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08,(6):31-31
学习型政党以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创建的根本宗旨,并最终以党员干部素质率先发展影响、辐射、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一种现代化建设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的诸方面的素质从生理、心理、智力、品德等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够保障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生理素质的发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积极意义。我们应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人的发展包括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四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它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基本内容和现实步骤。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7):23-23
社会管理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人多事杂,要将其管理好着实不易。为此,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是必要、重要的,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也是最根本的。但在这些办法实施的同时,多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措施作为辅助,也不失为一个好思路、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明确了在要素投入结构上要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即向“科学技术形态、观念形态和素质与能力形态”的劳动者全面发展转变。为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劳动者素质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健康愉快发展、自由发展、多层次多样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勇 《求贤》2006,(11):15-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加强“三农”建设,而“三农”建设的基础则是农民素质建设。在经济建设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经济建设才能走向正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从提高农民素质入手,全力塑造素质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的素质与实践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极为重要。实践的主体性离不开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发挥实践的主体性的核心。人的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活力,防止和避免消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发生,把实践的主体性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保证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获得充分地发挥。随着人的素质与实践的主体性的关系的深入研究和深入理解,整个人类的实践的主体性水平将大大深化。  相似文献   

8.
遵循马克思着眼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理论出发点,生产力系统的能动要素是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类客观性要素,归根结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正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本身及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人的活动方式体现着人的素质和能力状况,服从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的活动方式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变动性,依据具体条件而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人的素质。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二者互为因果,是一个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历吏渊源看,人的发展与法治建设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和归宿。法治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法治建设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是其重要因素,只有人得到全面发展,法治建设才有很好的出路。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的发展是手段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宋磊  尹春秀  李睛 《党课》2008,(6):54-56
党员干部的素质与本领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和本领呢?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人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类思想领域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都对人和人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内涵,理解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和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当今社会中全面正确地认识人、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和民主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决定中国民主要发展,而必须把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民主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把人的发展作为民主发展的目的,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取向的民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中国人的现代化。纵向考察,人的现代化是一个素质向能力,能力向自由的逐步转化的过程;横向考察,人的现代化就体现为人的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现代化。纵横两个方面因素的相互渗透和转化,形成了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模式。人的现代化模式的初构,将为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人的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又需要一系列外在条件的保障,它是与社会主义其他方面的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内在的包含着人的自然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思维本质,相应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应从这三个角度来理解。从人的自然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的极大提高;从人的社会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和完善;从人的思维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维在崇高理想和目标指引下的不断开拓和创新。在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只有深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6.
李立科 《学习论坛》2004,20(1):37-39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重要规定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中是居于首位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已成为一个热点。如果不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 ,中国将不可能跨入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行列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理性的人经由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实践为基本范畴,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一学说深刻的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现实地生成的过程。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现实的人”论述把人从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的人中解放出来,真正赋予了人以现实性,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袁雷 《实事求是》2013,(5):54-57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理想和题中之义,其内涵包括人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和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社会建设中,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下要求和途径:在现实要求方面,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和切实保障人的权利;在基本途径方面,必须坚持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统一、坚持物种提升和社会提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那么以提高受教育者的什么样的素质为目标和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问题,将其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构成了“素质教育观”。如小从以培养“素质”的“功能”为目标出发,则素质教育观至少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见解。  相似文献   

20.
对素质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生理、心理学上所说人的先天具有的特点和能力,也称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在人的素质的物质基础上,在后天教育下形成并发展为稳定的性质。国民素质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