压术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减压术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术治疗脑颅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相对较少,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我院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2月采用自体颅骨瓣隔期原位回置颅骨成形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 2 5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共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年龄 5~ 6 4岁 ,平均 37.5岁。颅骨缺损原因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 2 0例 ;高血压脑溢血去骨瓣减压术后 4例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 1例。颅骨缺损部位 :额颞部 8例 ,额顶部3例 ,颞顶部 12例 ,顶枕部 2例。颅骨缺损面积 6cm× 4cm~9cm× 7cm。颅骨瓣回置时间 :去骨瓣减压术后 40~ 135d ,平均 72 .4d。1.2 颅骨瓣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颅骨缺损126例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秋俊  韦雅丽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611-611,632
重度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粉碎性骨折骨片去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开窗减压术,此类术后病人,由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少,缺失部位的压力常因颅内压力及体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尤其是缺失面积较大的患者,不恰当的护理,可能引起病人全身症状加重,颅骨缺损部位引起外伤、出血和感染,而不能按期修补颅骨。我院于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对126例颅骨缺损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粉碎性骨折骨片去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开窗减压术后,进行细致观察与护理,现就其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钿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33-234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附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福  王辉 《黑龙江医学》2002,26(7):493-494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31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大面积脑梗死均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31例中 ,15例死亡 ,死亡率 4 8 4 %。其中 ,外伤性脑梗死死亡率为 37 5 % ,自发性梗死的死亡率为 36 4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而结扎所致者的预后最差 ,死亡率为 80 %。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在不同原因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中所起作用及预后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的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脑积水及预后的情况。结果标准大骨瓣组66例患者有3例脑梗死,常规骨瓣组51例9例脑梗死(P〈0.05);标准大骨瓣组8例脑积水,常规骨瓣组5例脑积水(P〉0.05);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大骨瓣组:恢复良好15例、中残10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6例;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骨瓣减压有更好的疗效,术后脑梗死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均衡性与非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合并硬膜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均衡组和非均衡组,每组32例。均衡组患者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非均衡组患者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病死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术中脑膨出、术后切口疝、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均衡组患者3、6个月病死率分别为6.25%、9.375%,明显低于非均衡组的17.85%、34.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组患者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明显低于非均衡组(P0.05)。结论均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合并硬膜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宗健 《华夏医学》2009,22(6):1034-103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86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配合内科治疗62例;单纯内科抗血栓,改善循环,降颅压,营养神经治疗24例.随访1年,GOS标准评价治疗结果:良好38例,中残20例,重残6例,死亡22例.结论: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是治疗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国平 《当代医学》2016,(35):79-80
目的 研究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与美国大骨瓣减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所有30例患者进行手术后,7天内死亡10例,2~3个月死亡3例,神志不清的6例,情况良好11例;对照组7天内死亡15例,2~3个月死亡5例,神志不清的6例,情况良好4例.结论 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和美国大骨瓣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中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德兵  王小龙 《安徽医学》2009,30(12):1434-1436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死亡6例,病死率为25%,愈后良好15例,重残3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长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比较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早期的颅骨修补术(2个月)患者与术后行常规颅骨修补术(3个月)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从而评价早期颅骨修补对于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早期颅骨修补组与延期颅骨修补组各23例,病例根据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修补术前预后水平1∶1配对。结果比较外伤后15个月患者的预后水平,早期颅骨修补组(GOS:4.3±0.9;KPS:73.9±22.5)较延期颅骨修补组(GOS:3.8±1.0;KPS:62.6±24.2)有显著提高。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的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脑出血患者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或颅骨穿孔引流术者69例,保守治疗27例;显效69例,有效22例,呈植物人状态3例,死亡2例.结论颅脑外伤性脑出血病情急、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只有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平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7年10月手术治疗的54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预见性平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组31例(观察组),相继性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组23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不同手术方案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价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颅内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后颅内压值、GOS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平衡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术后再次出血可能,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8例经头颅CT、MR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12例同时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8例于术后1~3天经CT复查证实后再次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5例(17.9%),中残8例(28.6%),重残6例(21.4%),植物生存1例(3.6%),死亡8例(28.6%)。结论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常规复查CT、MR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优势与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的治疗中比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好,且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并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凤军让 《吉林医学》2010,31(21):3470-3471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采用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单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术中术后死亡6例,占19.35%,术后存活25例,占80.65%。术后随访6~30个月,其中8例预后良好。对照组27例患者中9例死亡,占33.33%,存活18例,占66.67%。随访6~30个月,其中3例预后良好。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25.81%(8/31),明显高于对照组11.11%的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5)。结论: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与单纯血肿清除术相比可有效减低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