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血咳血,是指血来自肺或气管,血随咳嗽而出的症状,多因外伤,或外邪犯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等,使肺络受损,血溢脉外所致。多种肺脏疾病如肺痨、肺癌、肺络张等,以及血溢病、疫斑热、稻瘟病、心衰等皆可引起咳血。临床对以咳血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2.
清肺平肝和络止血法治咳血3则熊士九(上海第一钢铁厂职工医院上海200431)关键词咳血,中医药疗法,清肺平肝,和络止血咳血之症,先辨内外两因。外因多由感受风热之邪,上犯于肺,清肃之令不行,热的肺络,以致咳血。内因多由阴虚之体,肝火偏亢,灼伤肺络,引起...  相似文献   

3.
咳血病人的护理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高秀真,高翠云咳血系指由肺络受损,血经气道咳出而言。其症状或痰中带有血丝、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症状,属于中医“血症”范畴。主要病因有外感、内伤2种。外感以风热燥邪损...  相似文献   

4.
咳血凡是喉部及喉以下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随咳嗽而出者称为咳血,不咳而咯出者称为咯血。咳血是肺络受伤所引起的病症。临床上以风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为多见。鉴别要点咳血常因肺阴素虚,复感风热燥邪,或木火刑金、肺失肃降而致。应从以下几点鉴别。  相似文献   

5.
<正>钟坚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笔者有幸随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咳血经验作一总结,以飨同道。1辨证要点钟师认为临床常见咯血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证型,属虚者多由内伤所致,常见为气虚或阴虚,阴虚则火灼肺络,气虚则不能摄血而致咳血,病久可致气阴两虚。实证多属外感邪热或寒邪久郁化热、火热熏灼肺络引起咯血。实证的咳血特点:其血色鲜红,出  相似文献   

6.
一、妊娠咳血(“支扩”咯血)妊妇素体虚弱,易受病邪侵袭,肺气失宣,或肝气侮肺,灼伤肺络,而致咳嗽痰血、胸闷、心悸等症。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之,以平肝降气,止咳宁血。例1:徐某,30岁,农民。1986年7月9日诊。患者怀孕4月,恶泛未平,又起发热,  相似文献   

7.
肺血管重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发生及不可逆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肌型血管中膜增厚,非肌型血管肌化,成纤维细胞和胞外基质合成增多等。中医认为肺脏久病,病邪由气入血而病络,或邪气直接扩散入于肺络,络气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及津液的正常运行而致血停成瘀,津聚为痰,痰浊、瘀血有形之邪阻塞肺络,致肺络改变,病理因素主要仍是“痰”和“瘀”。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重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本文从肺损络伤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与治疗,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以肺络为中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致肺损络伤合并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治疗上调气以治其本,活血通络、养阴润燥以治其标,重用虫类药搜剔络邪,重视脾肾脏腑功能,以期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晓琪  韦俊 《陕西中医》1997,18(8):337-338
采用中医辨证,分为邪伤肺络,血溢损肺型;肺络瘀滞,气虚邪恋型;瘀血阻肺,邪潜肺络三型,并联合西强的松为主治疗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1例。结果治愈9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0.
血证论治(2)     
3.咳血血由肺内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为咳血。(1)燥热伤肺主要症状: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主要病机: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络破血溢所致。治疗方法:清热渊肺,宁络止血。代表方药:桑杏汤加减。桑杏汤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可加白茅根、藕节、茜草、侧柏叶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11.
一、咳血的症状:咳血是经过咳嗽动作,将血咳出来。血色鲜红,夹痰,而多泡沫,有咳嗽史。如长久咳血不愈,即为肺病之征兆。治病必求其本,故治疗咳血,应先治疗其肺。肺禀西方之金,行清肃之令,治节一身,最怕邪热侵扰。咳血皆因火灼、金戕,络伤、血溢。治疗法则,最宜用清金肃化之品;佐以止血、和伤之剂。如初起咳血,丹溪之咳血方(瓜蒌、海浮石、青黛、诃子肉、山栀),颇为合拍。嗽甚者,加杏仁泥,大贝母;咳血、胁痛者,咳血方中加当归身,白芍药。由于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经鼻袭肺,邪循肺络而入里.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关键病机为络脉绌急,肺络阻滞,以通为用是治疗此病的大法,目的是达到络脉畅通、通达.初期以风邪袭肺表证为主,为疾病初期阶段,治以疏风解表、宣肺畅络;急性发作期以邪盛为主,络脉绌急,肺络阻滞,治以肃肺降浊,解痉通络;疾病后期表现为余邪留络、肺络不合之象,故予以清逐余邪,调和肺络.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以畅络、通络、和络之法,从络病学之肺络角度探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规律.  相似文献   

13.
韩吾祥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63-663
夏枯草因“此草夏至后即枯”而得名,性味苦辛寒。有清肝火,散郁结之效。笔者应用夏枯草治疗咳血、子宫肌瘤、不寐等,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咳血笔者在早年经民间推荐用单味夏枯草治疗支气管扩张病人,疗效尚可,后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味治疗各种咳血,收效甚好。探究其机理有二:其一,肝火上逆犯肺,灼伤肺络,血溢脉外。夏枯草辛以疏肝解郁,寒以清泻肝火,肝气畅,肝火消,则血自止。其二,据报导,夏枯草对血管有双相调节作用,剂量增大可能对血管有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络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应用络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治研究,指出肺络包括气络与血络,是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功能发挥的基础,气道与气络概念不同,但其功能与肺络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发病。疫毒袭肺、气道壅滞、邪盛正退、气络虚滞是该病早期特点,毒热内生、气道壅阻、"换气转血"功能失常是该病发展加重的关键环节,气病及血、血伤入络、耗血动血是该病后期转归。汲取历代医家瘟疫的治疗用药经验,提出早中期积极干预的治疗原则——首重病因、驱逐毒邪;先证用药、积极干预;整体调节、多靶治疗。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可以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改善发热、咳嗽、乏力、气促等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向重症发展的比率;连花清咳宣肺泄热、止咳化痰,可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佐证了络病理论及通络药物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梅  金季玲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07-1107
经行吐衄是指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者,又称"倒经""逆经"[1]。经行咳血属"经行吐衄"范畴。病因病机有虚实之分,虚者肺肾阴虚,相火妄动,灼伤肺络;实者肝郁化热,迫血妄行,损伤肺络。治疗原则为虚者滋阴润肺,降火止血;实者疏肝泻火,降逆止血。经行咳血之证临床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通络法是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以"络以通为用"为治则,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症和外感重症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络病复杂多变的病机特点,有偏气络病者、偏血络病者、气络-血络共患者,其治疗总以"驱邪通络"为治疗大法,多采用"透""泄"之法.六淫袭表,肺卫络郁,治以辛散通络、疏表透邪;温热疫邪,直中脏腑络脉,治以清热解毒、凉血...  相似文献   

17.
唐容川在血证的治疗中运用麻黄主要针对两类病症,一是外寒客于卫表,邪郁而生内热,血随气逆所引起的吐血、鼻衄、咳血;二是邪实而气血凝聚所致的肺痈、疮血。其一用以解外邪使气机复常,促进内逆之壅气降,不致扰及阴分而出现血证;其二用以开通腠理而疏通血络,使玄府畅通、气随津布。强调血证中用麻黄须缓用以求稳,或联用和血之法,以清营、养阴、酸收、泻火、活血等法的综合运用为主,以达邪除营安之效,体现了"有故无殒"的思想,并启示后学对于陈规勿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8.
试论肺络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络是指存在于肺中的络脉,广义上指广泛分布于肺中的小支气管、肺泡以及为其供血的小血管、微血管等;狭义指分布于肺中的血管系统。肺络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肺中的络脉阻滞,其病因多为外受六淫之邪,内伤于七情、饮食、劳倦等及久病入络,治疗原则以通络为主,具体可分为祛邪通络与扶正通络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收集到的中医药参与诊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完整资料,认为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风热毒邪。重症患者临床可分3期:Ⅰ期毒热闭肺期;Ⅱ期毒损肺络,津血外溢期;Ⅲ期毒邪内陷,内闭外脱期。而毒热耗气,元气暴伤,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不流津和毒损肺络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0.
咳血,乃血液自肺、支气管而来,随咳嗽而出。发生于秋季的咳血,多为燥热病邪所致,故名“燥热咳血”症状以咳嗽、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为主,常伴有烦燥,口燥咽干,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