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引入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的实效性.[方法]将本科四年级136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66名对照组学生按教学计划实施常规教学.70名循证组学生在实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将循证护理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结果]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认可程度、对上实验课的兴趣、循证护理技能的掌握及撰写发表论文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引入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
梁文娟  孙海燕 《全科护理》2011,9(13):1206-1207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操作教学中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方法]选择2009级4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批改模式,观察组采用改革后批改作业的流程。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以及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多数学生认可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教学中应用改革后批改作业的方法。[结论]改革后批改作业的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完成基础教学的80名本科二年级护理学生,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3周的理论学习与6周的临床实践学习,学习前后根据自行设计的量化评价表,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思维、动手能力与科研合作能力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分、操作能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评分、科研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合作能力,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名护理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观察组采用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即理论实训均在多媒体综合实训室授课,授课中引入ISPN的相关内容,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护理英语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基础护理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00%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83.33%学生认为能够提高护理英语表达能力。[结论]运用ISPN引入《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操作教学中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方法] 选择2009级4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批改模式,观察组采用改革后批改作业的流程.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以及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多数学生认可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教学中应用改革后批改作业的方法.[结论] 改革后批改作业的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春艳  唐四元 《全科护理》2011,(34):3117-3118
[目的]探讨博客(Blog)技术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30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名,对照组15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学导论》的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学导论》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应用Blog技术辅助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及对《护理学导论》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后护理理论水平、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Blog进行辅助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基于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护理研究生中开展《循证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参加《循证护理学》课堂教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和研究生课堂班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同期参加混合模式教学且来自CMB资助的8所高校的全日制护理研究生24名作为观察组。教材、授课内容、教学团队及考核方式均一致。[结果]在课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掌握评分均显著增加;对照组学生对循证护理价值的态度更为积极,但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学生的态度得分和期望得分无显著变化。协方差分析表明,在排除基线不均衡的影响下,混合模式教学比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知识、态度、期望达成及能力自评评分。[结论]混合模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罗晶  刘志燕  付蕾  晏家芳  曾丹  杨英 《全科护理》2016,(14):1491-1492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在神经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学院2013级护理学专业大三学生116名作为观察组,2012级护理学专业大三学生114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期末结束后评价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对神经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神经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互助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72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系统实施。[结果]实施研究性学习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为90.28%~94.44%;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积极主动性、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P<0.01),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100.00%。[结论]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2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采用操作考试和学生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标准化病人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护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设循证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为研究对象,2007级为实验组(22名)参与36学时的循证护理教育,2006级为对照组(26名).使用课题小组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一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实验组教学后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得分(Z=3.582,P〈0.01)和文献评鉴技能得分(t=3.674,P〈0.01)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但实验组循证护理态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310,P〉0.05);课程反馈问卷评价中,学生认为循证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深浅合适、讲解透彻、基本能够掌握;访谈结果提示,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开展系统评价和循证护理实践,但该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提出建设性意见.结论 系统循证护理教学能够提高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的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学生循证护理态度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8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128名和对照组60名,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CCTST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所护理的患者对护生的常规操作、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综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护生循证思维与循证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循证护理在护理技术操作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方法:将103名大专班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理念和步骤。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把循证护理理念引入到护理操作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带教方法对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影响。方法将2008级本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循证护理及传统护理方法进行临床带教,然后对2组实习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及创造力倾向的测评,分析及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循证护理带教后,观察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创造力倾向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带教中引入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生的创造力,使护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础护理技能实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基础护理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方法,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3班为试验组(n=56),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4班为对照组(n=56)。试验组通过基础护理技能实训情境设置,运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技能实训成绩及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习医院对试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开展以提升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实训教育,有利于高技能、实用型护理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碎片化的知识有机融合,探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临床护理路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2016级中专护理专业1613、1614班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614班60人为试验组,采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设计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情境化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并观察其应用效果。1613班62人为对照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CNP实施前后参考文献自行设计量表调查试验组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内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80.100±9.3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50±9.205)分(P<0.05);CNP实施后临床实习后期试验组护生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和支持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内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模式,能够提升中职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以2008级120名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为对照组,2009级110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结业技能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更多实验组护生反映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能力、培养积极的自尊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结论]新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使护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田朝霞  赵娜  刘爱梅  杨支兰 《全科护理》2011,9(31):2902-2904
[目的]探讨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级护理本科班112名学生为观察组,2008级护理本科班104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实验室法。比较两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观察组学生对模拟综合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部分学生对模拟综合实验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法能提高护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赵嘉  李小芒  李晓玲 《全科护理》2013,11(5):465-466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课程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安排2学时实践课,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临床护理课程中增加6学时实践课,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成绩的优秀率进行比较,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成绩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满意度为92%。[结论]在临床护理课程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可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对康复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护理专科生60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实习的护理专科生3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实习的护理专科生30人,采用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及对带教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学生教学评价良好占比100%,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康复科护生的护理带教中实施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对教学效果评价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