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以及在增白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增白效果,另外本文还介绍长期实践中,影响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使用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
傅瑞芳 《上海造纸》2007,38(3):52-55
介绍了荧光增白原理和在造纸工业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的品种及其特性,叙述了在纸浆增白、施胶增白和涂布增白中影响增白效果的各种因素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以及在增白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增白效果,阐述了在实际生产中影响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使用效果的诸多因素及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7,(20)
荧光增白剂是纤维制品增白提亮时常用的一种物质。介绍了纤维制品用荧光增白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和适用性,详述了纤维制品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技术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纤维制品对荧光增白剂的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液体荧光增白显白剂的复配及对纸张增白效果的影响,液体显白剂与增白剂复配使用,具有较固体荧光增白剂更好的增白效果,并且可解决由于增白剂过量使用而出现的泛黄问题。  相似文献   

6.
荧光增白染色样测配色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满华  陈东辉 《印染》1998,24(10):8-12
荧光增白剂通过吸收紫外光与发射可见光,使织物增白和增艳,针对荧光增白剂的光吸收特性及光反射特性与浓度的关系,通过对荧光增白染色进行了和荧光增白坯布样进行一系列试验及系统测试,提出了从总反射率中分离出荧光增白剂的吸收与发射部分的方法,获得了定性和定量的重要结果,为含荧光增白剂染色样的计算机测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飞  朱凯 《造纸化学品》2009,21(4):14-17
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几种常见的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进行复配,研究了复配对纸张增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复配和化学复配均能提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率;其中,物理复配最高可使增白率由14.8%提高到16.9%,化学复配最高可使增白率由13.4%提高到21.9%。化学复配比物理复配更加有利于提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率;荧光增白剂的复配增效研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增白剂CPS-A对涤纶织物进行增白处理,测试荧光增白剂CPS-A在涤纶织物上的牢度与耐黄变性,研究还原法和氧化法对涤纶增白织物的剥色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CPS-A的最佳增白工艺:荧光增白剂CPS-A质量分数0.2%~0.6%(omf),染浴pH值偏中性,浸染温度98~130℃时,定形温度170~190℃;增白的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和耐黄变性;涤纶增白织物的回修剥色选择氧化法,如荧光剥除剂TF-900。  相似文献   

9.
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茂福 《印染》2001,27(4):37-41
评述了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增白原理和各类增白剂的结构,介绍了商品增白剂的化学结构,并对增白剂的拼混、泛黄点和应用过程中如何提高日晒牢度等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造纸用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荧光增白剂亦称白色染料,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1]。其增白机理是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不仅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而且还将不可见的紫外光转为可见光反射出来,这样就增强了物体对光的反射率,由于反射出的可见光量增加,反射光强度超过了投射在被处理物体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眼睛感觉到物体被荧光增白剂增白了。另一增白原因是利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阳离子型荧光增白剂TF-921对腈纶织物的增白工艺及增白效果,研究了增白剂用量、染浴pH值、上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腈纶增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TF-921-亚漂一浴法增白的优化工艺为:增白剂0.4%~1.0%(omf),采用草酸调节染浴pH值为3~4,上染温度为90~100℃,保温时间为20~40 min,焙烘温度120~130℃。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安全性,指出应对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并严格执行,避免其对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比了液体荧光增白剂(OBA)及固体荧光增白剂(VBL)对杨木化机浆的增白效果,研究了表面喷淋及浆内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结果显示,OBA对杨木化机浆的增白效果明显好于VBL的;表面喷淋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优于浆内添加的;OBA对染色和返黄后杨木化机浆的增白效果不同,表面喷淋0.5%的OBA,染色后白度75.8%的杨木BCTMP的白度提高11.2个百分点,白度达87.0%,与未染色的杨木BCTMP相比,增白后两者的白度仅相差0.7个百分点,而白度为75.1%的返黄杨木BCTMP的白度只增加4.2个百分点,白度为79.3%。  相似文献   

14.
选用6种不同的定着剂产品,考察它们对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定着剂的阳电性愈强,对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影响愈大;荧光增白剂的用量愈多,定着剂的干扰作用愈小。  相似文献   

15.
荧光增白剂(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茂福 《印染》2001,27(4):37-41
评述了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增白原理和各类增白剂的结构,介绍了商品增白剂的化学结构,并对增白剂的拼混、泛黄点和应用过程 如何提高日晒牢度等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荧光增白剂(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茂福 《印染》2001,27(5):47-50
2.3双乙酸胺基取代物荧光增白剂 双乙酰胺基取代物的基本结构为: 这类荧光增白剂适用于棉和锦纶的增白,特别是加入到洗涤剂中,它对纤维素纤维具有高亲和力及中等的耐氯漂牢度,但在沸水中稳定性较差,日晒牢度也欠佳。 荧光增白剂R(Blankophor R)即为此类组分: 这类增白剂适用于棉和蛋白质纤维,具红紫色荧光,且荧光强。在此基础上,如引入含氟基团,则是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有效的增白剂。 其不对称的荧光增白剂适于棉和纸张的增白。如:2.4 三氮唑类荧光增白剂 二苯乙烯三氮唑类荧光增白剂也是广泛使用的增白…  相似文献   

17.
董仲生 《印染助剂》1993,10(3):30-32
根据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分析了荧光增白剂在纤维或织物上产生泛黄点的原因,并列出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十几种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泛黄点.  相似文献   

18.
Barton和Leaver等已详细评述了1932年前荧光增白剂发展概况,本文就1982年下半年以来荧光增白剂发展概况作一简单的论述。近年来新发表的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大多是属于芪或苯乙烯类的。并往往通过Wittig-Horner反直在荧光增白剂的分子中引进共轭乙烯基。近年来有关文献介绍了能和聚酯共聚的荧光增白剂,两性荧光增白剂,能在常压下不用载体用竭染法增白聚酯的荧光增白剂和采用半透膜技术提高荧光增白剂的纯度等情况。这些情况或许  相似文献   

19.
荧光增白剂VBL已在造纸行业大量使用。该文结合荧光增白剂VBL国家标准的修订,并为满足生产厂和用户的检验需要,对纸张轧染测定荧光增白剂VBL增白强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轧染测定荧光增白剂VBL增白强度的条件为:一浸一轧、轧液率(70±5)%、轧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3 g/L、室温下浸渍30 s,每次用荧光增白剂VBL标准样品和试验样品在室温下各轧染3张5 cm×10 cm定性快速滤纸,然后测其白度,计算增白强度。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各荧光增白剂VBL生产厂和用户有效地控制和检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荧光增白剂与填料的相互作用对纸张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荧光增白剂(OBA)与PCC的相互作用对纸张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CC填料的存在降低了荧光增白剂的效率,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率下降。对荧光增白剂加入方式的研究揭示了填料对荧光增白剂的吸附对纸张光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