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伟  禹婧 《种子科技》2019,(10):124-124
冬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冬小麦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种植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改善。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其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时,病虫害防治也使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提高冬小麦的种植技术以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重要。通过介绍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对实现冬小麦的高质高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口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要想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离不开对种植技术的优化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当前我国冬小麦的种植产区中,很多产区的冬小麦种植技术还有待优化。一些冬小麦种植区域深受病虫害影响,产量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玲 《种子世界》2022,(5):0087-0089
阜康市位于新疆中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结合其实际的气候特征、土壤类型等情况,适合冬小麦种植。作为粮食作物,阜康市对于冬小麦种植生产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播种面积也在持续扩大。为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关键在于种植技术优化,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以此促进小麦增收,满足人们对小麦产品的质量需求,推动阜康市农业快速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结合阜康市实际情况,重点探讨冬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由此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冬小麦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现代管理技术指导冬小麦种植,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提高种植、防治技术水平。以鲁西北地区为例,阐述了冬小麦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种植管理工艺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马丽 《种子科技》2023,(23):64-66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小麦种植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冬小麦的种植技术水平以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探讨和分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冲 《种子世界》2021,(7):0009-0011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于水稻的供给量要求比较高,但现阶段水稻种植技术的落后和病虫害等因素直接妨碍了水稻种植工作的发展,国家水稻种植效益也较低。为提升国家水稻种植量,需要对水稻种植技术实行优化,治理病虫害,以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效益,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方式,提出优化水稻种植环境技术、控制叶龄种植技术等详细举措,以待提升水稻种植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与农业发展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农业经济上却落后于一些西方国家,这是由于我国种植技术落后,导致了农业种植的高投入、低产出。对此,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推动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应优化农业种植技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文章以冬小麦为对象,探讨了种植技术的优化,简述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期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对于保障我国居民饮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冬小麦的种植产量,优化种植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 ,与冬小麦—夏玉米平作相比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生产优势度两年平均为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0 .36∶0 .2 0∶0 .44 ,春玉米的生产优势度偏低 ,提高春玉米对总产量的贡献是进一步挖掘复合种植模式增产潜力的可行途径 ;同时 ,复合种植模式的稳定系数两年平均为 0 .46 90 ,提高 5 6 .44 %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明显增强 ,保持高产的稳定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历来重视农业生产.玉米适应能力极强,在我国大范围种植,现代农业技术为玉米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基于此,详细介绍了现代农业技术对玉米种植的重要性,分析了现代玉米种植技术的运用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保证周年较高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促进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20世纪中晚期开始国内学者便从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灌溉制度优化、替代节水种植制度构建和节水抗旱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以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为核心的周年水分高效利用途径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本文综述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耕作或播/收期调控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降水与地下水平衡利用,促进周年水分(灌溉水和降水)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以充分挖掘华北平原水分生产潜力,为该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节水高产栽培及节水种植制度建立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米种植的历史悠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玉米种植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分析了大田玉米的种植技术和改进方向,从提升农民种植收益、促进玉米集约化生产以及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改进的价值,并从品种选择种植要...  相似文献   

12.
浅山干旱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连公 《耕作与栽培》2002,(5):17-18,30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是小麦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小麦生产上台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地膜穴播、地膜沟穴播、膜侧沟播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特色明显,增产效果各异。为了进一步确定陇东南地区旱地农业主要推广模式,为旱地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在浅山干旱地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冯玮榕 《种子科技》2024,(6):131-133
水稻属于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若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但现阶段水稻种植环节仍面临较多问题,种植效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分析水稻种植现状,阐述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希望为农户提供参考借鉴,不断提升水稻种植水平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赵如龙 《种子科技》2023,(18):97-99
花卉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花卉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尤为关键。为此,文章着重分析了种植位置、土壤、间苗、分苗、移栽、种子处理方面的花卉种植技术,提出了花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包括真菌类病害、病毒病病害、细菌病害及线虫病害,希望能够为花卉种植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花卉种植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5.
沈慧 《科学种养》2012,(1):16-16
冬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即在田间起垄,小麦种植在垄上,垄沟用于灌水施肥。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①采取沟内集中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②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改善冬小麦冠层小气候,抑制病害发生,促进冬小麦茎秆的健康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双季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冬小麦-夏玉米一直是黄淮海两熟区的主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冬季冻害和干旱时有发生,为了充分发挥玉米C4作物高光效、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探索了双季玉米的新型种植模式。于2009年和2010年在河南新乡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种植为对照,进行了双季籽粒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测定,结果表明,双季玉米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周年产量略高,两年平均增幅2.3%;周年光、温生产效率平均增加26.1%和6.5%,周年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平均为1 628元 hm-2,还有140 d农田休闲期。说明双季玉米模式是光温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和简化的种植模式,也是一种有利于土壤休闲和避开冬季冻害和干旱的生态安全的模式,该模式将成为黄淮海地区长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补充,也是冬小麦冬季受灾的一种补救技术。  相似文献   

17.
马尚明 《耕作与栽培》2002,(4):18-18,5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1998— 2 0 0 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 ,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 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 2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膜侧栽培 地膜大白菜的混合经济产量 70 91kg/ 6 6 7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5 0 3.6kg/ 6 6 7m2 ,地膜大白菜单产 6 5 87.4kg/ 6 6 7m2 ) ,产值190 8.3元 / 6 6 7m2 ,扣除投入成本 2 84 .1元 / 6 6 7m2 。获纯收益16 2 4 .2元 / 6 6 7m2 。产投比 6 .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冬小麦膜…  相似文献   

18.
朱丽君 《种子科技》2020,(3):35-35,37
概述了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了其种植要点,以期提升大田玉米质量与生产效益,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小麦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其产量和质量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冬小麦种植密度及工作制度的改变,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病概率逐渐提升,影响了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不利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为此,应该加强对冬小麦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分析了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沿海滩涂的土壤资源,引进3个春性小黑麦品种东饲小黑麦1号、北联7号、新小黑麦5号在连云港种植。以当地冬小麦品种烟农王和烟农19为对照,评价了小黑麦的越冬性能与主要产量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越冬率与当地冬小麦相似,未存在显著差异。在考察的主要农艺性状中,除有效分蘖数小黑麦与冬小麦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性状值小黑麦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冬小麦,在连云港可以种植春性小黑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