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育慈 《地质论评》1982,28(2):191-192
1981年11月2日—11日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会沉积学会和天津市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共同举办了滦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地质考察和讨论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石油部、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年多的酝酿和一年多的筹备工作之后,第二届全国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17—21日在江苏徐州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沉积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叶连俊教授,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学部委员业治静教授,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吴崇筠教授,沉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孙枢教授,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地质学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石油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沉积地质学家和矿床学家王英华,因病于1999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石油大学 (北京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 8家单位主办 ,大庆油田及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云南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在南宁召开。这是我国首次大型的浊流沉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石油工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部、教育部、煤炭工业部、核工业部、冶金部和中国科学院系统以及新闻系统的代表。他们来自全国53个单位,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沉积学报》1987,5(3):1-3
叶连俊教授自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叶连俊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7.
《沉积学报》2015,(3):523
<正>为推进中国沉积学特别是能源沉积学的发展战略研究,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组、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了2015年能源沉积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承办了本次会议。戴金星院士、王成善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  相似文献   

8.
《古地理学报》2006,8(1):42-42
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沉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北大学。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0年10月在湖北省荆州市召开.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引言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沉积学工作者对浊流沉积和其他重力流沉积寄予很大重视,陆续在各个时代的地质剖面中发现了这类沉积物,并进行了程度不等的研究,代表了我国沉积学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983年10月14-21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云南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讨论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会议参加者考察了桂西山区田林县的路城,八渡和浪平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剖面上的碳酸盐台地跌积边缘重力沉积、深海盆陆源碎屑浊积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会上宣读了27篇论文,进行了学术讨论。这次会议无疑将促进我国浊流与其他重力流沉积研究工作更加迅速地深入发展。本文将对我国已往的浊流与其他重力流沉积的研究成果予以简要综述,同时对此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做些初步的议论。  相似文献   

11.
《古地理学报》2005,7(4):448-448
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 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沉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北大学。  相似文献   

12.
《古地理学报》2004,6(1):126-126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2004年8月在  相似文献   

13.
《沉积学报》2011,(5):865
《沉积学报》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  相似文献   

14.
本会沉积学会于三月十五日十六日在北京召开了理事会会议(扩大到沉积学报编委和特邀代表),由沉积学会理事长叶连俊主持。会议听取了一九八一年工作汇报,讨论了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学会活动的初步安排。会议着重讨论了筹备出版《沉积学报》的有关事宜。理事和编委就学报的方向、特色等重要问题发表了意见,要求必须坚持质量,做到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交流,促进  相似文献   

15.
《古地理学报》2006,8(2):232-232
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沉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北大学。  相似文献   

16.
《沉积学报》2012,(4):723
《沉积学报》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于1980年9月16日—9月25日在西安,联合召开了碎屑岩沉积相模式和相标志的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74名,来自生产、教学、科研的106个单位,提出交流论文83篇。会议分三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8.
《古地理学报》2012,(1):142
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2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主办机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全国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13—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52名代表会聚一堂,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科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光炽教授、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叶连俊教授、中国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吴崇筠教授、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德馨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何镜宇、徐怀大、王德发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张鹏飞、任德贻教授、中国石油学会裘亦楠高级工程  相似文献   

20.
王海华 《地质科学》2004,39(4):506-506,560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