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特殊钢》2017,(4)
试验Cr22Mo钢200 mm铸坯1 150℃150 min加热经7道次粗轧~7道次精轧成4.0 mm热轧卷,经980~1 030℃退火和冷轧成0.8 mm板,并经950~1 020℃退火。试验研究了终轧温度850℃和800℃对Cr22Mo钢显微组织、织构及成形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冷轧板的组织细化、再结晶织构强度增加、平均塑性应变比r值增加、平面各向异性△r值降低,降低终轧温度可显著改善冷轧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控制轧制过程中的粗轧终轧温度、精轧终轧温度及成品板的厚度,了解轧制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织构的影响及轧制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当粗轧终轧温度从923℃降低到855℃时,{111}∥ND织构增强,有利于板材的最终性能;当精轧终轧温度由810℃降低到791℃时,不利的{113}110织构强度明显减弱,r值基本不变,有利于获得深冲性能优良的板材;当板厚由4.0 mm减薄到3.0 mm时,取向织构无明显变化,而相应的冷轧退火板,r值升高,r90达到3.2以上,|Δr|降低到0.08。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精轧温度对织构演变规律和成形性能的影响。将粗轧板坯切块并在900~750℃范围内进行精轧,随后经相同的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及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试样的宏观织构、显微织构和成形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精轧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的织构演变有重要影响,降低热轧精轧温度有利于增加热轧退火板中{111}再结晶织构组分;冷轧及冷轧退火板的织构分布具有明显的遗传性,热轧板中较高的{111}再结晶织构组分,促进了冷轧退火板中{111}再结晶织构的生成,从而提高了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板退火温度对最终冷轧退火板成形性能的影响。对一种铌、钛双稳定化的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板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试验,随后经相同的冷轧及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其对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的退火温度是影响最终板成形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热轧板退火温度的升高,冷轧退火板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甚至产生"混晶",γ纤维再结晶织构逐渐减弱,导致r-值减小,Δr值增大,使成形性能恶化。所以,在保证热轧板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前提下,退火温度应尽量低。试验钢的热轧板经900℃退火后,冷轧退火板具有最佳的成形性能:r-值高达1.80,而Δr值仅为0.15。  相似文献   

5.
高飞  于德健  刘振宇  王国栋 《钢铁》2011,46(6):68-73
 以铌稳定化的Cr17铁素体不锈钢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精轧温度,即高温精轧和低温精轧,对组织、织构和成形性能的影响。2种不同工艺的热轧板经相同的热带退火、冷轧及退火处理后,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观察2种工艺条件下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高温精轧相比,低温精轧有利于得到细小及均匀的冷轧退火组织;有利于冷轧退火板形成较强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并消除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偏转。因此,低温精轧能够显著提高冷轧退火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含有单一柱状晶的409L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采用不同终轧温度的热轧工艺,由常规热轧转变为温轧,再经过相同后续工艺;较低终轧温度的成品获得了较高rm值和较低△r值.终轧温度的降低使组织演变发生变化:热轧和冷轧组织中晶界和晶内剪切带增多,变形组织被细化、硬化,尤其是中心层附近的粗大带状晶粒;两者的增多又增加了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形核点,使退火组织细化、均匀化.终轧温度的降低也使织构演变发生变化:热轧及其退火织构由{001~114}(110)向高ρ1和Φ值区域移动;冷轧织构峰值由{001}(110)转移至{335}(110);冷轧退火织构的γ组分增多,峰值由{334}(483)转移至{111}(112),而{001~114}(110)和(0°<Φ<35°,ρ1≈25°)组分减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金相和EBSD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对SUS444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抗起皱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热轧退火板表层所产生{110}001高斯织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抗起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60℃的终轧温度有利于SUS444铁素体不锈钢热轧及退火过程中由于受剪切应变而形成的{110}001高斯织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后续冷轧退火板表面的抗起皱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SAF 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退火板的冲压特性以及冷轧和退火织构对其冲压性能的影响.实验钢冷轧退火板表现出较差的深冲性能和明显的45°制耳,其r平均值和Δr值分别为0.7和-0.27,这主要与其在冷轧及退火后形成的织构有关.ODF图显示,退火后SAF 2205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相未形成γ纤维再结晶织构,仍然为分散的α纤维织构.实验钢中铁素体相的织构强度明显高于奥氏体相,其对钢板成形性的影响更显著,即其各种〈110〉退火织构组分均不利于实验钢r平均值的提高,并且使得Δr<0.此外,奥氏体相的{110}〈001〉织构也对钢板成形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低碳铝镇静钢CSP CDCM BA流程的工业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专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测定了热轧、冷轧、退火和平整后钢板的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和基本成形性能,并对其特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验证了退火平整板r值的变化与{111}/{100}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增加{111}和减少{100}织构组分对提高薄钢板成形性能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的Cr22Mo钢(/%:0.005C,0.40Si,0.20Mn,0.020P,0.010S,22.0Cr,1.0Mo,0.41Cu,0.14Nb,0.19Ti,0.0120N)经90 t BOF-VOD-LF-200 mm板坯连铸-热轧成5.0 mm板-退火并冷轧成1.5~0.5 mm板,冷轧变形率为70%~90%,冷轧板经1000℃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冷轧变形率对Cr22Mo钢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冷轧变形率的增大,冷轧和冷轧退火板的组织细化,再结晶织构{111}<112>强度增加,平均塑性应变比(r)值增加,平面各向异性△r值降低,冷轧压下率的增大显著改善了Cr22Mo钢冷轧退火薄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1.
热带退火对00Cr17Ti薄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00Cr17Ti经热带退火、不经热带退火两种工艺的对比试验,在分析显微组织、织构、值和ΔR值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带退火对00Cr17Ti薄板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经热带退火相比,经热带退火能使00Cr17Ti薄板的值提高约0.2,但是,ΔR值会增大约0.7。这是由两种工艺的成品薄板在显微组织、织构上的差异造成的。与不经热带退火相比,经热带退火的成品薄板具有更大的晶粒尺寸、更加均匀的组织以及更强的{111}再结晶织构,这使值提高,但是,其{111} γ取向线上各织构组分强度的非常不一致却导致ΔR值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00Cr17Ti经热带退火、不经热带退火两种工艺的冷轧板进行对比试验,在分析显微组织、织构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带退火对00Cr17Ti薄板表面皱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经热带退火相比,经热带退火能使成品薄板的表面皱折大大减轻,最大粗糙度仅为12.06 μm,平均粗糙度仅为1.27 μm。两种工艺的成品板表面皱折程度的不同是由两者在显微组织、微织构上的差异造成的。与不经热带退火相比,经热带退火的成品薄板在板厚方向具有较均匀的组织,板宽方向的织构梯度较小,晶粒簇较间断、细窄、分散,所有这些使得成品薄板的表面皱折大大减轻。为了满足用户对薄板表面质量的严格要求,对热轧带进行退火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初始凝固组织对Cr17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成形性的影响。分别对柱状晶、等轴晶铸坯进行热轧、退火、冷轧、退火实验。结果表明,等轴晶铸坯热轧试样在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率高于柱状晶铸坯热轧试样。再经相同的冷轧退火工艺后,与柱状晶铸坯冷轧退火试样相比,等轴晶铸坯冷轧退火试样的{001}∥ND织构较弱,{111}∥ND γ织构较强,而且rm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The steels were rolled at 3 different finishing temperatur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tested by tensile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decreases from 620 to 560 ℃ in ferrite region, the deep drawability of ferritic rolled P added high strength IF steels is improved, and r value rises from 114 to 137.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FT) has less influence on ot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Microstructures of hot rolled and annealed steel sheets and precipitates of annealed steel sheets were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异步轧制将经过一次正常冷轧和中间退火的0.75mm厚的工业取向硅钢板材异步轧至不同的厚度,然后进行工业退火,研究剪切变形方式对板材织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轧制下,作用于差轧区上的剪切应力能够有效地改善板材心部的织构组态,并在板材亚表层附近相对较大的区域内形成了理想的冷轧织构;退火后板材内重新形成了取向集中的Goss织构,其磁性均不低于常规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常规流程制备无取向硅钢,研究了卷取温度对于0.9 %Si 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50 ℃卷取后组织仍为细小的变形组织,最终退火板晶粒尺寸较小且不均匀。700 ℃和750 ℃卷取后,组织为尺寸较大且均匀的再结晶组织,最终退火板组织也较为均匀。卷取后退火板不利的γ fiber织构明显减弱,有利的λ fiber织构增强。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磁感显著提升,与未卷取时相比,750 ℃卷取后退火板平均磁感B50提高了0.013 T。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r17铁素体不锈钢铸轧薄带凝固组织对其冷轧退火带晶粒簇、成形性和皱折特性的影响。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Cr17铁素体不锈钢铸轧薄带及相应的冷轧退火带进行了显微织构分析。结果表明:①Cr17铁素体不锈钢铸轧薄带冷轧退火带的晶粒簇依赖于初始铸轧薄带的凝固组织类型;②柱状晶组织的铸轧薄带具有显著的{001}∥ND晶体取向特征,而等轴晶组织的铸轧薄带晶体取向随机、分散;③等轴晶组织铸轧薄带比柱状晶组织铸轧薄带的冷轧退火带具有更少的{001}<110>晶粒簇和更多的{111}<112>、{111}<110>晶粒簇;④铸轧薄带的等轴晶组织比柱状晶组织有利于提高冷轧退火带的成形和抗皱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某企业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常化板,经过不同冷轧压下率一次性冷轧后高温退火,获得了不同厚度的成品板。利用EBSD等手段研究了成品厚度对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品厚度减薄,总铁损不断降低,尤其在高频下降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高频下涡流损耗占主导,同时涡流损耗占总铁损的比重也随着成品厚度减薄而不断降低。平均晶粒尺寸随着成品厚度减薄略有减小,组织均匀性变差,但厚度减薄导致的涡流损耗降低仍占据着主导作用,因此总的铁芯损耗出现下降。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γ织构和α*织构不断增强,λ织构呈减弱的趋势;有利织构与有害织构体积分数的比值不断下降,导致磁感应强度B50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