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在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降低患者在根管治疗术的疼痛与恐惧程度。方法选择100例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者,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及未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各50例,比较两种方法降低患者在根管治疗术中的疼痛与恐惧程度。结果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降低患者在根管治疗术中的疼痛与恐惧程度高于运用四手操作未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根管治疗术中的疼痛与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术及多次术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方法:将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根管治疗一次术组(实验组,40例)和根管治疗多次术组(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术和多次术,于术后0h、6h、12h、24h、48h和7d由患者自评VAS疼痛分值,并于术后24h、7d临床评定患者疼痛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各观察时间点患者自评VAS疼痛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24h和术后7d临床评定轻、中、重度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术和多次术后患者自评疼痛程度及临床评定的疼痛发生率相近,提示在严格选择适应症并谨慎操作下,老年人根管治疗一次术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超声冲洗应用于老年人隐裂牙一次性根充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10例老年患者110颗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手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后,实验组:57颗患牙进行超声根管冲洗,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53颗患牙进行注射器冲洗,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治疗。冲洗液均为0.9%生理盐水。观察根管充填一周后的术后疼痛反应及一年后充填疗效。结果:1周后复诊两组术后疼痛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复诊,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冲洗对于治疗老年人隐裂牙牙髓炎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短期内可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缩短疗程,同时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根管治疗患者牙科恐惧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减轻根管治疗中牙科恐惧(DA)的方法。方法将360名牙髓炎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20名。A组患者为口头与书面告知根管治疗内容,B组患者书面告知同时进行心理沟通,C组患者进行书面告知、心理沟通并辅以必兰局部麻醉。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测量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DA水平的变化,并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三组患者对根管预备的恐惧程度,对根管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就诊次数的增加,三组患者的DA值均逐渐下降,其中以C组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B组。同一组内治疗前后D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患者根管预备前的DA值及VAS评估结果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沟通与麻醉同时应用可显著降低根管治疗中的牙科恐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人感染根管应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联合超声冲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术后反应和短期治愈情况,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炎的老年人感染根管病例120例患牙,年龄6l-83(71.3&#177;5.8)岁。应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联合超声冲洗完成根管预备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一次组和二次组,一次组60例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二次组60例分二次法根管治疗术,疗程间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对两组患牙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分析。临床观察的主要指标有术后1周患者的自评疼痛同时参考医师的临床检查进行综合评定的疼痛率、术后6个月与术后2年X线片和临床评定治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临床评定疼痛率一次组为40.0%,两次组为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术后6个月及2年回访复诊综合疗效评估情况为:术后6个月一次组治愈成功率为73.31%,两次组为71.4%;术后2年的临床治愈成功率分别为:78.3%、7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联合超声冲洗,一次法治疗老年人感染根管,能够有效地减少术后疼痛,疼痛程度较轻,并可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缩短疗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锉联合EDTA凝胶在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患者102颗磨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51颗牙,实验组(PT)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联合EDTA凝胶冠根向技术预备根管。对照组(SS)用不锈钢K型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两组均采用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记录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情况,根据X线片评价根管充填的效果。结果:PT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5.88%)显著低于SS组(27.45%),PT组根管适充率(84.31%)明显高于SS组(6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Taper手用镍钛锉联合EDTA凝胶在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中有好的成形效果和较低的治疗间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影响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的因素较多,而RCT前根尖周状态和根充位置是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纳入标准:18岁、根尖发育完全并无内部吸收、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实验(RCT)。排除再次根管治疗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Vitapex糊剂根管封药和传统的根管消毒剂甲醛甲酚封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54例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根管预备后,实验组根管内封入Vitapex糊剂,对照组用甲醛甲酚髓腔封药,一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牙根管封药期间疼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itapex糊剂根管封药能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根管预备术后疼痛情况及根管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择300例需做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观察150例DM患者与150例非DM患者根管预备术后疼痛情况及二年后疗效。结果:根管预备术后,牙髓炎组,DM患者与非DM患者疼痛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尖周炎组,DM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非DM患者高;根管治疗后二年疗效,DM患者与非DM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老年DM患者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亦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应对方式与根管治疗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视觉模拟量表测定115位老年患者的应对方式及根管治疗疼痛指数,并进行相关分析。受试对象为60-75岁老年人,男性55人,女性60人。结果: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与疼痛指数负相关,自责、退避、幻想因子与疼痛指数正相关。成熟型、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分别与疼痛指数呈负相关、正相关。自责、幻想、解决问题因子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疼痛的畏惧,提高早期就诊率、诊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根管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措施,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老年人根管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根管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根管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根管充填恰填率、侧支根管充填情况、根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组根管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热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根管充填情况和根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法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人根管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根管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根管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根管充填恰填率、侧支根管充填情况、根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组根管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热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根管充填情况和根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法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比较根尖X线片(periapical radiograph, PR)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在诊断根管治疗(root canal treatment, RCT)失败病例时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RCT失败患牙的影像学资料,比较PR与CBCT诊断RCT失败病例的病因和病情时的差异。结果:共分析210颗RCT失败患牙的PR和CBCT资料,根管欠填和遗漏根管是导致RCT失败的主要原因。CBCT能更准确的判断根管充填质量和根折类型,CBCT对遗漏根管的检出率比PR高14.8%,对根折的检出率比PR高5.7%。结论:CBCT对RCT失败病例的病因和病情分析优于PR,能为根管再治疗的方案制定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充填老年人根管后的反应并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充后反应作对比。方法:将140颗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常规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后,分别用Cortisomol糊剂(以下称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以下称ZOE组)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观察术后反应。结果:Cortisomol组与ZOE组在无痛、2d自愈以及7d自愈的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ortisomol组根充后疼痛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ZOE组。结论: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可以明显减少老年人根充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随着根管治疗适应证的扩大,老年人的牙髓根尖周疾病在经过根管治疗后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由于老年人全身状况及口腔情况较为复杂等因素,其根管治疗相对青年人有一定难度。本文针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初步探讨:老年人髓腔解剖的增龄性变化、如何预备细小钙化根管及寻找根管口、根管再治疗病例的选择、老年人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治疗困难、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根管润滑剂在老年人根管预备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人167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根管润滑剂辅助机械预备,对照组只使用机械预备,观察预备时间、细小根管疏通率、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润滑剂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在预备时间、细小根管疏通率、术后疼痛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管润滑剂辅助机械预备能提高根管预备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ProTaper镍钛系统冠向下预备法和采用不锈钢手用锉逐步后退技术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06颗首次根管治疗失败再治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ProTaper Universal再治疗器械(D1、 D2、 D3)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后, ProTaper(F1、 F2、 F3)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不锈钢手用锉去除牙胶后以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观察两组术后1h、6h、12h、24h、48h、7d VAS自评分值,24h与7d临床评定的疼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在6h出现,12h达到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7d时已完全缓解;实验组在疼痛发生期间(6、12、24、48h 4个时间点)VAS自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4, P〈0.05);24h临床评定疼痛发生率实验组为11.1%,对照组为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P〈0.05);7d时临床评定疼痛发生率实验组为1.85%,对照组为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7, P〈0.05)。结论: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均会引起再治疗术后疼痛,使用ProTaper镍钛系统能有效降低老年人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采用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残根、残冠,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封药,对照组用FC封药,每组100例。结果:实验组急症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28%)。结论: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能有效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和降低约诊间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牙髓治疗技术的发展,对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的老年人患牙行根管治疗后可长期保留,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然而老年人因其自身特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如疼痛,肿胀等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很多学者对EIAE进行了研究报道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就老年人EIAE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两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